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先生在看了都江堰工程后感叹道: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这便是道。
可以说,有了都江堰,才有了富甲一方的成都平原,一个“超级成都”才得以诞生。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派通晓天文地理的李冰担任蜀郡郡守。其后,李冰父子率众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之上,于岷江出山口,修建了伟大几千年的“超级工程”都江堰,使原本旱涝无常的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市位置示意图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都江堰水利工程结构图
都江堰主要由三大主体工程构成:宝瓶口进水口、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的目的。
一、宝瓶口——进水口
宝瓶口
宝瓶口,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
离堆上依山而建的建筑——著名的伏龙观,这个称呼也跟李冰父子降服孽龙的传说有关
二、鱼嘴——分水堤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鱼嘴与金刚堤连在一起,位于江心,它们的建造和作用与弯曲河床形态有密切关系
金刚堤实质是岷江河床上的江心洲,鱼嘴位于金刚堤的顶端,形如鲸鱼之嘴巴,故名为鱼嘴。
三、飞沙堰——溢洪道
丰水季节,内江水流大于宝瓶口的设计流量时,多余的水就从飞沙堰泄出。
飞沙堰在古代是用笼石堆砌而成,现在已改为混凝土浇灌,下接人字堤,上接金刚堤,宽可行车,直达鱼嘴
内江流量越大,飞沙堰的泄洪能力越强。特大洪水时,75%的内江水从飞沙堰这里泄出。
当枯水季节,水位低于飞沙堰时,飞沙堰便成了一道天然节制闸,自动失去了泄洪功能,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灌溉用水。
四、总结
都江堰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都江堰水利工程结构图
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飞沙堰起泄洪、排沙、调节水量的作用。
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形似瓶颈。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
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