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人了,65岁的老季2天不吃饭了,2天也没上班了,雇他干活的小林给老季的儿子打电话,得知原因,差点笑岔了。
老季虽然65岁了,但是非常吃苦耐劳,还在工地上搬砖砌墙,年纪大了,派的活少,一个月下来五六千还是有的,在工地上做活将近30年了,换了多少工地都记不清了。
老季就一个儿子,小季40岁才结的婚,孙子3周岁了。老季都准备好了孙子3周岁请客摆酒,春节的时候都嚷嚷出去了。
老季很小气。丈母娘家条件不好,他就让妻子和丈母娘家断了关系。
其实也是因为小季迟迟不结婚,而老季的丈人家,大小舅子有三个,孩子一大串,结婚办酒,生孩子办酒,随礼都要很多钱。
老季看小季25岁还没结婚,就和丈人家断了关系,就不用给那边的事情随礼。
丈人,丈母娘去世,也只让妻子拿上2百块,去烧个纸。
老季其实是有些钱的,省吃俭用,老家的房子盖了两间3层,别人都是盖的2层,前前后后,村里就他家多盖了一层。
老季还有2个哥哥2个姐姐,但是他与2个姐姐也断了关系,因为2个姐姐嫁得比较远,开车都要2个小时,主要的是2个姐姐有5个外甥3个外甥女,如果有事随礼要花很多钱。
而老季只有一个儿子啊,又没上大学,还迟迟不结婚啊。
老季只跟2个哥哥走动,叔叔伯伯的没走动,堂弟堂哥什么的靠边站。
老季的大哥有2个儿子,二哥一个女儿。
侄女20岁的时候就出嫁了,嫁到一千公里外了。
二嫂在侄女9岁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二哥就没继续娶过,就一个人种地。
侄女9岁后是大嫂照顾的,二哥也是在大哥家吃喝的。
二哥也盖了2间2层的房子,本来打算让侄女招个上门女婿的。
没想到侄女出去打工,谈了一个男朋友是个独生子,只好给嫁出去了。
二哥的房子就给了大哥的二儿子。二侄子将来给这个二叔养老。
老季的儿子比大哥的大儿子小了5岁。
村里的人只要没有继续求学的孩子,不管男的还是女的,只要出去打工了,19岁,20岁结婚的很多。
老季的大侄子20岁结婚了,来年就当了爸爸,二侄子也是20岁结婚,也很快当了爸爸,侄女也嫁人,也当了妈妈。
而老季的儿子小季才读了初中,就出去打工了,可到了20岁就是没有结婚,长得也帅,一米八的个子,也有女朋友,可没有一个女朋友愿意跟着他过日子的。
老季每年春节都要对儿子说:你赶紧结婚,好女孩都被别人挑走了。
说多了,小季发火了,有3年没回家了。
老季两口没办法就到小季打工的地方打工了。
老季在工地上搬砖,老季的妻子在工地上做饭。小季在一个厂里开小货车。
一家三口在外面打工,10年都没有回家过了,家里那两间三层的房子是托给大哥大嫂打扫的。
这10年,老家里什么人情世故的,老季基本都没有。
后来,老季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春节的时候也愿意回去了,但是回去的时候家里的房子已经败了。
都是暂时住到二哥家里。虽然二哥的房子许给了二侄子,但是二侄子没在二哥家房子里住,而是自己在镇上买了房子。
按理来说,老季省吃俭用,一家三口过年很少回家,家里的人情来往很少出。应该存下不少钱的,可架不住小季会花钱啊。
大侄子的儿子结婚了。老季没有回去,叫小季转了500元。
二侄子的女儿结婚了,老季没有回去,叫小季转了500元。
大侄子就一个儿子,二侄子就一个女儿。
老季以为自己那个花孔雀一样的儿子娶不上老婆了呢。
没想到那年老季一家三口回家过春节,一个月都没有出门了,有人给小季介绍一个女孩,是隔壁村的,比小季小了5岁。
小季就有了定下心结婚的愿望。
老季非常开心,因为那个女孩子是大学文化,有一份正式工作的。女孩子只有一个弟弟。
老季在那里说:想不到我儿子40岁了,还能娶个没嫁过的女孩子,这真的是缘分啊。这个女孩子就等着嫁给我儿子啊。
那几年不能大办酒席,儿媳妇说办个结婚证就可以了,都那么大年龄了,不要管那些虚的日子,实实在在过日子就行。
那年老季大侄子的儿子添了一个男孩,二侄子的女儿添了一个男孩,小季也添了一个男孩。
一个是二月的,一个是三月的,小季的是四月的。
虽然小季的儿子比那2个小了一两个月,但他的辈分大了,那两个小的叫小季的儿子要叫叔叔。
村里有小孩子过三周岁的习俗。孩子三周岁了要摆酒宴客,外婆舅舅要买三个蛋糕或者三层蛋糕。
还有外婆或者舅舅给孩子挂钱,买黄金首饰。
大侄子的亲家有些钱。大侄子的孙子三周岁了,亲家就买了三个蛋糕,装饰的一圈,刚好摆上一桌。
孩子喜欢动漫,舅舅就请了那些做动漫人物表演的人过来,动漫的玩具摆了一屋。
就孩子动漫这一块,舅舅就花了两万块钱。
老季看了非常眼热,想起自己儿媳妇也有个弟弟,自己的孙子也有舅舅的,到时候自己小孩子的三周岁过的比这个还要好。
侄子的孙子三周岁老季是回家了的。
一来是老季年纪大了,工地上的活分到他的已经不多了,收入已经不高。
二来小季带着妻子孩子也在外面打工,孩子是老季的妻子在看。
老季也舍不得小季请假回家吃酒,就自己请假回家了。
老季随礼随了3千块,请的磕头又是1千块,又买了1千块的礼物。
村里还有个习俗,就是随礼的时候,那个主事的还会唱礼:谁随礼多少,随礼多少。
当听到老季随礼3000元,这让村里人对老季刮目相看了。想不到铁公鸡还有拔毛的一天。
要知道老季随的礼是除了孩子的外公舅舅之外就是最大了。
村里捧场的是200块钱,亲朋好友是500块钱。
老季两个姐姐每人也就随了200块的。
连老季的二侄子也只给大侄子家随礼1000块钱。
老季吃过酒后的那些亲戚朋友说:4月,到我家来吃酒啊,我家孙子也要也过三周。我们也回老家来请酒宴客啊。
这还没一个月,老季又请假回家了。因为二侄子的女儿的儿子也过三周岁了。
老季是跟二侄子一起去的,大哥大嫂说自己年纪很大了,不想去看孙女的孩子过周岁。
大哥也不好意思跟老季说你别去,你都是当太爷爷了。
毕竟老季是请假,千里老远的过来。这请客的总不能把人往外面推吧?
老季一到地方,马上去礼桌那里随礼。
当礼桌那里唱起来:三太爷爷老季随礼2000块钱,一个被子,一套玩具。太爷爷好大方,长寿又健康。
二侄子的脸都绿了。亲太爷爷都没过来,这三太爷爷却是出风头了。
老季请的头时,给了一千块,唱礼地又道:好年轻的三太爷爷啊,好大方的三太爷爷啊,请了1000。
二侄子更气了,本来他打算自己请个500就行了,没想到老季请了1000。
幸好自己随身多带了3000块钱,以防万一。
这三太爷爷都请了1000块钱,自己做为亲姥爷能拿出500块吗?
二侄子也生气,老季不跟他商量自作主张,差点让他尴尬的下不了台了。
酒宴结束后。二侄子一点也不想和老季说话,老季却是春风满面:我今天的面子多大啊?够给你们面子了吧?
到了大哥家里,老季就对大哥说:四月,我们要回家摆酒,我孙子也要三周岁,我给你两个孙子的孩子面子给的足够,前前后后花了一万块钱,还不包括来往的车费。
大哥大嫂欲哭无泪。这个礼尚往来也太快了吧,这小气的人大方起来,原来是都有目的的,都要返回去的。
老季又回到工地上了,天天想着自己小孙子过三周岁,要请哪些人来吃酒。
进入四月了,离孙子的生日也就半个月了。老季的孙子是四月十六过生日。
老季问小季:请柬买好了没有?要用要以我的名义请客的。
小季说孩子三周岁又不请客。
老季说:为什么不请客啊?没钱我借钱给你请客。我就等着你请客,把我随出的一万块钱随回来,热热闹闹。
小季说:请客才丢人呢。一:你跟别人说你的孙子过三周岁,你给别人随的礼,就是想着别人回来。
二:主要的是小季的妻子娘家这块。
小季的妻子之所以拖到了35岁,还没有嫁人,那是因为她上班挣的钱全给了娘家。
小舅子结婚了,还要姐姐挣钱给他们花。
小季的小舅子都两个儿子了,小季的丈母娘还舍不得让小季的妻子出嫁。
还是小季妻子的一个姨,看不下去了,让小季的妻子出来相亲,嫁给了小季。
小季之所以没有办婚礼,是因为办婚礼的时候大家会唱嫁妆。
小季的妻子一分嫁妆都没有拿过来,20万块钱彩礼全部被丈母娘拿走了。
如果办婚礼唱嫁妆的时候,妻子的脸面往哪里放?
拿了20万块钱彩礼都舍不得吐出来一分的。所以妻子才从家里辞职了,跟他出来打工了,与丈母娘家也是属于半断不断的关系。
这样的丈母娘家能指望小孩子过3周岁给你弄排场吗?
老季非常失望地回到工地。他以为小两口恩爱,儿媳妇才辞职出来和小季一起打工。
他以为儿媳妇拿走了20万块钱彩礼,不办婚礼是因为把这20万彩礼带回来了,毕竟钱是在卡里,谁也看不见。
想起自己那么大方,这2个月就拿出去了一万块钱,不就是想着自己的孙子的三周岁,他们返回来,自己就很有排面吗?
老季在工地上也不干活了,也不吃饭了,就那样呆坐了两天。
雇他的小林吓死了,赶紧给小季打电话。小季说没事,他是心疼他的钱拿出去了回不来的。
小林得知原因,笑死了。
小季的儿子过三周岁的时候就简单地买个蛋糕吃了。
而老家的人伸长了脖子,问老季他们怎么没有回家给过三周岁。
老季有气无力地说:儿媳妇都跟她娘家没有联系了,过什么周岁啊?
村里的人都笑死了,道:那你给你侄子的孙子拿的那么多钱,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要不要叫他们给你拿回去?免得你几天睡不着觉。
老季说:不用了,我也就这两个亲戚了。
村里就把老季的事情当笑话来传了。说这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老季都跟丈母娘家断了关系,这个儿子也是跟丈母娘家断了关系。
关系都是相互的,人的尊重也是相互的。有怎样的能力,就过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是细水长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