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如何在没人带的情况下写好材料?

莺燕向露课程 2024-11-07 13:05:17

写好材料,路径不难,难的是时间。

很多人不是不会写材料,而是没有被训练的时间。我们假定一个场景,假设你是市委办刚招录的选调生小王,今天是你入职的第二天,市委书记明天在全省某经验观摩现场会上作发言,让你来写这个发言稿。

你会写的很好吗?我估计大多数人会写不好。

为什么?第一,刚入职,别说发言材料了,通知都写不好。第二,啥是经验观摩现场会啊,我接触都没接触过呢?就这两点,就已经注定写不好了。

那怪谁呢?怪小王不会写材料吗?当然不是,而是小王缺少写材料的锻炼。

体制内你看很多材料高手,都是常年在材料里面熏陶出来的,因为经历的足够多,训练的也足够多,所以材料也写的自然而然了。

但是新手呢?核心还是锻炼的机会。你可以在一个机关看到,有的人都快退休了,还没怎么写过大材料。原因呢,不是因为他不能写,而是因为年轻的时候,他可能没有写好一个材料,然后被贴上了写材料的标签。或者他拒绝了一次写材料,然后又拒绝了几次等等。

如果给他一定的时间和压力,材料嘛,磨一磨,总归能出来一些的。

正确的训练步骤是什么,不要揠苗助长,要慢慢来灌输。首先,作为新手,小王应该从比较简单的发言素材来写起。有的办公室为什么效率高,原因是会拆解任务。比如说一篇讲经济领域的稿子,就需要一些专业的数据表述。

那么,对于小王来说,最一开始是搜集经济数据,下一步就是用一定的字数去简述出搜集到的结果,在下面是根据搜集到的结果,尝试给出一些意见。再下一步是,把这些意见和有关部门出台的规定条文,跟下一步工作的方向相结合,瞄定一下未来的方向,总结一下当下的情况。这是一个正常的训练流程。

当然对于具体而言,如果没人带你,没人给你拆解,那就自己拆解。很多人都会推荐一报一刊,人民日报,求是,这是很值得看的。看的稿子多了,会发现其间的行文逻辑,大同小异。什么时候讲什么话,就像是一个个盒子,我们把内容装进去就可以了。

好材料不是想想就能想出来的。想起来当初很多同学备战国考,尤其是申论部分,为什么很多同学拿不到高分。我问了很多朋友,他们从头到尾,一直到上考场那一天,才是完完整整做完一份申论试卷、写完一篇大作文的第一次。那之前的备考呢?

所以很显然,笔头才是真功夫。会写,有思辨精神,能够举一反三,同时借鉴别人的思维和行文逻辑,人会成长的很快。当然,成长的最快的,还是各种ddl的压力。

前一阵看了一个图,也挺有意思的。我觉得写材料也有这些,理论派知道原理,写不出来。实践派能写出来,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呢,又不知道为什么,又写不出来。

0 阅读:6

莺燕向露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