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都没有棉被,在零下几十度的冬天,古人都是怎么扛过来的?

小小的后窗 2023-09-27 09:50:30

冬日,凛冽寒风吹过,穿堂而过的刺骨之气让人不寒而栗。

我们今人有暖气、有羽绒服,有厚实的棉被抵御严冬的侵袭。

但是,在没有这些现代便利的古代,普通人又是如何度过漫漫长冬的呢?

提起古代的寒冷,不得不说起大诗人杜甫的遭遇。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绘了自己一家的惨状,真是滴水难进,饥寒交迫。

在杜甫的时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已是如此艰辛,那在更早的历史时期,老百姓的日子又该是怎样的呢?

01

大冬将至,寒风凛冽。我们的祖先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已经采用各种办法来抵御漫漫冬日。

当第一场雪花飘落,楚地入冬的信号正式拉开。

这里湿气重,江河湖泊遍布,一到冬季就阴雨绵绵。按照楚人的记数法,从冬至开始,需要连续数九个九天,也就是八十一天这漫长的寒冷才会离去。面对严峻的寒冬,楚人是如何过冬的呢?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已经会使用火来取暖了。

北京猿人会点燃火堆取暖,还会特意保护火种不让其灭绝。当然,在更为寒冷的北方地区,火的作用尤为重要。南方的楚人虽不像北方那么寒冷刺骨,但也会在冬日里点火取暖。

他们使用的是陶或铜制的鬲和鼎等炊煮器具,可以在底部生火,这样就可以在冬日常吃到热食了。即便在今天,这一地区的人们仍然会使用炉灶或火锅,品尝热乎乎的美食。

火不仅可以直接取暖,也可以用来煮食。所以,饮食对古人过冬也至关重要。楚人的饮食文化中,最不能错过的就是美酒佳肴。

在楚汉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酒器。可以看出,那个时代饮酒之风盛行非常。酒精不仅可以帮助调节体温,还能带来快乐和暖意。

除了酒,楚人还特别爱吃姜。姜的辛辣可以增强体质,驱寒暖胃,和酒一样,都是“大热”之物。再加上当地盛产的花椒,楚人的舌尖上总不会缺少香辛料的味道。

至于主食方面,楚人善于驯养牛羊鹿等动物。这些动物的肉类在冬日里食用,都能提高人的新陈代谢,增加体内的热量。墓葬中曾发现活埋的小鹿等献祭品,说明它们在楚人的饮食文化中地位崇高。除了肉类,在《国语》等文献中还提到,楚国特产各种蔬菜,这些蔬菜冬天食用也具有很好的保暖效果。

饮食只是御寒的一方面,穿着也同样重要。在马山一号楚墓的发掘中,考古学家找到了楚人的各式冬装,比如头巾、手套、袍子、鞋子等。

这些衣着穿在身上,能够挡风御寒。其中以绢制而成的羽绒服尤为考究,既美观又实用。鞋子也做工精细,表面布料结实,里层软草层层包裹,既保暖又舒适。

这些衣着的特色一直流传下来,影响了秦汉时期的服饰设计。

当然,在更早些的时候,人类御寒的手段还相当简陋。比如远古时代,人们会像动物一样缩在山洞里,或相互依偎取暖。

有些部落会围上树叶或兽皮,勉强御寒。直到后来,人类才逐步掌握了制衣与驯养动物的技能。

再后来,到了宋代,种植棉花的技术逐渐成熟。人们终于可以大规模地使用棉衣棉被来御寒了。在那之前的几百年里,平民百姓大多穿草纸制成的衣服过冬。草纸易得而廉价,虽然保暖性不如棉花,但在贫困时也可凑合。

即便是文人雅士,也有穿纸衣的风尚。

可以说,历史的发展就是一部人类不断掌握新技能以对抗自然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以聪明智慧开拓出各种御寒之道,才使子孙后代能够安然度过漫漫寒冬。

当我们披上浓墨重彩的棉袄,品尝热腾腾的汤羮时,也别忘记想想古人是如何在严寒中瑟瑟发抖的。

02

然而,古人御寒,看地位高低。

上层富贵取暖不愁,下层穷苦受冻颇多。

富豪达官和帝王的取暖手段,高人一等,令人叹为观止。

汉朝建有温室殿,墙上涂抹碎花椒泥,用毛毯遮盖,这样就可以将室内温度保持得很暖和。到了晋朝,首富石崇就“以椒为泥涂室”,可见这种取暖方式流传甚广。

南朝诗人庾信在《梦入堂内诗》里也提到“香壁本泥椒”。

此外,宫殿墙体还用空心夹墙设计,墙下挖有暖气管道。往管道里面灌木炭,就能把热量带到大殿里面。为了循环通风,管道尽头还有专门的通风孔,这样就实现了一个封闭循环的取暖系统,大殿里温暖如春。

皇上御座和炕床直接通着这种暖气管道,就算外面风雪肆虐,里面也暖融融的。真可谓冬虫夏草,与寒风苦雨无关。

此外,达官显贵还喜用精美的熏炉取暖。唐朝称之为“暖炉”或“红炉”,专门用来室内取暖。燃料要用上等的“瑞炭”或“凤炭”,据说一块炭可以烧上十天之久,散发出光亮而不冒烟,热力强劲。

再往下是携带方便的手炉、足炉。手炉小巧可爱,可以放在袖子里取暖。足炉则用来暖脚和暖被窝。这些精致的铜器,也只有达官贵人才用得起。

再高端一点,文人雅士们就开始讲究起瑞脑和暖椅了。瑞脑燃烧气味清香,可用来熏房取暖。李白的《醉花阴》提到的“瑞脑销金兽”,就是这样的奢侈玩意儿。清朝文人李渔还精心设计过带暖气的暖椅,可谓巧思缜密。

古人的取暖方式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很多聪明智慧。从草木灰烬到空心暖墙,从瑞脑熏香到金银炉灶,都展现出古人勤劳聪慧和不服输的精神。如今科技发达,取暖不再是难题。感谢这个科技含羞的时代,让我们过上了古人无法想象的安逸生活。

03

相比之下,平民百姓取暖景况堪忧。他们大多住草房泥屋,北风入侵,难挡。有些穷苦人家,只能用灶灰取暖,将就也难。

古时候,穷人取暖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烧柴生火。但伐木挖煤并不容易。

早在周朝时期,政府就规定山林水泽为国有,百姓不可随意砍伐;到了宋朝,砍伐林木作为柴火更是要治罪的。

穷苦百姓哪里敢乱砍乱挖,只能冒着豺狼虎豹的危险,去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里艰难采集柴火。就算拼了命砍回柴火,也不一定能换得多少钱。

白居易的《卖炭翁》里那位老翁,整年在南山砍柴烧炭,大冬天还盼望天气更冷,这样他的炭才能卖得更好些,才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依靠烧柴取暖对穷人来说是不太实际的。

那么,穷人都用什么来御寒呢?

其实,他们也会想方设法。比如用皮纸或芦苇草编的“茅窝子”御寒,至少不会冻死。稍微好一点的,会用烧饭的“灶灰”取暖,这演变成后来的“火塘”。

火塘有暖气管道,烧柴做饭的时候,炕也被烘暖,可谓一箭双雕。当然,他们也会尽量用保暖性强的土做成炕。

穷人想买木炭取暖更是难上加难。

一秤木炭要两个大米,许多人买不起。只能苦熬寒冬,手脚冻皴。

可见,古人御寒仅靠衣被和取暖方式远远不够

真正制约其效果的,是古代明显的贫富差距。

上层奢靡之至,下层穷困潦倒。

04

在古代,富人们通常使用皮草来御寒。虽然皮草的保暖性能出色,但其沉重的质量让人感到不适。与现代的保暖方式相比,这无疑是一种落后且不舒适的方法。

如今,棉被已成为人们保暖的首选。

大多数棉被都是用棉花填充的,既轻巧又保暖。尽管有人质疑棉花的体积过大,但其优异的伸展性使得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随意压缩,从而节省空间。

此外,现代社会还出现了许多其他保暖材料,如蚕丝等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它们都是制作棉被和御寒衣物的理想选择。

在保暖工具方面,现代社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古代人们御寒的方法主要是使用火炉,而现在我们大多采用暖气。

暖气通过水循环供热,既能保暖又不会影响卫生和健康。随着空调普及,电力制冷制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

古代许多穷人无法顺利度过寒冬,而现代人大部分家庭已经安装了暖气,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