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生因小费与消费者成“宿敌”,背后是北美转嫁薪资矛盾的阳谋

商业大美 2024-10-22 08:49:17

转嫁矛盾,还得是美国人玩的炉火纯青。

仅仅靠几美元的小费,就让服务人员和消费者成了宿敌,背后真正“作孽”的老板却美美隐身。

北美盛行的所谓“小费文化”,最早是在英国兴起的。

为了表扬仆人们周到的服务,那些上流社会‌的贵族们在用餐或者出行之后,会给一些硬币作为奖赏,既花不了几个钱,又能给自己换一个大方的好名声。

16世纪的那群英国老爵爷们估计也没想到,未来这一套会被美国人给学走,并且“发扬光大”。

南北战争后,美国涌现了一大群暴发户,为了尽快摆脱原始阶级,他们开始模仿欧洲老钱的小费习惯,给打赏。

在当时,这被视为一种炫耀自己有钱、有教养的方式,很快就在美国新贵阶层之间流行了起来。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费文化开始变了味儿。

当小费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穷人也得硬着头皮掏钱,你不给就代表你没教养,不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成果,妥妥儿就是道德绑架。

到了现在,小费已经成了美国餐饮业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动辄客单价的15%起步,影响着全美66万家餐厅的服务生和酒保的生计,美国的最低工资甚至允许计算小费。

也就是说,作为顾客的你除了要为产品掏钱,还要替老板给服务生发工资。

如果你给的小费不多,就不太可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本应属于老板和员工之间的矛盾,一下子就转移到了客人和员工之间。

明明是由于企业没给到合理的工资,导致服务员不多收小费就“活不起”,老板最终却美美隐身,试问这合理吗?

而且,小费也不只是在餐厅用餐时存在。

日常点外卖或是打出租车,在付配送费的同时也是要给小费的,甚至没办法跳过。

比如有的外卖软件,最开始使用可能会允许你跳过付小费的环节,但如果你长期不给,系统会强制转为至少12%,手动跳过的功能直接关闭。

实际上,全球也就美国和加拿大有强制小费文化,欧洲大部分国家你也可以给,但人家也不强制。

就连人工费最贵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没有强制收小费的陋习。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美国的普通老百姓也挺悲催的。

像小费、税务还有某些附加费,这些钱本不是收入一般的普通人必须要付的,但美国社会已经让消费者潜移默化地认为,这笔钱就应该交。

反观我们国内,除了买车的时候销售会告诉你,裸车价以外还有一笔车船税之类的费用,附加完才是实际落地价,其他消费品都没有税这个概念,价签标多少就是要付多少,优惠后也许花得更少,

总之,绝不可能接受要再多花钱“交税”。

而且,北美对于“小费”的定义范围显然已经失控了。

二十年前,只有堂食要服务员给你递盘子的才给小费,现在很多自己取餐(类似麦当劳、星巴克)的快餐店也要你给小费,甚至有的店连跳过的选项都没有。

其实在国内,有些高档的餐厅也收服务费,但始终无法大面积推广,为什么?

小费的本质是为服务付费,而在中国,消费者只认实实在在的东西,只愿意为明码标价买单。

我们虽然没有小费,但该付的所有费用都已经包含在菜价里了,中国老板就算再黑心,也不敢不给服务生底薪。

而且,服务人员给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给餐厅、酒店带来更多的客人,或者留住老顾客,这是对商家或者老板有好处的事情,当然应该由他们来奖赏服务人员。

把本来应该由商家承担的奖励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天底下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在本质上,给小费和旧社会的给赏钱没什么不同,都是刻画社会阶级分层的工具。

新中国不流行的东西多了,裹小脚、冠夫姓、拜贵族,包括赏下人,不是什么糟粕都有流行的必要。



0 阅读:1

商业大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