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鸟各有托,孤妾去何之?”
1508年,被贬贵州龙场的王阳明,写下了《去妇叹》这首诗。
此时的他,宛若被抛弃的女子,惆怅哀怨,失去了方向。
然而,他静下心来,领悟人生之道,走出悲伤。
终于,他悟透了打开人生法门的关键,创立了影响后世的心学:知行合一说。
此时,他回看这首诗:“妾命如草芥,君身比琅玕。奈何以妾故,废食怀愤冤。”
才发现曾经的自己,多么幼稚,竟然失去了自我。
他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了,有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控制不住情绪。
任随情绪的发展、泛滥,势必会跌入人生的陷阱;而控制住情绪,才能在起伏的人生中,修得通达认知。
无法控制的情绪,伤生取命
“贵州三年,百难备尝,横逆之加,无月无有。”
王阳明在贵州,过着孤独的被贬生活。
一个黄昏,终于有人来了,来到了这荒僻的山野之地。
王阳明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异常,难得有从北方来的人,可以打听京城的消息了。
他匆匆来到这几位旅人投宿的民家,隔着篱笆望去,看到院中坐着三人,都一脸倦色。有一位年长者,面带忧伤。
王阳明看他们疲倦,不忍打扰,心想,明早再来找他们说话吧。
没想到,第2天,这些人一大早就走了。
王阳明赶到后,怅然远望,暗想,也不知他们休息好了没有?
这么早的行程,身体能受得了吗?
不多久,就传来老者的消息,已经倒在山坡下,身亡他乡。
王阳明痛然长叹,这位老者昨天一团忧愁,从京城贬到这荒僻的地方,一路奔波辛苦,以及这西南方的瘴气,把他给压垮了。
这种内在的糟糕情绪,损害了他的身体,也伤害了他的生存欲望。
情绪并不独立于身体而存在,它和身体合为一体。
情绪愉悦,身体就会显现出活力;情绪压抑悲痛,身体呈衰败之态;情绪,实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无法控制的情绪,如洪水猛兽,伤己伤人,而控制住情绪,才能有人生的幸福。
生命会给我们很多考验,让我们明白,控制心,觉察情绪,才能让自己有好人生。
遇到事情时,先调整好情绪,修好心。
万事皆发于心,心修不好,事情也难做好。
有心的平静,才有身体的健康。
修炼认知,才能有好情绪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危险、困难就像浮云飘过空中,根本不会在胸中停留。
来龙场驿站前,王阳明写了这两句诗,豪迈洒脱,尽显对前途的无所畏惧。
然而,来到龙场驿站后,他想吟诵这首诗,却发现想不起来第一个字了。
这里的环境,比他想象的更为艰苦。
驿站只是一个站,连房子都没有。为了居住,他只能自建简陋的草屋。
后来,他发现了一处山洞,转移进去,却难抵天寒。
而且,吃的也不够。朝廷发的粮食一年才来一次。
为了生存,必须自己开荒种庄稼。
更重要的是,这里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苗人,连可以讨论说话的人都没有。
王阳明陷入了忧伤中。
他经常在山坡上静静地坐着,消沉而无生趣。
他无数次回忆自己的过往,想起自己的志向——成为圣贤。
他追问,圣人在自己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
无数次追问后,他发现,圣人在改变不了环境的情况下,就去适应环境。
想到此处,他豁然开朗。
刚来此地,他有想死的心。而现在,他之所以好好活着,正是因为适应了环境。
后来,他对自己说:“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我未尝一日而戚戚也。”
不同的思维方式,走向不同的目的。
适应环境,还是抗拒环境,导致了不同的命运。
生路,还是死路,实是自己的选择。
孔子说,既来之则安之。
做好此时此地的事,安于当下,才有人生的顿悟与收获。
否则,身在曹营心在汉,除了白白的焦虑,给自己增加痛苦之外,对事情没有任何帮助。
顺时而变,重新走出一条新路,情绪自然会转变,自然会有好情绪。
事上磨炼,增强对情绪的控制力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须外求。”
王阳明在龙场,遭遇过迷茫,悟道之后,他顿悟了每个人,生来都有圣人之心,每个人,都能把控自己的人生。
他一改之前的忧心,变得喜悦。
他怀着喜悦之心去种植,感受到生命的勃发的快乐。
他想要宣道,把自己领悟的道理告诉他人。
这里的人帮助他盖了房子,起名为何陋轩。
他就在这里讲课,来听课的人也越来越多。
此时他已经滔滔然了。
然而,忙碌的生活中,他忘记了,身为贬到贵州的小官吏,他需要去拜访贵州太守。
没有被拜访的太守,大怒,派了一伙人来教训王阳明。
此时,王阳明正在讲课,课堂上是听课的本地年轻人。
他们一看,这帮粗鲁的官吏,要找老师的麻烦,毫不客气地把这伙人打得抱头鼠窜。
王阳明并不害怕这些官吏。
而按察副使毛应奎,欣赏王阳明的品格与学问,为了调和太守和他的关系,便让王阳明去道歉。
但,王阳明去信一封,拒绝道;不该道歉而道歉而去道歉,对双方都是一种侮辱,我没有可以道歉的理由。
太守看到信,为王阳明不屈服的自尊折服。
此后,再也没有找他的麻烦。
王阳明修得心明,完美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
既不奴颜屈膝,又不妄自狂妄。
给对方台阶,也要保留自己的尊严。
有时,想得很好,但一到事上,就难以冷静,忘了目的,只想争一口气。
但是,王阳明告诉我们:不必争胜负之气,而要以真理作为处事原则。
心,要在事上磨炼。
只有真正经历过事情的发生,才知道最好的处理方式。
想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变为真实的经验。磨砺,才能够让心成长。
▼
王阳明用一生的功夫来修心。
他告诉我们,控制情绪,其实就在心的一念之间。
修心,才能修人生。
修明心,除去心上尘埃,才能够做事明白,看明世界的真相,找到出路。
一时的情绪发泄,仿佛很爽。
但既于事无补,也会磨损掉自己的自控力、控他力。
跌入深渊,正是修心的最好时机。
在生命最大的失落与愤怒中,修得人生的通达。
唯有不断地修心,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才能遇到更美好的自己。
作者 | 诗漫·奚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