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飞不鸣,“一鸣”就碰上楚国大饥荒——楚庄王的开挂人生起点

欲云谈史论今 2021-09-13 08:32:07

公元前614年,弑父继位的楚穆王商臣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程,驾鹤西去了。

当年,商臣被楚国前令尹子上评价为“蜂目豺声”、残忍成性,但纵观他十二年执政生涯,确实远超乎人们预期。在楚穆王去世之前,楚国基本恢复了楚成王鼎盛时代的势力范围,甚至还略有扩张。

楚穆王死后,其子芈旅继位,是为楚庄王。

楚庄王继位头三年,日夜都是声色犬马,从不料理政事,还下了一道特别的命令:“有敢进谏者,杀无赦!”某天,伍子胥父亲伍举前往朝见楚庄王,见他怀抱美女,坐在钟鼓之间,正在享受人生。伍举灵机一动,便激楚庄王和他玩起了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有只鸟落在山岗上,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听了,瞬间就明白了伍举的来意,回答道:“三年不飞,将一飞冲天;三年不鸣,将一鸣惊人!”

楚庄王如此答复,顿时让大臣们放了心,期待他能从此改过自新。然而,三个月过去了,楚庄王反而是更加荒淫。于是,大夫苏从再次入宫进谏。楚庄王说:“没听说我的禁令吗?”苏从毫不畏惧地答到:“杀死我能使君王醒悟,正是我的宿愿!”

楚国大臣们的忠心,终于让顽石点头了!

楚庄王终于被大臣们打动,立刻停止了淫佚作乐,开始上朝处理政务,诛杀了数百失政的官员,遴选了数百位合格官员,国人为此大悦。

《史记·楚世家》所记载楚庄王这一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然而,以《左传》记载来看,楚庄王之所以三年不飞不鸣,也许还有别有隐情。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正式继位,楚国令尹子孔、楚穆王太师潘崇准备率军前往讨伐群舒国。

舒国为偃姓国,史书中记载的有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六个国名,大概都是同宗异国,所以《左传》往往称之曰“群舒”。群舒国大致分布在今天安徽舒城至庐江、巢县一带。

两年前,子孔就曾讨伐过群舒国,但未能彻底征服。这次,子孔是想彻底解决群舒国了。于是,子孔让申公子仪和公子燮辅佐楚庄王守国,自己与潘崇则出师伐舒蓼。子仪是楚庄王太师,公子燮是楚庄王太傅,让他们来辅佐刚刚继位的楚庄王留守楚国,当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可是,子孔没想到,人心是会变的。

公元前635年,为争夺南阳盆地的武关道出口,秦人与晋人联手讨伐鄀国。当时,楚国派申公子仪与息公子边前往鄀国,负责协防。可是,秦人成功地运用恐吓战术,不战而降服了鄀国,还令子仪与子边束手就擒,成为秦国俘虏。

崤之战后,秦国与晋国决裂。为了对抗江湖霸主,秦穆公决心与楚国化敌为友。因此,他又将子仪放回楚国,希望能联合楚国一起对抗晋国。虽然秦、楚两国结成了同盟,可子仪却因为鄀国被俘的经历,一直得不到重用。虽然后来作了楚庄王太师,但太师名位虽高,却不过是个虚职,并没有实权。作为曾经手握重兵的若敖氏后裔,子仪心里极为不爽。

不但子仪长期郁郁不得志,公子燮也是如此。

公子燮的人生目标是作令尹,却败给了子孔。但是自子文以来,楚国令尹一直就被若敖氏家族把持着:子文之后是弟弟成得臣,成得臣之后是子上(斗勃),斗勃之后是成得臣之子成大心,成大心之后又是其弟成嘉(即子孔)。上述五位令尹,子文家族中就出了四位!因此,子文家族成员能战胜公子燮而当上令尹,再正常不过了。为安抚公子燮,楚人就给他安排了一个太傅的位置。太傅与太师一样,名份虽高,但也是虚职,没有实权。

因此,子仪与公子燮两人都是权力竞争的失意者。

见令尹子孔与潘崇带兵外出,子仪与公子燮二人便占据楚都郢作乱,加固城墙,并派出刺客去刺杀子孔。但是,刺客此行却没能成功。公元前613年8月,子仪与公子燮二人又挟持了楚庄王,准备逃亡商密(河南淅川西)。这时,楚国庐邑大夫戢(音哲)梨与其副手麇叔设下圈套,把他们诱捕后就杀了!

楚庄王刚继位,太师和太傅就发起动乱,作为一国之君,他的脸面该往哪里搁!也许,正是因为这次动乱,才让楚庄王羞于临朝听政,玩物丧志了两三年。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在伍举和苏从的劝谏之下,终于开始勤政。

然而,生活却给楚庄王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前两年他荒淫无度、不理政事时,楚国政局大体稳定,没有什么大的灾害;现在他刚决定勤政,楚国就立刻遭受了进入春秋以来的第一次巨大饥荒。

楚国遭遇严重饥荒,国人大多吃不饱饭,哪还有心思对外用兵!

当年那些被楚国打趴下的小国,纷纷躁动起来。

戎人从西南入侵楚国,一直进攻到阜山(湖北房县南)。为防备戎人,楚军特地在大林(湖北荆门西北)驻防。但是,戎人却神出鬼没,突然改变进攻路线,转而向东南流窜,进攻到阳丘(今地不详),准备攻打訾(音资)枝(湖北钟祥县)。

狡猾的戎人,让楚国防不胜防,但楚国的敌人却还不仅仅是戎人。

早在西周时,楚人就曾经征伐过庸国(湖北竹山县西南),使其臣服。这次楚国突然饥荒,让庸国也看到了脱离楚国欺压的希望。于是,庸国率领散居在各地的蛮族人,起来反抗楚国。不仅仅是庸国,麇国(湖北十堰市郧阳区)也率领百濮人在选地(湖北枝江县)聚集,也要讨伐楚国。

楚国西南边境,军情频繁告急,形势岌岌可危!

楚庄王被迫被迫关闭了申邑和息邑的北城门,关上了面向中原的大门,以全力来应付西南边境之地的叛乱。

要么不让你操心,要么就让你操碎心!

内忧外患之下,刚声称要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会怎么应对?

西南边境靠近楚国都城郢,如今局势恶化到这种地步,让楚国君臣都忧心不已。

很多楚人都主张迁都至阪高(楚国险地,有人认为在湖北当阳长坂),据险而守,以渡过难关。但孙叔敖之父蒍贾却强力反对:“不行。我们能去,敌人也能去;不如去伐庸。麇国与百濮,以为我国大饥荒,不能出兵,才来入侵我国;如果我们出师,他们必然会被吓回去。濮人都是四散而居,他们将各回各邑,谁还能顾得上谋害别人?”

楚庄王听了,觉得极为有理,便力排众议,按蒍贾之说,派出军队前往伐庸。十五天后,百濮人看到楚国军队在集结,果然害怕地罢兵回去了。

然而,饥荒却不会因百濮人的退去而消失。当楚军进军到达庐邑(湖北南漳东)时,因为缺粮就不得不开启当地粮仓,给士兵发放口粮。楚国饥荒有多严重,可想而知!

等军队到达句澨(湖北丹江口均县镇西)时,军中缺粮太多,实在不能再继续前行了。楚庄王不得不临时改变作战计划,让庐邑大夫戢(音哲)梨作为先遣军,先期前往伐庸,抵达了庸国方城(湖北竹山县东)。这时,主场作战的庸人主动出击,袭击了楚军,还顺便俘虏了戢梨的部将子扬窗。

庸人的凶猛,由此可见!

三天后,子扬窗侥幸逃了回来,还将庸人的虚实告知了戢梨:“庸人兵力太多,而且群蛮都聚集在此,不如等我军主力到来后再进军。”戢梨原本就是先遣军,实力当然不足。强行与庸国开战,必然会再遭失败。敌我强弱分明的情况下,固守待援也是用兵之道。

然而,楚国大夫潘尪(音王)却持异议:“不行,还不如再与庸人开战以骄之。敌人骄傲,我军激奋,就可战胜他们。这正是先君蚡冒当年征服陉隰(湖北江陵东)的办法。”

听了潘尪的话后,戢梨果然再次出兵,与庸人开战,七战都败北。

见楚军如此不堪一击,庸国人大为自豪,宣称:“楚军已无法与我国相抗衡。”此后,庸国对楚国就完全不设防了。

然而,楚庄王既然已下定了决心,无论遭遇再大困难,都要进军。听闻伐庸先遣军战事不利,楚庄王心急如焚,坐着驿站驿车就匆匆出发,与楚军主力在临品(湖北均县)会合。为了增强实力,楚庄王还请求盟友秦人与巴人支援,秦国和巴国也都派兵前来参战。各路人马聚齐之后,楚庄王把楚军分成两路,一路从石溪(楚国入庸要道),另一路从仞(楚国入庸要道),夹击庸国。

群蛮见楚军主力到来,大惊失色,纷纷举手投降,同楚庄王签订了同盟条约。

在解决了群蛮后,楚军主力再去攻打庸国,最终将庸国给灭了!作为周武王伐纣时的八个盟友之一,庸国从此彻底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三年不飞不鸣,果然一鸣惊人!

公元前611年,成了楚庄王开挂人生的起点。在楚国遭遇春秋后第一次重大危机之际,楚庄王彻底洗心革面,毅然挑起了率领楚国走出困境的重担。结果,楚庄王不但战胜了饥荒,还战胜了诸多敌人。

比起灭庸国,更为关键的是楚国得到了秦国这一强大的盟友。此后,秦国在晋国西北,楚国在晋国东南,轮番向晋国霸业发起了多次挑战。最终,在公元前597年邲之战后,楚国成功地取代晋国,成为江湖新任霸主。
1 阅读:794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