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凌晨,AI PC 迎来了新的进展: AMD 在传统 X86 处理器平台中开展了新一代的AI PC。在技术上,AMD 沿用了上一代 Zen 4 架构核心,而且根据修改的命名规则,新处理器代号命名: Ryzen 8040 系列。这让人很难根据处理器的型号直接判断处理器的性能和定位,尤其目前这款新的处理器在这个问题上会更加突出。
AMD 公开宣布的8040系列处理器集成了专用的计算单元,算力达到了16TOPS。不过让人惊讶的是,这并不是标配,再加上修改后的命名规则影响,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购买分辨高性能AI PC的难度。毕竟,大多数消费者的水平还达不到专业水准。
和AMD在AI PC的划分不同,英特进行了清晰的产品线规划。在本月15日的发布会上,全新的英特尔酷睿 Ultra 通过分离式模块化架构,给每一颗酷睿 Ultra 处理器加入专用的 NPU AI 引擎,形成了标准化配置,以CPU+GPU+NPU的三大AI引擎给个人带来极致的AI体验,其实对消费者选购AI PC的难度反而降低了,更加加快AI PC的普及。
在AI PC的布局上,英特尔从2018年就开始了。2018 年,英特尔不但提出了在 PC 中引入 AI 技术的规划,还开始了“AI on PC Developer Program” PC 人工智能开发者计划,形成了LLM 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 AI 。这两项核心成果基本奠定了 PC 上的 AI 形态,从时间上比AMD布局早了数年。
AI PC 在 AIGC 应用领域爆火,打破了消费者对于AI应用的认知。以往,部署 AI 应用需要高性能的独立显卡乃至专用的 AI 算力卡。而且在 ChatGPT 或者 Midjourney 的智能化应用,需要具备超高并行算力的 GPU 支持,无疑会增加消费者使用智能化应用的难度。但对于传统的 AI PC来说,需要在笔记本上集成高性 GPU,会导致机身重量增加、续航缩短、功耗高、发热严重等缺陷,与目前PC主流的轻薄化发展趋势相悖,更不符合大众消费者对于AI PC的心理期待。所以,想要更快地推动AI PC的普及应用,更需要在产品重量、续航、功耗等多方面下功夫,甚至比传统 PC 更具有优势。
全新的酷睿Ultra首次采用英特尔 4制程工艺、首次内置英特尔锐炫显卡、首次集成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配备超低功耗能效核、采用3D高性能混合架构…其代表了 40 年来英特尔架构最大的革新,结合前沿的知识产权成果与先进的制程工艺,以优化相关模块的性能表现。诸多全新特性让酷睿Ultra能效进一步提升,并凭借CPU、GPU、NPU算力组合,高效、灵活地满足多样化AI应用需求,并兼顾笔记本等移动设备端使用时的性能与续航。
不可否认,AI PC的实现话需要需要软硬件结合,二者相辅相成。英特尔深耕自家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在持续完善开放的AI生态。一方面,英特尔拥有强大的软件工程师团队,能够与开发者深入合作,并提供技术以及OpenVINO工具包等支持,筑牢AI PC的软硬件基础。据介绍,目前英特尔已经与上百家ISV合作伙伴携手,覆盖300余项AI加速功能。
英特尔坚持软硬结合的规划指导,一台搭载着英特尔酷睿Ultra的轻薄本,可以让多达200亿参数大语言模型在不联网的环境下正常运行,AI生图耗时仅需1秒!本地化运行的AI 大模型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效率也大大提升了。在如此强大的性能提升之外,续航能力更是有了新的突破,相比 13 代提升 36%,在某些厂商的笔记本上可以看到PCMark10 能有 16 小时的夸张续航。
AI PC的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尤其是未来一年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仅是AMD和英特尔这两家PC巨头,移动芯片巨头高通也准备向AI PC发起冲击,争夺AI PC的市场份额。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件好事,竞争加剧会有更多优秀产品涌现,性价比提升,也会加快AI PC的普及。当然了,也会有性能一般的产品上市。我们作为消费者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起码我们要擦亮眼睛,挑选市场上优秀的AI PC产品,比如英特尔酷睿 Ultra 这样优秀的具有超前前瞻性的AI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