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南京又进入了一种做核酸的常态化管理模式中,基本上每天做核酸,因为最近南京的情况不太乐观,单日核酸异常的人数有十几个。
其实三年来,人们早就形成了习惯,做核酸早就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原来看着长长的队伍,会觉得发愁,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
人总是能够逐渐适应环境的。
不过有一些网友还是比较天真,面对核酸工作者感恩戴德,甚至把核酸工作者“神圣化”,觉得他们冒着风雨为大家做核酸,实在是不容易。
其实这些都是普通人而已,没有那么神圣,而“做核酸”也是一份工作,是一份有收入的工作,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参与其中的人,是乐意参与的,不带有一点被动的意思。
实际上,这些人当中的很多人,大学毕业以后月薪维持在四五千,因为做核酸月薪过万,这才是真实状况,他们一点也不因为去给大家做核酸感到愁闷,他们是很有动力的。
儿媳妇加班做核酸,婆婆异常高兴可能我们有一些非常善良的网友会认为说,我们排队几分钟都觉得不耐烦,人家做核酸的工作人员,有的时候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人家都没有开口抱怨,人家可是为我们服务的,排队的人就不要抱怨了。
我们小区有几个参与到这个工作当中的人,有社区的体检医生,有在社区工作的普通工作者们,我来说一说“核酸”对他们的真实影响吧。
实际上,因为有了“核酸”,他们的确会加班频繁,情况严重的时候会加班到深夜,但是她们依然很乐意去做这份工作,甚至她们的家属对此的表现也是开心,因为做核酸不是“志愿工作”,而是“有偿工作”,做核酸的加班费用实际上比她们的正常收入都要高很多。
妈妈虽然不能回家陪伴孩子,奶奶一个人带孩子,会很疲累,但是奶奶也是高兴的,原因很简单,儿媳妇的收入翻倍了。
另外我们也不要着急同情核酸工作者,就拿南京的核酸工作者来说吧,夏天安装了空调,热的只是排队的人,扫码的工作人员可能没有机会在空调室,但是往往有大风扇,而“捅嗓子”的工作人员一定是在空调室里的,如果只是一个简易的小房子,会开一个小窗户。冬天也是如此。
听说“捅嗓子”一小时60元,扫码一小时15元,这个收入标准大概只是在某些地区适用,收入高低还要根据地区而定。
说这些是想提醒大家,不用忙着去同情别人,都是有偿的。
希望这是一份有温度的工作虽然说这只是一份看起来冰冷的工作,对方穿着防护衣,带着防护罩,我们根本看不到对方的脸,但是对方的语言、动作都能显现出温度。
面对成年人的时候,当然不需要有特殊的表达,但是面对孩子和老人的时候,还是希望这些工作人员能够变得有温度一些。
看到过两个场景,工作人员呈现出来的状态,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一个场景是,一个小女孩做核酸,突然就不配合了,核酸工作者冷眼旁观,不耐烦地催促,眼睛里和语言中都是嫌弃。
另外一个场景是,一个小男孩死活不配合,工作人员态度温和、语气温柔,不断鼓励,在其他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给男孩做了核酸。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场景,前者是冷冰冰的,后者是带有温度的。
既然是一份有偿的工作,还是希望能够带有一些温度(面对特殊人群的时候)。
家里如果有幼儿,过来人给出的几个建议幼儿核酸也成了一种常态化,如果孩子没有上幼儿园,或许可以暂时不用跟孩子做核酸,如果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核酸也成为了一种常态。
我们需要首先跟孩子普及“核酸”的知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去“捅嗓子”,跟孩子提前做好心理构建,让孩子能够从心理上接受这件事。
另外既然核酸已经常态化,那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好看的核酸二维码牌,宝宝自己有了二维码,对做核酸这件事也就没有那么排斥了,可能还会变得很主动。
结语:
每个人都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尤其是家里有孩子、有老人的情况,所以其实大多数家庭都会宁可向内催促或者是用不太友好的方法逼着孩子去参与这件事,也不去想多耽误核酸工作者的时间,可是当家长的工作到位以后,还是希望核酸工作者能够多一点温情,当面对孩子和老人这样的特殊群体的时候,能够多点善意和耐心。
确实是有偿的。我家爱人是医生,今年去采核酸N次,有时白天上班,零晨还要去高速路口采核酸,直到早上六点。大半年下来收到三百大洋,羡慕吗?座标广东佛山,夏日高温,穿得密不透风,还要参加培训考核,拿采核酸证,持证上岗
湖北荆州,下班休息时间待命听指挥采核酸,一个班4小时100块,运气好捅400个,运气差1200个,谁爱做谁做,听说武汉好点,有谁说下的么
你行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