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实锤:幽门螺杆菌是中国胃癌最大的祸根,4步教你彻底根除

张先生说知识 2024-02-05 19:50:54

胃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近50万人死于胃癌。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在胃酸中存活的细菌,它能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导致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在中国高达50%以上,而且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

那么,如何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杆菌呢?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四步法,帮助您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1、遗传因素

一项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发现,存在于九个基因(APC、ATM、BRCA1、BRCA2、CDH1、MLH1、MSH2、MSH6和PALB2)中的致病性遗传变异,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相关胃癌风险的增加有关。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长期以来,它已被认定为导致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关键因素。

而这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遗传因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

研究指出,相比于未携带幽门螺杆菌的人群,那些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且同时携带上述基因中致病性变异的个体,其胃癌的累积风险显著增高。

这一发现对胃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些特定基因变异的筛查,可以有效识别出高风险人群,为他们提供及时和针对性的医疗干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传统上,幽门螺杆菌的筛查和根除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胃癌的预防中。

而现在,结合遗传变异的筛查,医生可以更精确地识别出需要优先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以及其他预防措施的个体,从而实现更为个性化的医疗干预。

未来的研究可能会进一步探讨,如何将遗传筛查与现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管理措施相结合,以提高胃癌预防的效率和效果。

2、微生物学领域

一项刊登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重要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内的一种名为HPnc4160的小RNA分子,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HPnc4160能够调节幽门螺杆菌对宿主环境的适应性,及其致癌蛋白CagA的表达水平,从而在其致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

CagA蛋白是幽门螺杆菌中已知的一种重要致病因子,它能够被细菌注入宿主细胞内,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信号传导过程,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病变。

HPnc4160小RNA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幽门螺杆菌如何在人类胃部环境中存活并致病的新线索。

通过调节CagA蛋白的表达,HPnc4160不仅影响幽门螺杆菌的适应性,还直接参与了其致病过程。

传统的抗菌治疗方法主要侧重于使用抗生素来抑制或消灭细菌,但随着抗生素抗性的日益增加,寻找新的抗菌靶点变得尤为迫切。

HPnc4160小RNA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的揭示,为开发新的抗菌策略提供了可能。

通过针对HPnc4160小RNA或其调控网络来干预幽门螺杆菌的致病过程,有望开发出新型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可能会更加有效地控制或消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减少由此引起的胃部疾病。

3、柳叶刀实锤

其中一期《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上,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国际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了一项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国胃癌风险及疾病负担的深入分析。

这项研究利用了中国嘉道理生物样品库前瞻性人群队列(CKB)的大数据资源,通过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贲门癌和非贲门胃癌的风险性及疾病负担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CKB队列研究在2004年至2008年期间,成功招募了来自中国十个不同地理区域的512715名年龄在30至79岁之间的成年人。

这些参与者在加入研究时完成了一份详细的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常见疾病的危险因素及主要体格检查测量指标。

随后,研究团队通过电子方式与当地的死亡和疾病登记处,以及国家医疗保险数据进行链接,以追踪参与者在平均随访期(约10年)内的生存状况和疾病状态。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比例在不同亚队列中分别为94.4%、92.2%和75.6%。

与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参与者相比,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个体患非贲门癌(NCGC)和贲门癌(CGC)的风险分别增加了5.94倍和3.06倍。

特别是,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的阳性感染者,其患胃癌的风险更是显著增高。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考虑了吸烟、饮酒和癌症家族史等其他疾病危险因素,上述风险比的估计结果依然没有显著变化。

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杆菌生物标志物(CagA, VacA, UreaseA)的阳性感染数量与胃癌风险之间存在正剂量反应关系,且随着样本收集到疾病诊断年份的延长,发病风险亦有所增加。

根据这些数据,研究团队估计,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了78.5%的NCGC和62.1%的CGC胃癌病例。

这一发现凸显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中国胃癌疾病负担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开发针对幽门螺杆菌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通过早期识别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可能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病率,为公共卫生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早期识别

幽门螺杆菌一旦感染,它会对人体的胃壁和胃黏膜造成损害,导致一系列胃部疾病,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乃至胃恶性肿瘤。

感染者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和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虽然在消化道疾病中较为常见,但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尤为典型。

为了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医学界已经开发了多种检测方法。其中,碳13呼气试验和碳14呼气试验因其无创性和高准确性,成为了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主要手段。

这两种呼气试验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的碳同位素变化来判断幽门螺杆菌的存在。

除此之外,粪便抗原检查、血液抗体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胃黏膜活检也是常用的检测方法。

其中胃黏膜活检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直接观察到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上的存在。

一旦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科学界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治疗策略,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和不断变化的抗药性挑战。

4种常用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1、四联疗法

四联疗法作为当前推荐的首选方案,其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以及两种抗生素(通常是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环素或呋喃唑酮等)。

这种方案的疗程通常为10至14天,根除率高达80%以上,显示出了其对抗H. pylori感染的强大效力。

2、三联疗法

与四联疗法相比,三联疗法是一种更为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PPI和两种抗生素的组合。

尽管这种方案的疗程较短,为7至14天,但由于抗生素耐药性的存在,其根除率通常不超过70%,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选项。

3、序贯疗法

序贯疗法则是一种较新的治疗策略,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5天,先是PPI和阿莫西林,随后是PPI加上另外两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呋喃唑酮或左氧氟沙星等)。

序贯疗法的一个显著优点是能够根据第一阶段的治疗效果来调整第二阶段的药物组合,其根除率可以达到80%到90%,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五联疗法

针对那些耐药性较高的感染情况,五联疗法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这种方案包括PPI、铋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呋喃唑酮,疗程通常为10天,根除率可达90%以上,显示出对抗强大耐药性的潜力。

在接受任何药物治疗期间,患者都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包括在服药前停用抗菌药物、铋剂及某些中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随意增减剂量或提前停药,以避免耐药性的发展或疾病复发。

此外,注意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例如PPI和铋剂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抗生素则在餐后服用,避免与饮酒同时使用甲硝唑和呋喃唑酮,以及避免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时阳光直晒。

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应在一个月后进行复查,以确认H. pylori是否已成功根除。如果治疗失败,可能需要根据耐药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案。

最后,为预防再感染,患者应采取一些基本的卫生措施,如勤洗手、消毒餐具、采用分餐制以及使用公筷等。

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我们不仅能够有效地对抗幽门螺杆菌感染,还能提高公众对这一常见,但往往被忽视的健康问题的认识。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治疗方法的不断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疾病将成为可预防、可治疗的问题。

9 阅读:2886
评论列表
  • 2024-03-11 09:06

    请问专家怎么实锤的?

  • 2024-03-13 19:55

    没有什么新意都是老方法,五联用三种抗生素人能受得了,肝肾。

张先生说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