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写的是江湖,而江湖最讲究、最看重是个“义”字。
王伦晁盖时代,梁山上的大会议室叫“聚义厅”;宋江成为梁山首领后,将之改名为“忠义堂”。名字不同,梁山的追求和目标便大相径庭。
但是无论如何,这个“义”却保留了下来。
不管是聚啸山林自生自灭的晁盖,还是忠心报国期待招安的宋江,“义”都是不能丢弃、也不敢舍弃的,因为这个“义”字不仅是梁山的魂魄,也是江湖人的潜规则,更是将108名各怀心思的好汉凝聚在一起的唯一纽带。
因此,梁山上最讲义气的人,曾经被义气辜负怠慢了的人,他的命运就不能太糟糕太悲催,否则,这个江湖就没有存在的支撑和理由了。
谁是梁山上最讲义气、却有被义气辜负了的人?当然是美髯公朱仝。
朱仝是山东郓城人,家中富有,武艺高强,担任郓城县的马兵都头(刑警大队队长),专管擒拿盗贼。
朱仝交际很广,郓城县有头有脸的士绅官吏,很多都是他的朋友。当然,他也时常利用职权,给他的朋友们提供各种方便。
晁盖带人劫取生辰纲事发后,朱仝和另一个都头雷横奉命去捉捕,他故意甩开雷横,不仅放走了晁盖,还建议他去梁山泊安身;
郓城押司宋江杀人犯法,他和雷横奉命去宋太公家捉拿宋江。朱仝也是故意绊住雷横,找到宋江藏身之处,不仅告诉他我不抓你,还贴心询问他逃到哪里。
再后来,他的同事好友雷横也杀人犯法,此时已成当牢节级的朱仝在押送雷横去济州的路上,偷偷将之放走……
相比雷横,朱仝其实是个挺有心眼的人,他做好事都是要留名的、都是要对方承情的。
他故意放走晁盖、不抓宋江,其实完全可以偷偷做了。但朱仝却一定要当面说清楚,要他们记住自己的这个“人情”。
他没想到,自己的这番刻意,却最终反噬了自己。
因为在押送路上放走雷横,朱仝实在无可推脱,被发配沧州。但朱仝既有钱还长得帅,所以被沧州知府看中,留在身边当了助理。
很快,知府4岁的小儿子也喜欢上了朱仝。朱仝也很会来事,马上就给小孩买好吃的糖果,将他哄得十分开心,知府当然更喜欢朱仝,没事就让朱仝带着他上街玩儿。
无论在哪里,不管是什么身份,朱仝都能混得如鱼得水,他对自己很满意,也更加用心巴结知府,将来必有出头之日。
哪里想到,他放走的雷横上了梁山,跟老大晁盖、老二宋江一讲,都是朱仝做好事放我跑的——话音未落,那二位一拍大腿,哎呀,我俩也是啊,也欠着他的一份放走的人情呢。
三人一拍即合:咱们得报恩是不是?怎么报恩呢,当然是也把他拉上山入伙,一起喝酒吃肉啊!
但人家没有性命之忧,怎么可能入伙?
吴用说,我来献个计策吧……
于是,吴用带着雷横和李逵一起下山,雷横骗走了朱仝,李逵一斧子砍杀了年幼的小衙内,鲜血洒了一地……
朱仝悲愤难言。
幼童何辜,却被这帮毫无人性的土匪当作逼迫自己的工具被残杀?这是每一个良知尚存的人不能承受的心灵剧痛。
但朱仝却也无可奈何,在对李逵喊打喊杀了几句之后,最终只能算了。
他一心想要做个“讲义气”的好汉,甘愿被朋友两肋插刀,可没想到,最终被义气反噬,被朋友插刀在自己的“两肋”上。
朱仝固然有自己的小心眼,但这样的结果,也实在是太憋屈太痛苦了,太让信仰“义气”的人们失望了。
他需要一个圆满完美的结局,来抚慰自己的心灵,也满足读者的心愿。
征方腊归来的朱仝,被任命为保定府都统制。
作为宋江的嫡系,面对朝廷的猜忌,他没有丝毫不安,与其他军官降将一起,坦然赴任去了,并且干得相当不错,无人难为他。金兵入侵,他也参加了保卫国家民族的战争之中,并立下大功,“直做到太平军节度使”——这是所有梁山好汉中的最高职位吧?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封妻荫子、功成名就。这真是世俗意义上最完美最圆满的人生。
重义终有回响,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