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穷过一次,你就会醒悟:不要太天真,父母的爱也有利益

是成小羽呀 2024-09-12 15:25:00

作者丨小稚

你发现没有,很多人究其一生,都在追逐绝对纯粹的爱。

在所有关系里去追逐。

但越是追逐,可能越是感到失望。

前段时间,我认识一个男生,他今年一直在相亲,但始终没有遇到合适的人,结果具体一聊,是因为他在相亲的时候,把自己的条件故意说得差了很多。

我问他目的是什么?

他说:我害怕自己说了真实的情况后,女生爱的是我的钱,而不是我这个人。

我瞬间明白他相亲一再失败的原因。他把自己的条件降低,但是要求可没往下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原本按照他的综合条件,配得上7分的女生,但是他把自己的条件说成5分,看上的却还是7分的女生。

这种巨大的现实落差,注定他的相亲之路不会顺利。

他自己的爱其实也有条件,就比如他要求女生年纪比他小,要重本以上学历,要好看,脾气要好,要有稳定工作,身高要165以上,但他奢求对方无条件爱他。

这很矛盾。

他这种思维的背后,反应的底层逻辑有两点:第一,他对自己不够自信。第二,他的内心其实是缺爱的。

我长大以后才发现,内心缺爱,是很多成年人的通病。

因为我们多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没有遇到过被坚定的选择,无条件的爱,这种潜意识的期待最容易被带到恋爱中,希望对方能够给予自己这份纯粹的爱。

女生也是一样的道理。

可能从小到大,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都会一再告诉我们: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他们也是唯一可以无条件爱你的人。

但我还是要说,这种深刻的来自父母的爱,肯定有人能遇到,并且长大以后,这份爱会成为一份很珍贵的财富,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父母成为内心的力量。

但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甚至说句扎心的话,多数人都遇不到。

因为父母只是普通人而已。

作为普通人,他们本身就无法避开人性的一些弊端。

比如,人性的本能就是追逐利益。

只是父母的爱,在很多时候也显得很真实,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同样不是假的,付出更是实打实的存在,于是有人把这称为:来自原生家庭的充满钝感力的爱。

这份爱似乎刚刚好,虽不至于成为孩子的力量,但也让他们能在某些时刻获得感动,从而产生维系这段关系的心境。

而有的人年轻的时候会内耗,就是源于他们高估了父母的爱,结果发现事实不是这样,就感到无法接受,感到崩溃,感到天都塌了。

真的也没必要。

如果你已经在心里设置了标准答案,肯定会受其反噬。

正确的态度是:客观看待父母的爱,不要过分高估,但也不能一味否定。好的东西你接受就行,不好的东西自己学会排解,内耗起不到任何作用。

我的一个同学,大学毕业以后就开始创业,当时赚了不少钱,但后来由于操作不当,瞬间亏回去,并且还欠了很多钱。

当他穷过一次以后,就开始醒悟:不要太天真,父母的爱也有利益。

他说:我以前挣钱的时候,在家里父母对我特别好,特别尊重我,我不管在家里待多长时间,都跟父母其乐融融。后来我欠钱在家的时候,就没有这个待遇了,他们不但对我的态度没那么好,父母也经常吵架。我在家待了一个月以后,就赶紧出去了,宁愿一个人租着十几平的旧房子,也想求得一个内心的宁静。

他说:原来人在穷的时候,家并不是避风港啊。

我另外一个女同学,前些年在家备考,差不多一年还没考上,她说:我在家每天活得战战兢兢,稍微不注意就要被骂。当然不至于把话说得多难听,但我实实在在看了我妈的脸色。

后来,她考上以后,她妈对她的态度,瞬间就变了。

她早上也敢正大光明睡懒觉了,她的妈妈还会给她把饭留好,让她爸爸说话声音小一点,她还在睡觉。而原来在家备考的时候,她每天早上都起来做饭,就是想着要给父母留一个好的印象。

但是,你要说他们的父母不爱他们吗?

肯定不是的。

他们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

只是,第一,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都不同,考虑的东西也不一样。

第二,事实上,任何关系里,多数人的爱都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并不是某个单一的元素,因此我们在看待爱这个字眼的时候,本身就要抱着相对客观的心态。

第三,无法否认的是,爱跟利益可以是统一的,父母的爱很多时候也有相应的条件。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如果你告诉父母,你以后不给他们养老,接下来父母肯定也会防备你,给自己留后路。

这其实都是人之常情。

因此,向内求才是人生真正的答案。

人这一辈子,不要奢求任何人无条件爱你,除了你自己。不管面对谁,一旦你有了期待,那么就必然会有相应的失望,而他人再是亲密的关系,都不可能真的绝对把你一直放在心上。

好好爱自己,充实内心的力量,然后学着去主动给予爱。

其实,这样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的强大。

-END-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是成小羽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