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六朝古都,很多人就会想起南京、开封、北京等几个著名的古都,其实,在甘肃的大漠深处,有一个少有人知的六朝古都,这就是武威,曾做过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以及宋朝六谷吐蕃的都城,鼎盛时期是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中国第三大城市,如今仅是一座五线小城。
武威,古称凉州,位于甘肃河西走廊的最东端,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西通新疆,这里是三大高原的交汇点,古丝绸之路要冲,地理区位优越。
武威名字的由来有着热血沸腾的历史故事。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20岁的霍去病两次远征河西,歼灭匈奴近十万人,为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从此成为扼守河西走廊的军事要地和商埠重镇。
武威历史辉煌,文化灿烂。这里是内地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城,古代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枢纽和文化融汇传播之地,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的2000多年以来,历代王朝都在此设郡置府,西夏时成为陪都,到了明朝,武威的城池仍然固若金汤,最辉煌时的凉州是西北地区仅次于长安的最大古城,排在长安洛阳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城市。
一座独具风骨的人文之城。用金戈铁马和雄奇苍凉来形容武威最为贴切,著名的曲名凉州词就起源于武威,是武威独有的文化名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之涣、王翰等唐代诗人豪迈激扬的《凉州词》,千百年来被人们诵咏不衰,成为恒久的边塞精神记忆。
西北的天府之国。从甘肃的天水、兰州一路走来,到处群山连绵,当进入武威后视野骤然开阔起来,武威拥有河西走廊最大一块绿洲,沃野良田,一望无际,是西北的天府之国,所以武威自古富庶,农业发达,在甘肃省内有“银武威”之名。
历史上的繁华之地。武威有1700多年的建城史,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前凉(318年),其王都姑臧城就是今天的武威凉州区,作为历史上的繁华之地,鼎盛时的姑臧城有七座相联的城池,城门就有22个,城内宫阁台榭,装饰华丽,气象万千,从人口结构上看,唐代以前的姑臧同益州、扬州齐名,从城市规模上看,姑臧与长安、洛阳并列。
武威南城门,始建于隋代,又名昭武门,是凉州古八景之一,南门楼上,至今依然高高悬挂着凉州的匾额,读懂了“凉州”,便也读懂了武威。
武威是中国王都的鼻祖。北魏建都时,就参照姑臧城营造了洛阳古城,而洛阳又影响到了后来的长安,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都城格局,其源头都可追溯到姑臧城,所以后来一些史学家和建筑学家都把五凉时的姑臧城称为中国王都的鼻祖。
今天的武威。现在的武威是一座五线城市,去年全市GDP实现708亿元,排名甘肃第五,没来过的一定认为这里落后荒凉,其实武威的城市建设很精致,城区方方正正,老城新城、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道路宽阔,街道整洁干净,连游客都惊叹整座城市的干净程度。
武威配套齐全,生活安逸,但发展有短板。武威的城市配套齐全,有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 规划馆、美术馆等,还有3家三甲医院, 环境不错绿化好,天马湖公园、湿地公园很适合散步,当地人实诚豪爽,但武威也存在短板,其一是缺少支柱产业,就业机会少,人口流失严重;其二就是交通不够便利,直到现在也没有高铁和机场。
武威的美食。当地人喜欢大快朵颐、大口喝酒,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面食,种类很多,有面皮子、行面、臊子面、 凉面、牛肉菜面等,而且价格不贵,基本都在10块左右, 像面皮子、凉面才7块,肉食类的更良心了,柴火鸡、手抓肉、 烤肉,花上200元左右够全家吃了。
凉州“三套车”,由凉州行面、卤肉(腊肉)、冰糖红枣茯茶组成,在西北闻名遐迩,是大众化的美食佳肴。
武威是一个被低估的旅游城市。很多游客走甘青大环线,都是从西宁出发,走张掖过敦煌看青海湖,但都完美地绕过了武威,武威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品质很高,有雪山冰川、绿洲大漠,还有丰富的人文胜迹,但被低估了。
天梯山石窟,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直接影响到云冈、龙门石窟的修建,有着“石窟鼻祖”的美誉。
武威文庙,建于明朝(1439年),布局结构严谨、气势雄伟,不仅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悬挂于庙里的44块匾牌,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海藏寺,始建于晋代,是我国西北地区现存最完整、最具影响力的佛教道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鸠摩罗什寺,始建于东晋南北朝(384年),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翻译第一人,院中罗什寺塔内供奉着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古今中外仅此一例。
雷台汉墓,建于东汉晚期,上有道观,下有古墓,全国仅此一家,雷台知道的人少,但中国的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在国内外却享有盛名,这件举世无双的文物就是在这里出土。
凉州白塔寺,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寺庙,当年西藏萨迦派领袖萨班和蒙古皇子阔端在此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盟”,西藏由此正式纳入了华夏版图。
武威博物馆,馆藏文物4.6万多件,仅次于甘肃省博物馆的全省第二大博物馆。
欢迎关注慕士塔格的季风,让我们一起去看世界。
大武威[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