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热浪滚滚,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又到了!
天气一热,很多人饭也不吃了,整天就冰绿豆汤、冰棍冷饮不离手,美其名曰:清凉解暑。
这嘴瘾是过足了,但脾胃却受不了了,动不动就“抗议”,肠胃不适、拉肚子也跟着来了,尤其是本身就脾胃虚寒的人。
这时不妨喝点“三豆饮”,它不仅能清热消暑、调理脾胃、解乏,还能从入伏喝到处暑。
入伏后喝碗“神仙饮”,祛湿解暑!
三豆饮,顾名思义就是由3种豆组成,它们分别是绿豆、红豆、黑豆。
你可别以为三豆饮平平无奇,它可是从《本草纲目》记载的“扁鹊三豆饮”转化而来。
原方为治疗疮毒、痘疹,今去甘草,改赤小豆为红豆,使其更为平和,大众普遍都能适用。
三豆饮中,绿豆擅长清热解暑,又能利水消肿;红豆能利水除湿、消肿解毒,且夏天是养心的好时节,红色食物能入心养心;黑豆则能行水下气,健脾补肾。
三者合用,药性更平和,还不容易伤到脾胃,且可清热解毒,和血生津,以达“清而不伐,养而不滞”之效。
因此,在湿热难当的三伏天里,隔三差五喝碗三豆饮,就再合适不过了。
清热解暑不说,还能健脾祛湿,就连食欲不振、浑身乏力等症也能缓解,不愧是入伏“神仙饮”。
话不多说,立马给大家送上三豆饮的做法:
“成人版”三豆饮:祛湿解暑
食材:黑豆、绿豆、红豆各30克。
做法:将以上三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连水一同倒入锅中,大火烧开,小火煮至豆子熟烂;最后可加冰糖(出锅前煮化)或蜂蜜(放置微温热时加入拌匀)调味。
注意:
三豆饮最好当天煮当天喝,不宜冷饮,也不可隔夜;
一周喝1~2次即可,但阴雨天不宜多喝,会阻碍脾气运作;
阳虚体质人群(怕冷、喜热饮、四肢发凉、吃生冷易呕吐腹泻者),则不适合喝三豆饮。
“儿童版”三豆饮:解暑不伤脾胃
三豆饮,小孩也可以喝。
据《本草纲目》记载,三豆饮能治痘疹、疮毒之症,书中记载“天行痘疹,预服此饮,疏解热毒,纵出亦少”,历代医家也会将三豆饮用于预防感染痘疹类病症。
夏季,正值手足口病高发之际,这时不妨给孩子喝三豆饮。
从中医角度来看,手足口病多是感受风热、湿热之邪所致。湿邪易伤津耗气,治疗要在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基础上,养中气、存津液。
而三豆饮,对于轻症手足口的治疗效果不错,有助于退热解毒、缩短病程。对于平时怕热、容易上火的小孩,三豆饮还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但要注意的是,三豆饮中的红豆,建议换成黄豆。这是因为,相比于红豆,黄豆健脾益气的功效更出色。
儿童脾胃虚弱,暑天汗多,腠理开泄,气液容易耗伤,需要养中气、生津液,黄豆则是这方面的能将。
脾胃较之虚弱的老年人,也更适合此方。
养脾胃三豆饮:
食材:黑豆、绿豆、红豆各15克。
做法:将以上三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文火煲至豆子软烂,再加冰糖调味,放温后饮用。
此外,儿童若有风热感冒、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等症状时,三豆饮也可派上用场。
这时,可再加一豆(淡豆豉),变成“四豆饮”——出自清末民国著名医学家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此方可用于治疗温病、小儿发热病。
三豆饮加一物,功效大不同!
三豆饮是一剂消暑汤,但又不仅用于消暑,大家还可在三豆饮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加减,其功效大有延伸。
1.加乌梅
三豆饮加乌梅,就是大名鼎鼎的“乌梅三豆饮”。
入伏后,人们倍感不适,如出现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苦口黏腻等症,这时饮食上更要注意消暑解渴,而乌梅就是这方面的好手。
乌梅味酸,能生津止渴,还能缓解肺虚久咳之症。
三豆饮加乌梅,则有清热补中、生津、降虚热的功效,适合身体有虚火、皮肤瘙痒、冒痘、唇角溃烂等症状的人。
2.加陈皮
陈皮有理气运脾、利水化湿之效,适合脾虚夹湿人群。
有的人吃不了冷食、冷饮,吃了后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这时就可用三豆饮加陈皮了。
加金银花
金银花性寒,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消痈散肿、补虚的功效。
三豆饮加金银花,可清热解毒,适合易生疮的人群。
要注意的是,此方药性偏寒,脾胃虚寒者(如经常腹痛、腹泻、腹部发凉、手脚发凉的人)忌服,女性经期也不宜服用。
4.加浮小麦、玫瑰花
浮小麦,能祛除心经的热气、补虚敛汗,因此也被称为是温和的止汗药。
而性温味甘的玫瑰花,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能够温养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
三豆饮加浮小麦、玫瑰花,适合口干汗多、性情烦躁的人群食用,尤其是平日容易肝气郁结的人不妨多吃。
5.加干百合
百合,可以清心安神、养阴润肺。相较于鲜百合,干百合则更适合入药。
三豆饮加干百合,适用于大便干结不易解者。便秘、小便黄赤,动不动就心烦意乱、失眠多梦的女性朋友可以试试此方。
本文配图来源于壹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