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农旅融合显成效“绿色饭碗”端得稳

天眼新闻 2024-02-20 10:10:24

新春新气象,乌蒙大地一派生机勃勃。

走进百里杜鹃普底乡颖川村,不少村民的自建房已改造成民宿酒店,即将开门迎客。

“通过农旅融合,我们村的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大家的‘绿色饭碗’端得越来越稳。”随着村里旅游产业化步伐加快,村党支部书记陈权也帮衬着家人把原有住房改造成食宿一体化民宿,院子里还配套了柴火鸡炉灶,可为游客提供吃住“一条龙”服务。

百里杜鹃普底乡颖川村生态风光

陈权告诉记者,借助毗邻“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5A级景区的优势,颖川村这些年的“旅游饭”越吃越香。目前全村共有民宿酒店100余家,床位2000多个,餐位3000多个,停车位300余个,却依然难以满足旅游旺季的需求。

近年来每逢花季和避暑季,百里杜鹃可谓“一房难求”,地处核心景区的颖川村更是如此。“家乡生态好,旅游能稳住,我们的生活就更好。”看到这一点,常年在外上班的村民张丹也回到老家,把家里的三层楼房改成酒店。

为促进农旅融合,百里杜鹃近年来连续举办稻草文化艺术节。

颖川村面积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00亩,林地3000亩。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该村积极探索“景区+村庄”发展模式,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因势利导深化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不断开拓丰富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研学旅游体验项目,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草莓已经陆续成熟,春节期间有不少人前来采摘,简直供不应求。”在织金县猫场镇龙潭村,村民李勇的大棚里红彤彤的草莓令人垂涎欲滴。他一边忙着引导客人采摘,一边和记者交谈,“这些年得到政策的支持,我们才敢放手发展产业,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冬日的织金县猫场镇龙潭村

乡村要和美,产业是基础。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李德平、李勇等人把草莓产业引进龙潭村,种植了200余个大棚,年产值400余万元,带动5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草莓算是我们龙潭社区的一张‘香甜名片’。快过年了,现在每天到基地采摘草莓的人络绎不绝。”李勇笑呵呵地说。

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该村建设了大棚450栋,种植辣椒、南瓜、木耳等200多亩,种植管护经果林600余亩、皂角1000余亩。如今,村里已有农业专业合作社5个、龙头企业6家、种植养殖大户5户,发展势头正劲。

如今行走在龙潭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沥青路面、干净整洁的健身步道和农家小院别致的墙绘。“我们通过农旅融合发展,建起了产业大棚、荷花池,种植了经果林,家乡既有风景更有‘钱景’。”村委会副主任赵辉笑着说,2021年龙潭村还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

春光烂漫的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

纳雍县厍东关乡,万亩樱桃花即将绽放;七星关区杨家湾镇,拱拢坪国家级森林公园莺歌燕舞、花木芬芳;金沙县平坝镇,“山上葡萄、山下良田”的景观美轮美奂……大好春光里的毕节,山水田园如诗如画,群众生活日新月异。

过去一年,毕节营造林141.94万亩,完成石漠化治理285.8平方公里。完成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建设28.5万亩,林下经济经营利用森林面积420万亩。成功申报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技术技能培训8期,积极开展刺梨、核桃、油茶、柑橘种植及高接换优等技术培训,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

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乌蒙山麓山清水秀、绿色遍地,良好的生态正成为毕节抓好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如今的毕节,绚丽多姿的生态环境既是风景,更是“钱景”,正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编辑 夏民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