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画圣》顾恺之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与精神气质

淡泊如菊 2022-10-17 10:56:35

在中国国画界有“画祖”和“画圣”之称的画家,那就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约345—406年),他的画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后人评论他的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清淡雅奕,不求藻饰”,其笔法如春蚕吐丝,线条似行云流水,轻盈流畅,遒劲爽利,称为“铁线描”,与师承他的南朝陆探微,粱代张僧繇,并称“六朝三杰”。

顾恺之字长康,又字虎头,今江苏无锡人,很有天赋,少年就成名。相传顾恺之二十岁时,高僧慧力在建康募捐修建瓦棺寺。为了帮助慧力筹集捐款,顾恺之便在寺内白壁上画了一幅维摩诘像,这幅画像神采焕发,宛如真人,轰动一时,观者赞赏不绝,施钱很快超过100万,谢安非常器重他,以为“有苍生以来”,末尝见之”。

顾恺之多才多艺,工诗赋,书法,尤擅绘画,冠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他的画多是人物肖像及神仙、佛缘、禽兽、山水”等。

顾恺之创作丰富,传世的作品有文献可考者60余件,现存代表作《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等,皆为后代摹本。

《洛神赋图》取材于魏陈思王曹植(字子健)的名篇《洛神赋》。曹子建在《洛神赋》中以神话故事曲折表达了自己失去爱情的痛苦,反映曹氏家庭矛盾的尖锐,同时也反映出礼教束缚给男女双方带来的精神上的悲苦,题材很有意义。顾恺之利用绘画手段再现了文学原作的主题,生动感人。画卷从曹子建和他的随从在洛水看到洛神起,到洛神离去为止,全卷交织着欢乐,哀怨,怅惘的感情。作品构思巧妙,表达人物内心活动十分细腻。正如他自己曾说的,达到了“悟通神化”的地步。

而《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文学家张虎华所撰《女史箴》一文而作的长卷。相传,此文是讽喻当时的贾皇后而写的。《女史箴国》原作12段,现存9段。第4段绘有两名妇女对镜梳妆,另一女人对镜端详,画的右面有几行字大意是告诫妇女德行的修养比容貌的修饰更重要。画中线条非常纤细,如春蚕吐丝。这些画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思想上来看,在现代也有着深远的启迪和教育作用。

品画就如品人,画中的神韵就是人的精神气质。一代《画圣》带给我们不仅是一种艺术上享受,更是对美好和正义的追求与向往,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这种正直扬善的精神气质。

2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