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讲的是怎么快速提分,所以不是教各位怎么写申论的。
毕竟学写申论要堆时间的,不可能速成。
并且非常痛苦,不要说没有人逼你了,就算是有人逼你,你也会非常痛苦。
回归正题,只要写过材料的一般都会领一个文档,里面告诉你什么样的要怎么写,然后还有人给你改,改完还要审几次,签一张表才能发。
而真正写完之后能不能报上给单位加分,其实大部分都不是看内容,而是看成绩。
所以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你会发现申论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多写多背,毕竟现在很多摸索出来的公文都是喂Chatgpt定基调然后开始改格式,加数据,引用新闻,这样能让你省力很多。
但公文终究和申论不一样,因为公文的成绩是单位做出来的,而申论题目中某某单位的成绩是送到你手上的,所以只比大家的把握程度。
因此这个时候,先得出几个核心要点:
1.保证观感
2.体现成效
3.精简语言
第一点,保证观感。
1.字迹清晰。
字是一定要写的清楚的,好不好看不重要,但一定要减少阅卷者的阅读负担。
选择宋体或仿宋作为正文也是如此,黑体太粗,雅黑太细,都不怎么利于阅读,本身这些东西就是走个过场,谁也不愿意抱着欣赏的眼光去看。
重点就在于写得快,清晰,涂改少,笔画直一点,写大一点。
2.分段明确。
这也是为什么公文要各种小标题大标题一会空0.5一会空1一会空2,然后不同标题有的黑体有的宋体有的仿宋。
为了让你明明确确地知道哪点是新的。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编撰信息时末端如果接近满行是要空额外空一行的。
所以,当你已经要到换点的时候,记得上一点的字数尽可能写不超过半行,让阅卷人明确知道你接下来就是新的一点了。
毕竟你不可能真的空一行吧。
3.字数统一。
字数统一不仅仅是段首总括词的统一,还有整段字数统一,做法成效字数统一。
事实上是,申论比公文难。
因为公文都是先写完然后改的,但是申论就难在你必须事先规划好,你首先得明确自己要写的有几点,并且现在很多材料都喜欢混在一起,不主动给你提供方向,需要你根据自学的政策词总结,这就很要命。
明确了几点之后,每一点写的误差尽可能不要超过一行。
之后如果还有余力,你的总括词和段落最好在字数相当的基础上,格式也要一样。
比如你的总括词统一动宾,段落统一做法+成效,每个做法和成效在7格左右,用逗号分开,方便区分有几点。
使用这点的时候建议大家取舍,如果时间不够还是有多少答多少吧,除非你时间非常充足才来提前规划。
4.逻辑递进。
这个同样是很难的一点,在于你必须通篇读完材料,并精准分点,相近的点还要考虑是融合还是分开,如果分开连在一起讲,先讲哪一个会好一点。
虽然说一般公文都是好的点尽可能放前面,毕竟上了之后自然有人帮你改。
但是既然是申论一般都是由小到大更好一些,要么分角度,要么分主体,看的不会总感觉自己思维跳跃,不要由大到小。
第二点,体现成效。
体现成效这点其实没有什么太多要讲的,但一般的原则是,你所表现出来的一定是又大又好。
主题宏大,数据好看。
什么是主题宏大?
就是你做这件事的高度,要拔高。
拔高意思就是对人民有什么好处,对社会国家有什么好处。
当然拔高的时候看对象,一般对象是人民的人民就是最高,对象是社会的就是国家最高,意义尽可能引导到这两个方面上来。
国家让利,那就是一切为人民服务;人民委屈,那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奋斗。
挑好的讲。
什么是数据好看?
成效好,力度大。
成效可以是发展好,也可以是发展速度快。
例如扶贫,帮扶了多少人,当地经济增长了多少,这些分两种情况:
小题情况,简单写,总结为快慢多少;
大题情况,细致写,一定要把数据表现出来,尤其是还有排名,或者当典型案例等这种重大表彰情况。
明白一点,好的公文基本都是成效非常突出的,既然最难搞来的成效都送到你手边了,不好好表现一下怎么行?
第三点,精简语言。
这点要做好需要明白不同的题目以及不同的公文种类是怎么写的。
所以一定要切实去练,不要偷懒。
不速成的情况下,一般每种题目至少练上三遍,基本能记住自己该讲什么为止。
然后不该讲的就不要讲。
虽然正常情况下,你的对手大概率是一次申论也没写完的。
即使是进面的那种,很多也只是看了几篇背一背,毕竟写申论比做行测累多了。
一旦你不知道答案该怎么组织,你就会为了安全讲很多不该讲的东西。
但事实上是,一篇公文是极度精简的。
对内的公文可以说是把省字数发挥到了极致,因为要高效传达意思,基本就是把该讲的讲了,在符合格式的前提下没有多余的修饰语。
因为公文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发任务和加分用的,只要看得清楚就好了,谁也不想有太多的负担。
除非材料中已经有了,否则就别添油加醋。
对外的公文会更难一些,因为比如招商的,面向百姓的,培训人员的,这些就要结合对象特征调整用语,才可以适当多一些高大上的表述。
如获得感幸福感体验感参与感等。
这三点做到位,即使你不怎么会提炼要点(这是申论最最核心的能力),新手也能直接提升15分,而老手也能提个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