【走遍丽水】明代保存至今的400年古宅——潘家大宅

怒放 2021-06-25 14:03:48

潘家大宅,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鹤溪镇东南部的“百岁门戏台后”,为明朝进士潘琴故居,始建于明代,距今约400年的历史。是一座明代官宦建筑风格的旧宅,为景宁保存至今最古老的旧宅第之一。

潘琴(1424-1514),字舜弦,号竹轩,景宁鹤溪人。据县志及潘氏家谱记载,潘琴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 举荐入国子监,天顺元年(1457)以殿试赐进士出身,授南京吏部稽勋司主事,兵部武库职方员外郎,后任福建兴化知府,秉性严谨持重,居官正身洁己,除浮费,别公私,革繁苛,示正路,不避权势。在官29年,颇多建树,众望同归。因父丧守孝,居家38年,手不释卷,作《招鹤辞》,著《竹轩集》、《山居录咏》,终年 90岁,齿德俱尊,为东南重望。嘉靖年间,县人建亚魁坊、进士坊、达尊坊纪念。

清代,潘姓人又在主体建筑的旁边扩建房屋,故古宅的主体建筑现在还保存完好。1994年版《景宁县志·民宅篇》载:“潘家大宅,建于明代,建筑面积3000 平方米,有前后三厅、左右轩、厢房71间,大小天井9处,为景宁保存最完整的旧宅第。”可见,这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据居住在此的潘氏老人说,潘家大宅鼎盛时,总建筑面积达 5000 平方米(包括左边私家花园)。潘家大宅现在周围的偏房已经被拆建,但还存有前后三厅,左右轩结构较完整,布局考究,风格典雅,有着浓厚的景宁山乡的民族文化风格和历史建筑特色。

潘家大宅坐北朝南,三进五开间两厢式,木构建筑,采用四合院式布局,前后共三进,每进左右三座三花墙(三进为檐墙),右墙身按进开设边门,左侧建伙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大门、一进天井和中堂、二进天井和中堂、三进天井和正堂、后堂和后天井。

大门位于古宅正南面,宽2米,门前有完整的照墙,砖雕门楼做工精致,美轮美奂。其正面匾额已散失,背面墙体嵌横额,其词为“堂构重光”。门楣上设菊花头门簪一对。大门和右侧边门外各有前朝遗留的石质功名桅杆夹一对,保存完好。

石质功名桅杆夹

砖雕门墙古朴明快,其上镌刻三爪龙和仙鹤图案,造型别致,惟妙惟肖。

其正面匾额已散失,背面墙体嵌横额,其词为“堂构重光”。

进门为大天井,条石阶沿,当中条石框内菱形块石平铺,两边卵石拼花。

一进为歇山顶单檐平房,阔五间,中央间为客厅,进深一间,边房均进深四间,鼓形础,三合土地面。明间前檐梁下皮浮雕莲花卷草图。

二进为歇山顶单檐平房,阔五间,中央间为客厅,进深四间,边房均进深五间,前面天井当中条石铺砌,两边卵石拼花。左右建两厢,东厢后为书房,书房前设小天井,两边砌花坛。

三进正堂为歇山顶重檐二层楼房,阔五间,中央间前为中厅,后为后厅,进深二间,边房均进深六间,前面天井以卵石和条石铺砌,左右建两厢,东厢后建筑二进为书房,设小天井,其边门上嵌青石横额,镌刻“淡宁书屋”四字,盖取诸葛孔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

四周泥墙,封火山墙,板瓦阴阳合铺,檐口有瓦当滴水。

景宁古邑虽地处偏僻,但当地先民崇尚耕读,从宋朝至明朝年间,曾出进士22人,亦有巨卿名臣、儒林学士的诗词章赋留传后世。潘氏家族亦人才辈出,明代从潘家大宅走出的潘琴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潘氏先人在此聚族而居,繁衍生息,绵延至今,潘家大宅是极具代表性的珍贵古建筑文化遗产,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0 阅读:23

怒放

简介:随意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