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越来越大的参赛包,真的有必要吗?

跑步指南针 2024-04-25 00:52:32

在当今社会,马拉松赛事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运动现象。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参赛者加入到这个耗时耗力,但充满挑战和魅力的活动中。

随着马拉松的普及化和国际化,赛事的组织和举办也越来越成熟,吸引了一个又一个城市加入到这个庞大的赛事家族中来。

然而,随着参赛人数的激增,大量的赛事物资,尤其是越来越“大”的参赛包,里面的东西越来越多,什么肥皂、洗衣液、白酒、方便面……简直琳琅满目,让人怀疑把家门口的便利店搬了过来。

甚至还有完赛后发螃蟹的。

我记得我以前参加马拉松的时候,参赛包除了一件参赛服,就只有比赛手册和一些小纪念品。

如今,赛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卷”,马拉松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了“买方市场”。

各个主委会使出浑身解数讨好参赛者,“豪华”的参赛包自然会令参赛者感到高兴。当照片被发到社交媒体,就会收获很高的流量和口碑。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亮点”,因此大家都乐于做大参赛包,并以此为“亮点”去做宣传。

这样做的效果确实也不错,往往能在跑步群、朋友圈、媒体平台制造一波“热点”。

但是,现在点外卖很多人都有选择“不要餐具”的意识,马拉松越来越大的参赛包,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真的有必要吗?

比如,每次比赛发一件的参赛服,这辈子真的穿得完吗?还是压箱底?

越来越大的参赛包正悄悄地导致着巨大的内耗——物资供应过剩。

赛前提供的参赛物资常见于报名者购买的赛事包中,这些包括了T恤、号码布、计时芯片等必需品,但往往还会配上各种纪念品、食品、生活用品。

更不用提,赛道上每一站的补给站,提供的能量条、饮用水和电解质饮料往往超出实际需要,造成大量的物资浪费。

在追求极致服务体验的同时,却由此导致的内耗问题,不仅在经济上造成浪费,更在环境保护方面引起了广泛的担忧。

从环保角度来看,大量的生产意味着高耗水、高排放,而每场比赛结束后,大量未被认真使用的参赛服、物资又成为新的废弃物。

在运营成本上,赛事组织者需要付出巨大的物流和管理成本来处理这些服装,这部分成本最终无疑会转嫁到参赛者或赞助商身上。

物资浪费问题涵盖了从赛前提供的参赛物资、赛后的完赛物资到赛道上的补给物资等多个方面。例如,过剩的参赛服和未被使用的赛事奖品往往成堆积压,最终转化为环境负担。

再者,选手的消费观念转变也是一大挑战。传统上,参与马拉松比赛被视为一种荣誉,得到的奖品和参赛服等物资是选手们的荣誉象征。然而,更加环保和持续性的理念需要被引入和普及,让选手们认识到减少物质消费、选择环保材料制品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精简参赛包裹,仅提供实际运动中所必需的物资,如号码布和计时芯片,其他如赠品服装和大量的宣传材料则可以选择性提供或提供电子版。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很多跑者对参赛时所提供的物资,尤其是参赛服装的需求并不那么迫切,他们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的装备参赛。

比如,引入“绿色选手”认证制度,对那些坚持使用环保装备、减少赛事物资使用的跑者给予奖励和公开表扬,以此激励更多人加入到环保跑步的行列中。

实际上,马拉松比赛的赞助商中,有那么一批企业已经开始扮演起了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赞助商的角色,通过各种策略显著减少赛事的环境影响。

环保型赞助商通过为赛事提供环保材料制成的赛事用品,例如使用可降解材料制作的赛号布、使用回收材料制成的衣物等,直接减少了赛事项目对环境的负担。

他们也鼓励选手和观众采取更加环保的行为。例如,通过建立环保倡议,鼓励人们徒步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来到比赛现场,以及通过设置回收站和提供环保指引来促进赛事期间的垃圾分类回收。

但是,改变传统赛事文化和选手习惯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对于那些长久以来习惯于接收实物礼品的参赛者来说,转向接受电子证书或其他非实体形式的奖励并非易事。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豪华参赛包能给参赛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也是马拉松比赛中的一个传统要素,但它并非是大多数跑者选择参赛的决定性因素。

事实上,对于真正热爱马拉松的跑者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比赛本身的体验、路程的挑战以及与其他跑友间的精神交流,而不仅仅是比赛提供的物质奖品。

比如很多跑者来说大概率会闲置的参赛服,赛事组织者可以考虑提供可选择性服务,让希望获得参赛服的跑者自愿购买,而非一概而论地免费提供给所有参赛者。

这样既满足了跑者的需求,又进一步强调了资源的合理使用,为马拉松赛事的环保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因此,与其热衷于在朋友圈晒豪华参赛包,不如反思我们对于马拉松赛事的参与,是否能够在追求个人挑战与精神交流的同时,为地球的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

0 阅读:0

跑步指南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