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日本以弱胜强的背后,沙俄为何会败?

北街老酒 2024-08-21 14:52:04

日俄战争发生于 20 世纪初,乃是日本与沙俄为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和远东海域展开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之战。最终,新兴但实力尚弱的日本取得胜利。这场战争的结局对沙皇俄国的内政和国际威望造成巨大冲击,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矛盾。

作为欧洲老牌强国,沙俄为何会在这场战争中被实力明显不如自己的日本击败?这需回到当时的时局背景加以分析。 自工业革命以来,欧美列强纷纷崛起,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也奋起直追。然而,资本主义在各国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模式也大相径庭。沙俄与日本实行的均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对封建经济的改造并不彻底。

无论是俄国 1861 年的改革,还是明治维新,距离 1904 年爆发的日俄战争都仅有半个世纪,这使得两国均存在强烈的仕途性特征,封建经济地主和贵族阶层长期掌控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机器获取新的土地以谋取更多经济利益。 当沙俄和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势力范围相邻,两国之间的战争便难以避免。

中日甲午战争后,按照《马关条约》,清政府需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然而此举措遭到沙俄的强烈抵制,沙俄还联合法国和德国一同干涉,“三国干涉还辽”事件的发生,让清政府一度轻信俄国人,并签署了《中俄密约》。 但同时,这也使得日本与俄国人结下仇怨,对沙俄的举动更为敏感。沙俄干涉的原因在于确保自身能顺利拿下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巩固其在远东的霸主地位,因此必须打压来势汹汹的日本。

然而,沙皇从骨子里瞧不起日本,故而沙俄一方面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命令下,开启远东军团全力备战行动;另一方面却未对全国进行总动员。沙俄的备战行动始于 1904 年初,且迅速被日本察觉。 此时,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文官集团仍期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但山县友朋和大山岩等陆军主战派元老纷纷劝说,表示日俄迟早必有一战,如今趁俄国在远东立足未稳,尚有夺取辽东的可能,机不可失。

于是,日本方面不宣而战,率先突袭了俄国远东要塞旅顺港,宣告日俄战争正式爆发。 日俄两国在资本主义改革中均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国内政治中残留了大量地主经济和贵族的影响。然而在日俄战争前夕,两国的国内局势却有天壤之别。当时的日本,明治政府历经几十年的社会改革和甲午战争的胜利,在国内威望颇高,并且当时的日本统治阶层将与沙俄的战争视为一场赌上国运的举国大战,得到了全民的有力支持。

相较之下,沙皇政府所面临的国内局势则混乱得多。为确保自身利益和权力,沙俄贵族政府采取高压政策,以维护军事统治,致使国内经济相对于西欧各国发展迟缓。到日俄战争时,俄国的财政收入难以应付巨额战争开销,只得加征赋税,这一饮鸩止渴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圣彼得堡 10 万人大罢工,而沙皇不仅不安抚,反而命令士兵开枪镇压。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筹集军费和转移国民的不满,沙皇大肆迫害犹太人,致使大量犹太人惨遭迫害和屠杀。英美日等国充分利用沙俄的国内矛盾搞小动作,其中日本人明石元二郎更是通过资助沙俄境内的反沙皇组织,鼓动他们发起暴动,使沙俄财政部族和国内部门陷入混乱,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战争动员。

在军队的指挥和组织方面,沙俄也出现不少疏忽,并被日本军队加以利用。拿破仑战争后,在欧洲形成的维也纳体系中,沙俄一直充当着欧洲宪兵的角色。然而随着普鲁士统一、德国和大英帝国的持续壮大,以及三皇同盟的破裂,沙俄最终选择与法国走近的外交路线。 相比之下,日本的外交布局更为宏大。

甲午战争后,因遭遇法德俄的干涉,日本深知自身在国际关系中的困境,于是一方面迅速改善同清朝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全球霸主英国取得联系,并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 甲午战争后,俄国虽联合法德两国干涉日本还辽,但拉拢清朝的计划却落空,这是因为沙俄在 1900 年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和强占东北等事件,致使清朝社会兴起强烈的仇俄思想。

而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当慈禧和光绪从西安返回北京,并着手学习日本宪政模式,日本趁机派遣大量教官,赢得了清朝统治阶层的好感,所以清朝在日俄战争中虽名义上保持中立,实则倾向于日本一方,日本在国际舆论上获得众多支持,而沙俄却始终未能得到自身盟友的有力支持。 作为沙俄坚定盟友的法国,虽为沙俄舰队开放沿途港口补给,但不希望俄国将大部分军事力量投入远东对抗日本,而是期望用来震慑德国,所以对俄国的远东行为支持有所保留。

而另一个支持沙俄的德国,与俄国之间在东欧地区存在地缘冲突的危险,即使俄国在内政和外交等层面与日本存在巨大差距,但凭借丰厚的国家底蕴和强大的军事实力,俄国依然不惧怕日本的威胁。 日俄战争持续了一年多,俄国由于避战撤守,始终未能发挥出真正实力,屡屡被对战机把握精准的日本重创。这固然表明日本的军事能力和国力今非昔比,但更关键的是,此战对于沙俄和日本的意义不同,致使两国的重视程度大相径庭。

面对沙俄在远东漫不经心的局部攻势,日本是以举国之力应对的。沙俄在远东的军事体系虽被摧毁,但未伤及整个沙俄帝国的根本。而日本却因战争耗费巨大,面临经济崩溃的危机。 当日俄战争接近尾声时,沙俄发动全国动员,并已在远东地区集结 40 万大军。此时若继续交战,日本将被拖垮。

后来在美国的调停下,日俄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但沙俄清楚自身的优势,拒绝支付任何战争赔款。日本虽赢得了国际地位和在远东的势力范围,却未获取过多直接利益。 综上所述,在日俄战争中,日本最终能够以弱胜强击败沙俄,既有国内国际的有利条件,也有对时机的精准把控。

这场战争虽未彻底击垮沙俄,却导致俄国内部革命运动愈发频繁,增强了日本的民族自信心,致使此后的日本朝野被战争情绪所笼罩。不过随着日本的崛起,英美等国对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势力扩张愈发忌惮,并在一战后的华盛顿会议上,以一种体面的方式肢解了《英日同盟条约》。

0 阅读:80

北街老酒

简介:简简单单的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