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道战的作用:
地道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冀中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
地道战战法从晋察冀边区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里面的是防连着防、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地道战使原本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作战区域。
地道战发源于中国共产党党群关系坚定的冀中地区。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保存实力,持久抵抗发挥了重要作用。地道的功能首先是隐蔽,帮助党员干部在敌后立足,同时为根据地民众提供生存环境。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以各种方式、不放过一切机会持续抵抗,不断牵制、消耗日军的兵力。
在这样一场多方较量的国际战争中,生存就是对敌人的威胁,就是一种韧性的抵抗。1944年后,地道开始普遍用于战斗。这时敌人的扫荡已经很少了,地道的价值主要是战略上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宣传、组织、战斗等对敌战略中的一环。
地道战必须与游击战、地雷战、反包围战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战斗效力,单纯利用地道进行反击的例子是很少的。冀中地道战的坚持更本质是一场关乎士气的较量。中国共产党以一切方式保存自身实力,待日军调动兵力时迅速扭转局面。日军征服一个地道不难,要征服成百上千的地道就难上加难。地道战战法使冀中根据地形成了一个村村是阵地的杀敌堡垒。而这些地道设施,一旦在进行作战时,又成了军政机关领导人指挥作战的临时场所。根据地军民在地下、地面和空中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立体式作战系统,被称作“地下长城”的地道网,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与日本侵略军进行战斗的重要依托。
二、地道战是张森林发明的,或者说他是发明地道战的主要创始者之一:
1939年,时任河北省清苑冉庄村第一任村支书的他,为便于长期坚持抗日斗争,他在村外挖沟、挖坑、挖洞掩蔽自己中受到启发,在自家屋内挖了第一个隐蔽洞。当时,因洞内狭小,仅容人藏身,称为“蛤蟆蹲”。
此后,他带领冉庄抗日群众先后挖了供县委区委和群众用以藏人、藏物、藏粮的秘密洞穴,称为三藏地洞,后来发展为进能攻,退能守的战斗式地道,为清苑县的抗日作出贡献。
三、张森林生平简介:
张森林,(1909-1943),河北省清苑冉庄村人,革命烈士。1938年春参加抗日工作,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冉庄村抗日政权秘书。1939年组建冉庄党支部,为第一任村支部书记。 1940年,调任区委书记兼清苑县县大队政委。他领导当地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是冉庄地道战的主要创始者之一。1943年,由于汉奸告密被捕。张森林受尽日军酷刑摧残,慷慨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