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军工重镇,今朝建筑破败,华夏相机,军工传奇今何在

忆三线岁月 2024-05-09 10:18:57

在豫西南的广袤大地上,曾经有一个默默无闻却充满传奇色彩的工厂——华夏光学电子仪器厂(原国营云光仪器厂,军工代号“358厂”)。这家工厂不仅生产出了被誉为“炮兵的眼睛”的精密光学仪器,还曾在国内相机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华夏风潮。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城市的发展,这座曾经的军工重镇如今已是建筑破败,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被遗忘的历史。

辉煌的起点:军工重镇的崛起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决定在中西部地区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河南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吸引了众多军工企业的目光。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夏光学电子仪器厂应运而生,落户在南阳伏牛山东南端的山峦腹地。

这里人烟稀少,山高林密,非常符合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华夏光学电子仪器厂作为伏牛山区第一个建成投产的军用精密光学仪器厂,从诞生之初就承载着国家的期望和重托。工厂的主要任务是研制和生产63式8倍炮队镜,这是一种用于火炮瞄准的光学仪器,对于提高火炮射击精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华夏光学电子仪器厂的产品被誉为“炮兵的眼睛”。

辉煌时期:华夏相机的辉煌

进入八十年代后,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华夏光学电子仪器厂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工厂依托自身过硬的研发和生产技术,逐渐向民用产品转型。其中最为成功的便是华夏相机的生产。

华夏相机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优良的品质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从珠江H801电子快门照相机到华夏821、851等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华夏相机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当时的市场上,华夏相机与上海的海鸥、江西的凤凰并称为国产相机的三大品牌。

在华夏相机的鼎盛时期,工厂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职工人数也迅速增加。生活区内设施一应俱全,宿舍、学校、医院、食堂、澡堂、招待所、商店、俱乐部、篮球场、菜市场、电影院等一应俱全。这里成为了一个繁华热闹的军工小镇,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前来工作和生活。

落寞的转折:工厂的搬迁与衰败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家对三线企业的大调整和政策变化,华夏光学电子仪器厂也面临着搬迁的命运。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工厂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搬迁至河南省信阳市。搬迁后的华夏光学电子仪器厂虽然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地位,但已经无法再现当年的辉煌。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的发展,曾经繁华热闹的军工小镇也逐渐变得冷清萧条。厂房和家属区逐渐破败不堪,围墙倒塌、门窗破损、杂草丛生。曾经热闹非凡的篮球场、电影院等设施也早已荒废无人问津。只有那些历经风雨的建筑物和残破的机械设备还在默默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和荣耀。

深情的回忆:功勋厂的永恒印记

尽管华夏光学电子仪器厂已经衰败不堪,但它在中国军工史和相机发展史上的地位却是无法替代的。这里曾经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军用精密光学仪器和国产相机的知名品牌。这里曾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为了祖国的国防建设和科技进步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在这里,我们仿佛可以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那些穿着军装、戴着安全帽的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生产着各种光学仪器和相机;那些年轻的工程师们正在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那些穿着校服的学生们正在校园里欢快地奔跑玩耍……这一切仿佛都还在眼前历历在目。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当我们再次走进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功勋厂时只能感叹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铭记那些为了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付出过辛勤汗水和智慧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历史篇章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恒的印记。

5 阅读:970
评论列表
  • 2024-05-19 21:06

    请编辑有兴趣写写湖北宜城市代号国营525厂的历史。也是老三线

  • 2024-05-31 10:25

    华南光学仪器厂呢?湖南常德那个。

    朝阳之魂 回复:
    5618?

忆三线岁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