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之旅“变味”:游客不购物遭困商场,晚餐是一人发2馒头啃!

访旋趣趣 2024-04-12 02:43:10

近日,一段游客在桂林旅行过程中因不愿购物而被滞留商场,被迫啃食馒头度日的视频在网络迅速传播,引发公众哗然。这起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低价旅游背后隐藏的强制消费陷阱与服务乱象,再次将旅游市场的诚信缺失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推至风口浪尖。潇湘晨报独家联系到视频发布者杨先生,其详述了家人在桂林遭受的不公待遇,而桂林市文旅局也迅速做出回应,表示已启动调查程序,力求还原事实真相。

【事件还原:一场“免费”旅行的噩梦】

故事始于一场看似“天上掉馅饼”的厂家福利——免费旅游。河南某厂家为了答谢经销商的支持,出资组织了一趟前往桂林的豪华大巴之旅。然而,当满怀期待的参与者踏上这段旅程时,他们或许并未意识到,前方等待他们的并非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而是深陷强制消费旋涡的艰难跋涉。

4月9日,杨先生向潇湘晨报记者倾诉了家人在桂林遭遇的不堪经历。当天,他们被旅行团带至一处大型商场,原本以为是一次普通的观光购物环节,却未曾想竟成为了一场无法逃脱的囚禁。当团队成员拒绝购买商家推荐的商品时,他们被告知除非完成消费,否则不得离开。面对此种无理要求,游客们只能无奈地在商场内徘徊,甚至被发放馒头作为“晚餐”,仿佛置身于一场现实版的荒诞剧。

杨先生愤怒地揭露:“他们每天就像被押送一样,拉到不同的景区,如果不买东西,导游不仅不让走,还会恶言相向。这种旅游体验,与其说是享受,不如说是在承受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压迫。”

【旅游乱象剖析:低价团背后的猫腻】

此次事件并非孤立现象,而是近年来频频曝光的低价旅游乱象的一个缩影。以“199元4天桂林低价游”为例,这类看似超值的旅行产品往往打着低价、包食宿的旗号吸引消费者,实则通过精心设计的行程安排,将游客带入各类高价购物点,利用高强度推销、虚假宣传甚至威逼利诱等手段,迫使游客购买远高于市场价格的商品,以实现旅行社与商家之间的利益勾连。

这些低价团背后的操作手法大致如下:价格诱惑:超低团费或免费旅游作为诱饵,让游客误以为捡到大便宜,忽视潜在风险。隐性消费:行程表上模糊标注的“参观购物点”实际是强制购物环节,且停留时间长、压力大。高压推销:导游与商家串通一气,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如威胁不购物不给房卡、限制自由活动等,迫使游客消费。商品欺诈:售卖的商品常伴有虚假宣传,如夸大功效、虚构产地、混淆概念等,使游客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冲动购买。售后服务缺失:一旦游客事后发现问题,退换货困难重重,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官方介入与社会反响:呼吁公正调查与行业整顿】

针对此次“游客被关商场啃馒头”事件,桂林市文旅局工作人员在接受潇湘晨报采访时明确表示,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一情况,正在进行深入调查核实。公众期待官方能够秉持公正、公开的原则,尽快查明事实,对涉事旅行社、导游及相关责任方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及时向社会通报调查进展及处理结果。

社会各界对此类旅游乱象的反应强烈,普遍呼吁:强化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大对旅游市场的巡查力度,对低价团、强制购物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形成有效震慑。完善法规制度:修订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细化对强制购物、欺诈销售等行为的处罚规定,提高违法成本。提升行业自律:引导旅行社规范经营,摒弃“零负团费”模式,倡导品质旅游,重塑行业形象。加强消费者教育:通过各种渠道普及旅游消费知识,提高公众对低价团陷阱的认知,引导消费者理性选择旅游产品。畅通投诉渠道:优化投诉处理机制,确保消费者在遭遇权益受损时能够便捷高效地寻求救济。

【旅游回归本真,期待美好旅途】

旅游业是展示地域风貌、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窗口产业,其健康发展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国家形象。然而,诸如“游客被关商场啃馒头”这样的极端案例,无疑是对旅游业良性生态的严重侵蚀。我们期待桂林市文旅局的调查能够彻底揭开事件真相,依法惩处违规行为,同时以此为契机,推动全行业的深度反思与改革。

只有当旅游业真正回归服务本真,摒弃短视逐利行为,建立起公平、透明、尊重消费者权益的市场环境,才能让每一位游客在欣赏山水之美、体验风土人情的同时,享受到安心、舒心的旅行服务,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人生中美好的记忆片段。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无不良引导)

0 阅读:0

访旋趣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