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晋祠、平遥古城……众多如雷贯耳的山西古建筑里,这座古寺,名气远没那么大,可实力却很强。
在现存三大辽代寺院里,它体量最大;
有国内最大的大殿——大雄宝殿;
有国内最大的琉璃鸱吻;
有被梁思成称为“海内孤品”的藏经壁柜;
有极为少见的“东方维纳斯”彩塑;
是梁思成林徽因山西考考察的第一站。
在日本奈良,还有一座与它同名的寺院,后来改名为“东大寺”(日本第一国寺)。
它就是大同华严寺,一座近千年的辽代寺院。
1.实力远超名气全国各种景点里,名不副实的不少,很多地方宣传卖力,去后总觉有点失望。
名副其实的也不少,能这样,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旅行体验。
可华严寺很特殊,实力远超过名气,可却相当低调,看不见大力宣传。
或许,实力强的根本不屑宣传,知道如果你是古建筑爱好者,去了一次,还会去第二次。
也或许,生在古建筑“高手如云”的山西,低调内敛已经是一种普遍气质。
全国现存古建筑里,明代以前的古建筑,72.6%都保存在山西。山西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像华严寺这样千年木建筑,外地人觉得很稀罕,可山西人已经见怪不怪,因为每个市县都有。
大几百年、上千年的木建筑,在山西人眼里,常是“我从小身边都是这”“我们村的古戏台,就有大几百年历史”。
实过其名,可以说是对旅行者的最大馈赠,让人出乎意料。不负千里迢迢,现场一看。
现场收获大于预期,这种体验,在山西游时常常会有。
2.发现之谜梁思成、林徽因第一次山西考察,去的华严寺,而不是应县木塔等,原因与一个人有关。
1902年6月,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考察中国古建筑。在山西大同,他看到一座古寺,保存完整,随后测绘并画了大量草图,并推断这是座金代。
这座沉寂了近千年的古寺——大华严寺,就这样被“发现”了(这里的“发现”,指发现学术价值)。
30年后,梁思成、林徽因看到了伊东忠太的考察报告,对华严寺充满向往。
他们第一次考察山西,就直奔华严寺。详细测绘,考证碑文,这座古寺的详细身份最终揭秘。
这座辽代建筑,始建于辽1038年,寺名出自《华严经》“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
梁思成在他的《中国建筑史》里,花了很多笔墨,介绍华严寺。
梁思成发现华严寺大雄宝殿与薄伽教藏殿的结构,和《营造法式》上画的一样。古建筑结构的精华,全在这里。
伊东忠太与梁思成都发现了华严寺的学术价值,在“八大辽构”里,华严寺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3.值得一看处6.6万平米的占地面积,让华严寺成为现存辽代三大寺院里规模最大的(蓟州独乐寺1.6万平米,义县奉国寺6.1万平米)。
可看之处很多。
1)木建筑。华严寺保存了两座辽金建筑——大雄宝殿与薄伽教藏殿。
华严寺大雄宝殿与义县奉国寺大雄宝殿,都是面宽九间,进深五间,可华严寺的宽与进深,都略大一些。
这让华严寺大雄宝殿,成为中国现存唐、辽、宋、金木构建筑中最大的一座。
薄伽教藏殿同样极有特色,它里面有座“天宫楼阁”,是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辽代壁藏。
梁思成称的“海内孤品”,就是指它。
这两座辽金建筑,都是梁思成眼中的宝贝,是现实版《营造法式》的“活化石”。
2)彩塑。31尊辽代泥质彩塑个个精彩,最有特色的要属“东方维纳斯”。
它是一尊合掌露齿的胁侍菩萨像,是华严寺的形象“代言人”,常出现在各种宣传上。
佛像都是正襟危坐,可这尊菩萨却露背露胸露趾,有一种打破礼教束缚的感觉。
她的自由不羁,被郑振铎称为“东方维纳斯”。有宋代的灵秀,有少数民鲜卑族不受儒家文化约束的自由感。
3)壁画。大雄宝殿的壁画是金代所绘,距今近千年,非常精彩。
东壁北端画的是佛本生经变画,共有84幅;东壁南端画的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4)鸱吻。大雄宝殿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足有4.5米高,北吻是金代制作;南吻造于明代。它们是现存国内最大的琉璃吻兽。
5)木雕砖雕。华严寺里的屋脊、山门、大殿中,保存了大量的木雕、砖雕。不同朝代修建时,都做了翻新。
清代重装饰,木雕、砖雕做得很多,今天看上去,仍十分精彩。
总结1961年,华严寺被评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一批的有应县木塔、晋祠、故宫、颐和园等,在名气很大的“同学”前,华严寺实力不输,却内敛低调。
或许名气没那么大,去前对它没有抱有过高期望,可去后极为震惊。
在华严寺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前,古建筑的美扑面而来。
美的最高境界,是让人舒服。
就像刚出生的婴儿,见到美女就会笑,见到长得丑的会哭。人们对美的判断,是写在基因里,千年形成的。
梁思成极为称赞唐宋辽金的木建筑,觉得相比明清建筑的繁复,唐宋辽金建筑,审美品位更高。
雄壮、比例考究,很符合现代审美,简洁,没有过多装饰堆砌。
领略这种美,看照片只能感受一二,而只有身临其境,站在古建筑前,才能感受到,那种大气、雄壮、舒服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