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一儿童泳池宁可空置也不向儿童开放,究竟是何道理?

看我说体育 2024-10-21 01:46:47

静安体育中心游泳馆的儿童池,本应是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天堂,却大门紧闭,空置在那里,这不禁让人感到惋惜和疑惑。一个公共场馆,为何宁可资源闲置,也不向公众开放?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包先生,一位普通的上海市民,也是静安体育中心游泳馆的常客。他习惯于带着孩子在儿童池里享受亲子时光,一场突如其来的“驱逐”打破了这份宁静。暑假过后,儿童池被围栏隔开,禁止公众进入。即使池内空无一人,包先生的孩子依然被救生员阻止进入。这让他感到愤怒和不解:既然没有培训活动,为何不能开放?公共资源为何成了摆设?

▶儿童池的“尴尬”处境:包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静安体育中心游泳馆的儿童池,水深0.8米,长约12米,宽约6米,相比标准泳道,更适合低龄儿童。暑假期间,儿童池在晚上7点半到8点半对外开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暑假一结束,它便被“锁”了起来,只对培训机构开放。讽刺的是,即使是对培训机构,儿童池的利用率也极低。入驻的“春茧”游泳培训机构,主要在标准泳道进行培训,儿童池几乎成了“空置的摆设”。这不禁让人质疑: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究竟在哪里?

▶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静安体育中心游泳馆并非公立机构,而是由第三方机构承包运营。这种商业化运营模式,使得儿童池的开放成为一个商业决策,而非公共服务。承包方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将儿童池的开放时间限制在暑假期间,其余时间则用于创收更高的培训项目。这无疑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也引发了人们对公共资源商业化运营的思考:如何在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保障公共资源的公平使用?

▶安全考量还是推诿之词?面对公众的质疑,静安体育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是“安全考量”。这种解释难以令人信服。如果真的出于安全考虑,为何暑假期间可以开放?为何在没有培训活动的情况下依然禁止公众进入?这更像是为了维护商业利益而找的借口。真正的安全考量,应该是加强管理,完善安全措施,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关闭。

包先生的遭遇,折射出公共资源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方面,公共资源的商业化运营,为场馆的维护和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但也可能导致公共利益的受损。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的缺位,也使得承包方可以随意处置公共资源,忽视公众的需求。

值得庆幸的是,在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呼吁下,静安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已经介入此事,并承诺将督促游泳馆开放儿童池。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公共资源姓“公”,它的使用应该以公众利益为先。我们期待着,静安体育中心游泳馆的儿童池能够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的源泉,也期待着更多公共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真正服务于民。

您认为公共资源的商业化运营应该如何平衡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您对这一事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0 阅读:0

看我说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