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习惯性地口是心非说反话,可能是害怕暴露真实的自己!

雅山谈情感 2024-10-16 20:50:41

在亲密关系里,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明明可以用正常的话语表达出来,却偏要“反着说”。

比如你明明已经很生气了,但是别人问你的时候,嘴上却笑着说“我没事”;

比如明明很爱一个人,想要关心,想要陪伴,却不敢直接表达,或者一表达全是指责和伤人的话……

其实这在心理学上就是一种“双重信息”。

什么是双重信息,就是一种心口不一、口是心非的性格模式,是完全出于本能的。很多时候,头脑都没有意识到就自动运行了。

所以,有的人会经常懊恼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傻,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做那样的事,但时过境迁,还是会一遍又一遍轮回同样的模式。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表达这种“双重信息”呢?

其实有两个原因:

第一,说反话其实是在“否认”自己的真实感受

否认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说当一个人对现状或者对发生的事感到不满时,但自己又无能为力,就会用否认来逃避内心的痛苦,或者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没有发生过,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比如当你对一件事或者对一个人感到不满时,但是你知道即使自己说出来也改变不了什么,而且可能因为自身的原因,你很难表达,也害怕别人看到你强势背后的“软弱”和“无助”,所以就会用说反话来逃避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但实际上“否认”和“说反话”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形成的,可能是在童年时经历了太多的忽视和不被满足。

比如一个人在童年时,只要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常常不是被父母忽视,就是被批评指责要求太多。

只要索取某样东西,不仅不会被父母满足,反而会被斥责。

那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一套与人相处的模式,那就是不露心迹不索爱。

因为他觉得,表达需求是不光彩的,是自私的,是可耻的,而索取更有可能会被拒绝。

唯有不说,不要,才不会破坏关系,影响感情。

所以在成年之后,这种心理就一直藏在他的内心深处。

与外界相处时,即使他很想要,可嘴上还是倔强地说:“我不要”。

即使他很喜欢,嘴上还是回应:“我不喜欢”。

之所以“说反话”,是因为他太害怕被拒绝,太害怕再次体验到童年时那种不被满足的痛。

所以为了不被忽视,不被拒绝,宁可选择从一开始就不要,也不希望别人察觉到自己的需求。

而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给自己套上一层坚固的外壳,别人进不来,自己也出不去。

第二,喜欢说反话是因为内心自卑、没有安全感

比如有些人因为不确信自己说出真实想法后,是否能得到自己期待的那个回应。

因为自卑、不自信、没有把握,所以口是心非,说出了反话。

比如我上周有个来访者说,我认为伴侣承受不了我的真实需求和情感。

我也不相信,在跟伴侣表达了自己的内心需求之后,伴侣会一如既往地爱自己。

甚至我更害怕,我表达了需求之后,对方会嫌弃我要求多,会离开我!

所以很多时候,我宁愿压抑自己的需求,也不愿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不自信,对自己没有认同感,对你们的关系没有安全感。

所以你潜意识已经认定了,我就是一个低价值的人,我不配提那么多要求,与其说了到时候搞得两个人都不愉快,还不如不说。

不说,这段关系就会很轻松,对方就不会离开自己!

所以你们不是不想要,而是“不敢要”,怕自己“要不起”。

但殊不知一味地压抑自己,不直接表达感受,只会给伴侣造成一种假象,那就是你没需求。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会越来越敷衍你,越来越不重视你的感受,因为你自己都不重视自己!

因此我希望大家,能正视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的需求。

有需要就直接说,喜欢就大胆地开口;不喜欢就明确拒绝!

不要给自己的内心设置那么多的枷锁。

这不仅在治愈现在的你,更是在治愈你过去那个背着沉重痛苦包袱的内在小孩。

比如学会一致性沟通,真诚地表达你的感受、想法和期待,虽然这么做对方不一定就能满足你,但至少你能让对方看到真实的你。

比如生气了,不用硬说自己没生气;而是表达清楚:我是有点生气,但我也怕这时候冲你发脾气会影响我们的关系,我当时就是很受伤,但我又觉得你没做错什么,我冲你生气显得我很不讲道理……

这时候如果还有能量的话,还可以具体表达是哪个事情哪个瞬间,我为什么不高兴了,我有哪些情绪,我希望你可以怎么做。

最后老师想说:只有当你越来越清晰、坦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你不仅能摆脱心口不一和口是心非的痛苦,还能让对方越来越了解你,重视你。

0 阅读:3

雅山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