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出身的莫迪在2014年当选印度总理,已经连任两期(十年)。并在今年的选举中再次获胜,开始其第三个任期。在莫迪的务实领导下,过去10年,印度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有了大幅改善;偏远村庄终于有了电,清洁的饮用水和厕所。
从GDP的角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印度在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到4.112万亿美元,超越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巴西,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前四大是美国、中国、德国、日本)。
美国2024年的GDP预计是27.974万亿美元,中国是18.566万亿美元。人均GDP的角度来看,印度是2850美元,中国是13160美元。美国全球最高,人均83060美元。
当然,印度的4万亿与中国18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相比,还有很大距离。要赶上甚至超越中国,印度得在多方面做出改善。特别是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因此莫迪提出在2030年前投资143万亿卢比,用于改善铁路、公路、港口、水道和其他重要基础设施。
2024年3月开通的加尔各答地铁系统。外资利用
印度2023年的外国直接投资额是280亿美元,跟前年相比减少了27%。中国在2023年对应的此数字是1633亿美元。实际上,印度面对的不仅是中国的竞争,也包括美国和可能与美国关系更密切的新兴市场的竞争。而美国又在努力把制造业吸引回去,那么国际大公司还来印度干什么?
印度员工在真奈的雷诺日产工厂组装汽车。意识形态和外交
莫迪过去10年大力推行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策,这对印度接下来的国内政治和社会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64%的印度教徒认为宗教身份对于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印度人”非常重要。莫迪政府通过印度教来定义民族性,提升了占人口多数的印度教徒的自豪感和民族认同,迎合了印度许多年轻人的期望。自2019年连任以来,莫迪政府终止克什米尔的特殊自治地位,并在阿约提亚的原回教堂争议地点建造印度教罗摩神庙。这些为莫迪在2024年选举中赢得加分。
国内市场政策
印度当局在市场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再加上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这些都使得外国投资者对印度裹足不前。出口可能会带来帮助,但相对强劲的卢比却降低了印度作为采购中心的吸引力。
印度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国际劳工组织今年的报告就显示,印度青年失业率高达83%。《2023年印度技能报告》则声称,印度只有半数年轻人具备就业能力。
等待工作机会的印度民众。财富分配
印度的国家财富高达77%掌控在最富裕的10%人口手中,过去10年大多数印度人的收入停滞不前。印度普通民众的年收入中位数只有1265美元,全国90%的人年收入不到3900美元。这意味着,即使印度有庞大人口,但难以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政府设定目标,要在2047年(印度独立100周年),让印度成为发达国家。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达2万美元为初步发达国家,而印度2023年人均GDP刚突破2500美元。要在23年内翻八倍,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2000年到2023年的23年间,印度人均GDP也才翻了五倍。
2024年印度大选中,排除投票的选民。莫迪一直奉行战略自主政策,谁也不偏,依据印度的利益推展外交工作,深化和美国关系的同时,也小心翼翼地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在过去10年内,将印度带升至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纸面上赢得了不少赞誉。但实际上,其要在2047年跻身发达国家之列,这个目标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