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入东北前,曾主张集中兵力决战,为何到锦西后突然改变说辞

漫步史书 2024-05-28 10:34:20

1945年11月25日,黄克诚率领新四军第三师经过两个多月浩浩荡荡的行军,终于抵达锦西江家屯。

尽管黄克诚部由于连日来的行军,途中因伤病掉队、减员3000多人,但新四军第三师仍然有三万两千余人抵达锦州附近,而当时的锦州,正面临杜聿明13军、52军猛攻。

黄克诚的到来让杜聿明也不由得惊了一下,毕竟一个师三万多人,那可是不小的战力。

可有些意外的是,黄克诚率部抵达锦西以后,并没有会合锦州守军抵抗杜聿明大军的进攻。

我锦州守军是冀东李运昌部,严格意义上讲,李运昌不仅仅是守锦州,还要守住出关的通道山海关,可因为敌强我弱,山海关最初也并没能守住。

直至11月26日,根据东北民主联军指示,李运昌不得不放弃锦州,向义县撤退。

尽管锦州在我党治理之下仅仅只有两个月,但给锦州百姓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我军撤离时,锦州百姓自发的前来送别,并把煮好的鸡蛋、缝好的军鞋送到战士手中。

李运昌骑在一匹马上,挥手跟锦州民众告别:

“乡亲们,用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再打回来,锦州是人民的锦州,我们要把锦州建设得更好!”

1945年9月13日,黄克诚率部回师华中局驻地时,意外得知当时苏联红军已经占领了东北。

当时,我军进入东北的只有少量部队,黄克诚心知东北的重要性,于是向华中局建议,希望中央能派遣大部队到东北区,但时任华中局书记的饶漱石不同意,于是黄克诚便以个人名义,通过华中局的电台向中央发去了自己的建议。

应该指出的是,黄克诚给中央这封电文的同时,中央已经定下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当时我军先期进入东北的曾克林将军,确实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就在曾克林到延安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已经率领四五个团的兵力开到了山海关,提前抢占了这个进入东北的大门。

9月14日,中央在听取了曾克林汇报后,于当日就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并派彭真、陈云、叶季壮、伍修权、段子俊和莫春和等6人开赴东北。

9月18日,东北局成员抵达沈阳,并开始办公。

几乎就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党组织领导成员便遍布东北全境,甚至为了更好的经营北满,还成立了北满分局和北满军区。

当然,这一切也得益于当时随同苏联红军一同回到东北的老抗联成员,如周保中、李兆麟将军等等。

不过,也正如黄克诚所预料的那样,因为时间短,我军进入东北的兵力并不多,所以他主张派更多的兵力到东北,最少能去五万,至多十万,并建议在东北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

“蒋介石同我党谈判毫无诚意,只是以和平谈判作欺骗人民、麻痹我军和拖延时间之手段。而在军事上,敌人以大军积极进占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并以必要兵力控制我军可接近之山脉……估计顽军……到适当时机,和平压力无效后,即以大军向我进攻,以收各个击破之效。我军数量虽大,但精干坚强之主力不多,占领地区大;我主力分散各大战略根据地,除山东外,突击力量均欠强大,均很薄弱,各根据地内均有敌顽之据点,控制有铁路及大城市。

“东北既能派队伍进去,应尽量多派,至少应有5万人,能去10万人为最好。并派有威望的军队领导人去主持工作,迅速创造总根据地,支援关内战争。”

毫无疑问,黄克诚不仅主张派去东北大军,还建议在东北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以应对国民党当局未来可能军事上的压迫。

“我对各方面材料了解甚少,可能有片面之处。但我认为,目前我党若没有联成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就不会有大的胜利:没有大规模决战的胜利,就不会有联成一片的大战略根据地。故集中兵力决战,当为当前之急。如依靠谈判或国际干涉,均带有极大危险性。”

尽管黄克诚给中央发去的电文很及时,但至9日以后,黄克诚才接到中央发来的指示,要求他率领新四军第三师主力迅速开赴东北。

有意思的是,黄克诚率部出发前,上级考虑到过多负重影响行军速度,要求部队把武器留下来交给地方,到了东北以后再换领新的。

当时,受早期进入东北的曾克林、李运昌传达出消息的影响,大多数关内根据地的领导干部都认为,东北遍地是日本关东军遗留下来的军事物资。

黄克诚坚决不允许,要求部队全副武装到东北,甚至还要求部队穿着棉衣去到东北,因为黄克诚预料到,他们一路上行军,赶到东北的时候就已经是冬天。

有意思的是,不少战士们在出发之前还颇有怨言,可从后来情况来看,黄克诚这一招无疑是有先见之明的。

黄克诚的新四军第三师,总兵力达37000余人,出发之前经过了一定程度的精简,也还有35000余人,要知道当时国民党军一个正规军的大概人数,也不过就是三万多人,黄克诚一个师可顶敌人一个军。

从黄克诚预估来看,他也确实是有想法,把三师当做一支精锐的力量,只要他们速度够快,提前一步赶赴东北,与在山海关、锦州的我军部队汇合,就能堵住国民党军进入东北的通道。

毕竟根据中央对东北局的指示(1945年10月23日电文),要求竭尽全力,霸占东北,即便不成,也要在东北营造一个有利态势,以便于谈判。

如果黄克诚的想法真的能完全实现,那么东北解放形势就要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不过,黄克诚就算再神,他也有自己预料不到的情况。

1945年9月23日,黄克诚接到命令率部出发,当时中央给出的指示是要求他们在10月1日前就出发,是以;留给华中局、第三师准备的时间并不长。

黄克诚回忆录里说准备了十天,可从第三师实际出发时间(1945年10月初)来看,他们准备根本就不到十天,就连全军动员也来不及做,只好边走边做。

当时,新四军第三师的领导组成也不算很健全,师党委连黄克诚在内也就只有三个人,一直到进入东北以后,才补了刘震任第三师副师长。

整个行军途中,黄克诚与洪学智等基本上不在师指挥部,都是在一线部队,要么是开会,要么是视察。

有意思的是,当时部队越过陇海铁路进入鲁南后,华东局与山东军区曾考虑到,当时华东解放区也面临敌人大军进攻,希望第三师能够作为中坚力量,在山东停留一段时间,帮助稳固根据地以后再走,顺便还能够在山东休整一阵子。

当时,黄克诚率领的新四军第三师,因为沿途北上没有停留,部队走的很辛苦,能够在山东休整一阵,确实有助于恢复部队战力。

不过,黄克诚并不赞同在山东停留:

“部队兵贵神速,捷足先登,进军东北应不失时机、争分夺秒,滞留山东则非常不利。”

中央后来采纳了黄克诚的建议,新四军第三师在进入临沂后,休整也不过只有两天时间,就又重整出发。

当时,山东根据地还发动老百姓支援部队,因为战士们不便停留,很多都是在途中顺手接过来。

就这么一路不停歇的走,至11月10日,部队抵达冀东的三河、玉田一带,尽管沿途也接受了不少补充,但新四军第三师整体还是减员了3000余人。

黄克诚在进入东北之前,始终认为只要抢在敌人前面,提前进入东北,略微休整后,部队就能恢复战斗力。

可事实上就是,我军虽然紧赶慢赶,但仍然要比国民党军的汽车、轮船、飞机。

1945年10月18日,杜聿明就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并奉蒋介石命令与苏军沟通,当时杜聿明就发现,苏军已经宣布从东北撤军,营口已经被我军接受。

杜聿明认定,东北问题非武力不能解决,于是星夜疾驰南京,请求迅速调集兵力到东北,并劝蒋介石说动美军,利用美舰运输兵力至营口或者葫芦岛强行登陆。

国民党军虽然出发要比我军慢20天,路程也要比我军多一倍,却比我军要早10天到山海关。

当时,我军已经不能按照原定计划从山海关进入东北。

1945年11月8日,黄克诚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后给中央发报,要求部队绕开山海关,经冷口、喜峰口、古北口出关,向锦州挺进。

在原定的方案中,黄克诚师在出关以后,限于在11月24日前抵达锦州地区休整。

11月15日,党中央毛主席致电东北局:

“我黄、梁两部四万二千,远道新到,官兵疲劳,地形不熟……应令黄、梁两师从冷口、界岭口分路隐蔽开至锦西、兴城三角地区,处于内线,休整部队,消除疲劳,补充枪弹,熟悉地理民情,演习夜战,准备决战。”

当时东北局甚至计划,要黄克诚师先不要去锦州地区,而是在抚宁地区集结,与到那里的梁兴初师汇合,部队统一由黄克诚指挥,发起待机歼灭正向山海关西北的石门寨及抚宁延伸的国民党军队(当然这个计划后来在黄克诚一再建议下北否决,他认为反击山海关西北的石门寨及抚宁延伸的国民党军队意义不大)。

毫无疑问,无论是党中央毛主席亦或是东北局,对于抵达东北的这支生力军格外看中,他们都计划等到部队到东北以后,与敌人来一场决战。

如果能在锦州、山海关一线,迟滞、击破国民党军进攻,无论是对东北的局势还是和谈都是很有利的局面。

不过,黄克诚也没想到,局势变化之快,已经不能按照最开始计划的那样去推进。

1945年11月16日,杨国夫率领的山东第七师与国民党军两个军血战山海关,终至不敌,于当夜撤离山海关。山海关失守意味着国民党军能够长驱直入。

这样一来,给黄克诚休整的时间也就远远不够。

更麻烦的事,敌人进军的速度很快,实际上还不等我军后续部队开到锦州的时候,锦州战役就已经打响,黄克诚率领的新四军第三师抵达锦西江家屯附近时,负责防守锦州的李运昌部已经在敌人进攻下,不得不放弃锦州。

锦州失守的当天(即11月25日),东北局接到了黄克诚、梁兴初两个师抵达锦州附近的消息,立即下令,要求两师出动,切断铁路交通,遏制敌人向沈阳推进。

黄克诚接到命令后,一个头比两个还大。

据时任三师政治部主任的吴法宪回忆,当时三师到东北以后,部队供给便失去了保障,因为过去大军作战,一直是在根据地,打到哪儿吃到哪儿,只需要提前通知一下,当地就会准备。可大军出关以后,情况有了变化,东北过去一直是日伪统治之下,老百姓自己也很贫穷,况且他们对我军并不了解,是以对我军的到来都很淡漠。

有鉴于此,黄克诚也只能给中央报告,声称部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即后来有名的“七无”。

“无党(组织)、无群众(支持)、无政权、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等。”

到如此境地下,黄克诚也一改赴东北前“集中主力与敌决战”的想法,而是建议中央暂停作战,并以一部主力去占领那些中小城市,建立乡村根据地,以做长期斗争的准备。

中央后来采纳了黄克诚的意见,并在12月28日给东北局发去一封电文,即《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明确提出要把东北工作重心放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以便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逐步积蓄力量,准备将来反攻。

3 阅读:186

漫步史书

简介: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