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也,少与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 ——《三国志.张飞传》
《三国志》中:张飞要比关羽小上几岁,是关羽的小弟;但是刘备、关羽、张飞是“恩同兄弟”,刘备和关羽究竟谁的年龄大,没有交代,只知道张飞是最小的;而且人家张飞唇红齿白,也不是黑炭头。长久以来张飞给人的印象是,鲁莽而没有计策,一个类似李逵一样的人物,最广为传颂地就是——张飞醉酒失徐州。张飞喝醉了酒,驻扎在小沛的吕布,才能够攻克徐州,但这是不客观的。那么“万人敌”张飞,统领徐州大军,为什么不敌吕布也就罢了,连守也守不住徐州?
《三国志》篇幅有限、惜字如金,“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只是简单地说道:张飞跟随刘备,和吕布对抗;曹操击败吕布后,封了张飞中郎将。因此,张飞怎么丢的徐州,《三国志》没有记载,它着重描写张飞的是:“长坂坡”和“义释严颜”;但“建安七子”王粲的《汉末英雄记》对“张飞失徐州”,有着详细地描写。
那么王粲的《汉末英雄记》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又为什么可以补全《三国志》的细节呢?王粲祖上“四世两公”,比袁绍“四世三公”差一点;名士蔡邕和王粲是忘年交,两人亦师亦友,蔡文姬算是他的小师妹;王粲还是“建安七子”,死后曹丕为他“学驴叫”送行(详见驴鸣送葬)。
赤壁之战后,王粲在回邺城的路上病故了,《汉末英雄记》记载的是赤壁之战前的诸侯割据;而《三国志》对张飞的详细记载,大致是到了荆州之后,刘备一行人成了受人瞩目的大人物,事迹可以详查了。因此,《汉末英雄记》可信度不如《三国志》,但也是较为可信的史书;更难能可贵的是,王粲死于赤壁之战,《汉末英雄记》记载赤壁之战前的事件,和《三国志》完美互补。
备中郎将丹阳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言:“张翼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翼德杀豹,城中大乱。丹阳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城内,将军兵向城西门,丹阳军便开门内将军矣”。——《汉末英雄记》
刘备军中有个叫许耽的中郎将,是当年陶谦的老人,派了手下的司马章诳暗通吕布。章诳对吕布说:“留守徐州的张飞,和下邳相曹豹不和,张飞想杀了曹豹,现在下邳城乱作一团。我们丹阳军有一千人,留守西白门;您带兵来城西,我们丹阳军给您开城门、做内应”。章诳这人名字虽然有点怪,但他真没“诳”吕布。
布遂夜进,晨到城下。天明,丹阳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翼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 ——《汉末英雄记》
吕布连夜行军,黎明到达下邳城下,不“诳人”的章诳,带领一千丹阳兵做了内应。丹阳兵打开城门,和吕布军一起对战张飞部曲,他们放火扰乱守军军心。一方有备而来,一方人心惶惶,再加上一千特种兵倒戈,张飞惨败而逃。吕布不仅擒获了刘备的妻妾、子嗣;更掌控了刘备部曲、徐州将军、官吏、士兵们的老小,这才是最致命的。因此,“外来户”吕布本部兵马不多,却很快站稳了脚跟,统帅徐州军主力外出的刘备,也不敢反攻(会集体哗变);刘备交出了徐州军权,吕布放了刘备和部曲家室,(双方利益互换,刘备大亏保本,吕布大赚收手),让他们去了小沛。
那么有一个关键性问题:刘备的中郎将许耽,为什么会派司马章诳勾结吕布,陷害刘备呢?徐州有两派:陶谦旧部以曹豹为首;外来集团以刘备为首;其中最能打硬仗的丹阳军就是翘板,谁把握住了丹阳军,谁就掌握了徐州的话语权。
陶谦告急于田楷,楷与平原相刘备救之。备自有兵数千人,谦以丹阳兵四千,备遂去楷归谦,谦表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汉末英雄记》
曹操攻打徐州时,陶谦连连战败,就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援。平原相刘备下属青州,就带了几千人追随田楷救援徐州。陶谦给了刘备四千精锐丹阳兵,刘备就脱离了青州势力,投奔了徐州牧陶谦。陶谦死后,他的儿子陶商、陶应是白身,“外来户”刘备和陶谦旧部曹豹,就成了竞争对手,最终刘备掌控了徐州。
但是刘备手下的四千丹阳兵,还是在“徐州派”拉拢下出了问题。追随刘备征讨袁术的中郎将丹阳许耽,让司马章诳勾结吕布,和守城的一千丹阳兵联合,击败了张飞,控制了徐州将士、官吏的家眷。
建安三年春,布遣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等攻备。九月,遂破沛城。——《汉末英雄记》
当初握有徐州将士、官吏家眷的吕布,害怕刘备逼急了拼命反扑,归还了刘备部曲家眷,并用小沛换取外出的徐州军主力。但巴掌大的小沛,刘备很快又拉起了一万多人的队伍,充分显示了刘备有多么得民心(当时一个大县也就1万百姓,小县8千百姓都不到)。家眷一没问题,相当一部分徐州军又投奔了刘备,而且这种局势还愈演愈烈,吕布彻底坐不住了。吕布派张辽、高顺,趁刘备在小沛立足未稳,将他们彻底赶出了徐州。输得不剩一点本金的刘备,选择了暂时成为曹操的附庸,徐州争夺战落下序幕。
参考资料:
《三国志》、《汉末英雄记》
本文系汉史钩沉原创首发,欢迎关注,了解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