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刷留言有这么一个留言很有意思。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三只羊带货的香港美诚月饼并没有造假,也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咱们捋一捋:
美诚月饼的品牌方是一家至少现在看来是一个合规合法在香港注册的正常公司也就是香港美诚食品集团,这家公司持有了“美诚”这个食品的商标,然后通过广州美诚食品公司委托了广州美诚科技公司在广东进行生产和销售。存在委托合同,生产销售环节的各个方面的手续经过有关部门检查也是合法合规。香港的厂商授权国内的厂商生产的“港式月饼”为啥就这么招恨了呢?
类似的企业其实很多,例如统一在大陆各个厂商生产的统一方便面,经常会打着台湾统一方便面的旗号来做宣传,到也没见大家对“台湾方便面”这件事情口诛笔伐的。道理倒是很简单,最起码大家对一罐方便面没啥心理期待。
但为什么“港式月饼”却引发了这么多争议呢?这恐怕与消费者的期望和品牌形象有很大关系。月饼这种食品,尤其是中秋期间的港式月饼,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象征和心理价值。消费者可能对“港式”标签的期望远超过了对方便面的心理预期,他们希望这个标签意味着更高的品质、更独特的口感,甚至是某种文化精髓的传递。而当这个标签被揭示出是国内生产时,很多消费者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期望落空了,哪怕产品本身是合规的。
这就是典型“媚”了。无关其他。很多品牌在市场上通过“地缘标签”来迎合消费者的现象。来迎合很多其实没有什么钱,却非得装的人所谓的“媚”,所谓的“港式”、“和式”、“意式”、“法式”……就是品牌为了迎合某种心理预期而刻意塑造特定形象,比如打着“港式”“台式”标签,而实际产品和生产过程并无特别的地域优势。加上这些标签就能骗到一群傻子,商家就能获得超预期的利润,傻子们也会洋洋自得,以为自己买到了高品质的产品。其实这就是国人完全不可理喻的一种心理闹剧。或许也是一种民族不自信的表现。
而对于商家这种操作显得有点“矫情”,甚至带有些许的投机取巧。平心而论,并不是产品质量有问题,而是这种“媚”的行为让人不适甚至让人作呕,特别是当消费者发现这些所谓的“港式”产品只是借用了地缘的标签时,这种失望感便油然而生。那么回到问题的核心,下单的“傻子们”是想买一盒好好吃的质量合格的月饼,还是仅仅想用“香港产的港式”来装个B呢?装B不成裤衩被扒挂不住脸了吗?
好巧不巧,前阵子和京东发生了一点冲突,《》就是商品标注的问题,本身京东商城出售的广东某个小镇子生产的洗护用品,却堂而皇之的标注了个法国进口或者英国进口。
甚至告诉大伙BEAI&JJO这种不知道哪里弄来的牌子是一个英国50年院线品牌。还不许让人说,说了就要删除消费者评价。这件事iN和京东掰头了半个多月,作为消费者给出的差评被恢复,品牌的标注改成了“英国进口成分”和“德国成分进口”……
哎,怎么又冒出德国了?因为这款“香水级”的沐浴露是真的没有办法和法国挂上哪怕是一点关系,商家找了半天,也只在一种含量不足0.1%的材料的来源中发现了德国的产地,于是——就又把德国挂了出来,继续吸引信奉国外进口为神的消费者。这件事和京东反应过,要求过这个品牌的商品全部下架,不过人家还卖得很火,所以iN只能认为这件事是京东所默许的,有这样的平台那么就只好用脚做出选择了。
试想在现在的产出生活环境中,我们任何一件商品的生产原料其实都可以来自于世界各地,加过丙酸的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说自己是美国进口,加过醋酸的就可以说是德国进口,加了糖浆的就可以说是法国进口,哪怕加的量只有千分之一,也可以说自己是进口商品。再不行就在国外注册个品牌嘛,例如美诚月饼。从生产到销售压根没有香港的任何关系,为啥叫香港美诚呢?人家公司是香港的。
就像郭德纲说的鱼翅炒饭一样,扒拉断了三双筷子愣是没找到一根鱼翅,后来问明白了——炒饭的师傅叫“鱼翅”。
要真想骂谁,其实该骂的是消费者自己,“媚”这件事作为表达来说来自于消费者自己的“精神肾虚”,总是觉得进口的似乎高人一等。这些所谓的“进口标签”已经成为了一种消费心理操控工具,目的是为了迎合那些对“外国制造”有过度依赖的消费者。而这些消费者,有时并不是单纯地想买到高质量产品,而是通过这种所谓的“进口”标签来证明自己的品味或身份。
说个当初挺刺激iN的事情吧,有一阵工作原因经常在楼下的便利店购买一点罐装的咖啡,蓝色罐子的BOSS,三得利的很一般的一个日本饮料品牌。
又一次无意看到背面的生产信息中,人家用方框标记了“国产”
似乎生怕你漏看了这个“国产”的标记,当时iN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们的产品可以真正的自信把“国产”大大方方甚至着重的标记在产品上。这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似乎到现在这个想法还没有真正的实现,可悲的不仅仅是商家奸诈,也有消费者不争气的原因。
至于直播间购物,从来不参与,真不喜欢那种购物的环境,对于直播网红来说,也就一句水浅王八多遍地是大哥的印象了。其实无论是小杨哥还是辛巴铁头什么的存在,凡是卖人设的,其实都会人设崩塌,这是一个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