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档去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是《第十二条》,第二部电影是《飞驰人生2》,第三部电影就是《热辣滚烫》。写影评时,先写《热辣滚烫》。《热辣滚烫》在营销上是非常成功的,目前,票房高居2024年春节档票房榜榜首,而且热度极高,讨论度也非常高,2024年春节档最终票房冠军不出意外就是它了,而且极有可能也是2024年全年票房冠军。
小编看电影不怕剧透,相反,小编非常偏爱剧透,觉得值得看,就会去看,然后找不同,找自己认为的优缺点。在看《热辣滚烫》之前,我已把《百元之恋》完整地看了两遍。看后感觉《百元之恋》是一部接近封神的作品,《热辣滚烫》充其量就是一碗心灵鸡汤。所谓心灵鸡汤就是喝着味道很好,但真正的营养价值并不高。
《热辣滚烫》海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下面,小编分析一下《百元之恋》为什么接近封神,而《热辣滚烫》充其量就是一碗心灵鸡汤。想到哪,说到哪,可能比较零乱。
男一是不是渣男?男一是不是渣男,是判断看没看懂电影《百元之恋》的标准。贾玲的《热辣滚烫》里的男一就是渣男,不用判断,因为《热辣滚烫》故意把男一黑化了。他随地大小便,他还收受黑钱打假拳,事业上毫无进取心,拉不到一个会员办卡。
很多人说电影《百元之恋》中的男一也是渣男,不少女权主义者还说《热辣滚烫》里女一最后没跟男一走,是电影《热辣滚烫》里最成功的地方。言外之意,就是《百元之恋》里女一最后还是跟男一走了,是电影最大的败笔之一。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是没完全Get到电影《百元之恋》的灵魂。
电影《百元之恋》里的男一其实是和女一完全一模一样的人,人生经历也完全一模一样。
女一心地善良,男一同样心地善良,一些细节可以表现出来。比如女一在百元店买完东西后会习惯性地捐出100元硬币,男一同样有这个习惯。再比如,男一其实早已知道女一经常关注在拳击馆里打拳的自己,女一两次给男一送男一在百元店忘拿的香蕉,男一就邀请女一第二天一起玩(逛动物园),也说明男一内心善良,懂得感恩。
女一被生活强*了32年,男一同样被生活强*了37年。
女一在百元店里做收银员,业余时间打拳以发泄因生活中的种种不顺而带来的心中的郁闷,男一原在加油站工作,业余时间打拳同样也是发泄因生活中的种种不顺而带来的心中的郁闷。
女一人生第一场也是最后一场拳击比赛,渴望胜利,男一同样是人生最后一场拳击比赛,渴望胜利,还送给女一两张他自己的拳击比赛的门票。但最后他们俩的比赛都输了,而且都输的很惨。男一输了,继续沉沦,生活没有本质变化,女一输了,生活同样不会有明显地变化。
电影《百元之恋》并没有黑化男一,但贾玲的《热辣滚烫》里却把男一彻底黑化了,把原作的魂给丢了。《百元之恋》里的男一除了因被生活强*了37年而显得颓废,其它并没有什么不良缺点,相反他也是心地善良,贾玲的《热辣滚烫》里男一彻底被黑化,而且是人品不行,喜欢随地大小便,不讲社会公德;收受黑钱打假拳,没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工作消极毫无进取心,拉不到一个会员办卡。
《百元之恋》里的男一打拳的目的和女一样,非常明确,发泄因生活中的种种不顺而带来的心中的郁闷,并且渴望一场胜利,而且还送女一两张他的拳击比赛的门票。《热辣滚烫》里的男一练拳的目的根本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练拳,他只是把打拳当成谋生的手段,而且作为谋生手段,他又做的非常非常失败,拉不到一个学员办卡。
电影《百元之恋》中女一问男一为什么离她而去,男一给女一的答案是他不喜欢拼命努力的人。如果观影者认为男一说的就是男一心里真实的想法那就是完全没看懂电影里想要表达的意思。电影里男一的回答其实体现的是高超的说话艺术,能把对女一的伤害降到最低,还肯定了女一。电影里的意思并不是要说男一不思进取,而是男一认为自己的今天就是女一的明天,他也曾经和女一一样,渴望一场胜利,但最终却输的很惨,打拳根本改变不了什么,生活该怎样就怎样。他离开女一也并不是渣男的表现,而是他不喜欢看到两个人一起颓废,而且女一天天练的拳击正是男一无法面对的伤痛。
电影中有一组对比镜头视觉效果很强烈,先是女一隔着玻璃窗看男一练拳,后来是男一隔着玻璃窗看女一练拳,男一看到了不再颓废的女一,所以女一的拳击比赛,男一来了,女一的比赛结束后,男一主动等女一,女一最终收获了爱情。整个电影里,不仅仅是女一变了,男一也变了。贾玲的《热辣滚烫》完全看不出这层意思,有也是极其尴尬,因为贾玲的《热辣滚烫》把男一彻底黑化了。
《百元之恋》海报
女一练拳的动机不一样,比赛结束后的自我感觉也完全不一样电影《百元之恋》里女一练拳的目的是发泄因生活中的种种不顺而带来的心中的郁闷,她参赛的目的是喜欢拳击比赛结束后那种比赛双方互拍肩膀的感觉,他喜欢比赛的过程,并且非常渴望胜利。但比赛把她的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给彻底打了出来,女一非常明确自己赢不了比赛,他参加比赛并不是真的期望结果就会赢,而是享受比赛,渴望胜利(我说的是不是很矛盾啊)。比赛结束后,女一哭的唏哩哗啦,感叹要获得胜利怎么这么难?哪怕赢一次也好啊。结局就是生活,一个32岁的女人,已到拳击选手退役年龄,练了几个月拳就想打赢更年轻的职业选手,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现实生活中,不是你想赢就能赢,“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这句话只适合鼓励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并不适合成年人。
贾玲的《热辣滚烫》里女一练拳的目的就是想获得胜利并证明自己。现实生活中,如果是抱着这个目的练拳,这电影没必要往下拍了,因为32岁且毫无拳击经验的女人练了几个月拳就想打赢更年轻的职业选手是天方夜谭。但贾玲的《热辣滚烫》却继续往下拍了,拍出来的电影就只会是一碗心灵鸡汤,喝着美味,实则没有营养。比赛结束后,女一也异常高兴,拳台上的惨败并不影响女一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走下拳台,因为她减肥100多斤成功,她还发了微信朋友圈,并说自己赢了。这是哪跟哪啊?是想说明结果不重要,过程更重要?拳击比赛输赢不重要,减肥成功才最重要?拳击输了,但体重降了,就是战胜了自我?如果这样想,可以不用打拳啊,电影中女一只要不暴饮暴食,她体重就上不去,贾玲只要不先暴饮暴食增肥,然后再减肥,也减不了100斤啊。
电影最后,两位女一的态度也能体现出两部电影的差别。电影《百元之恋》里,男一说,被打得跟猪头似的,女一哭的唏哩哗啦,感叹,很想赢,很想赢,赢怎么就这么难呢?哪怕赢一场也好啊。贾玲的《热辣滚烫》里,男一说“输了”,女一却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说“赢了”,比赛的结果是一边倒的被暴揍,电影里却说“赢了”,这不是心灵鸡汤是什么?真的是赢了自己?先无节制地暴饮暴食增肥40斤,再减肥100斤,电影赢得只是“电影的营销”,电影赢得只是票房。
关于练拳,原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翻拍时却被丢掉了,非常不合适,大多数观看原作的人也忽略了。电影《百元之恋》里,女一除了善良这个优点外,其实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喜欢玩游戏,而且是游戏高手,至少电影里女一能在电子游戏里暴揍妹妹的儿子。而且电影《百元之恋》里,女一和她妹妹的儿子一起玩的游戏就是搏击类游戏,为电影里女一后来喜欢拳击是做了充分的铺垫。游戏玩的好的人,反应其实都很快的,练起拳击来,上手快,反应快就很好理解了。当然,反应再快,也比不过更年轻的职业选手。
贾玲的《热辣滚烫》里的女一除了吃就是睡,干啥啥也不会,这种人能爱上拳击?练拳能练好也缺乏必要的铺垫,显得不自然,给人感觉就是武侠小说里主角拥有主角光环,能开挂。
另外,电影《百元之恋》里,女一在百元店里购物时,会习惯性地选一本杂志,说明女一除了吃和睡以外,还会看书。贾玲的《热辣滚烫》里的女一真的是除了吃就是睡,干啥啥不会,人设有问题。
女一最终收获并不完全一样电影《百元之恋》里:
1、女一体重明显降下来了。但电影的重点完全不在减肥上,体重的改变只是服务于电影中角色的转变。
2、女一精神状态完全变了。没练拳之前,女一是颓废,练拳之后,精气神全上来了,能够积极面对生活。这个从前后眼神的变化可以明显看的出来,以前,眼神是毫无生机,后来,眼神全是坚定。
3、收获了爱情。男一其实不是渣男,前文分析了。最后男一等女一,女一跟着男一走了,与电影的名字《百元之恋》完全一致。女一通过练拳,不仅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周边的人,男一最后回到了女一的身边就是例子。
电影《热辣滚烫》里:
1、女一体重明显降下来了。这是电影的重点,电影宣发的最大卖点也是贾玲减肥100多斤。
2、女一精神状态完全变了。没练拳之前,女一是情绪低落,练拳之后,精气神全上来了,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两个女一的演员演技上的最大差距就在这里,《百元之恋》里的女一满眼的颓废,《热辣滚烫》里的女一满眼的情绪低落,完全看不到颓废的样子,没有把女一真正的精神状态给演出来。《百元之恋》里,女一去离家门口不远的百元店都不愿走路,非得骑自行车,而且骑个自行车像一条蛆虫一样。离家出走时,一出门就能摔个狗啃屎。《热辣滚烫》里缺少这样精彩的细节。
电影《热辣滚烫》里,男一被完全黑化了,是一个渣男,女一不可能会收获这段爱情。电影如果要和原作那样演,票房估计直接会掉10亿元。在女权主义者眼里,一个励志的女一怎么能跟着渣男走?
电影主旨不完全一样电影《百元之恋》里一个最大的隐喻:人生最大的对手就是生活,我们常常被生活揍的鼻青脸肿,却又不得不和拳击比赛结束后那样不得不和生活拥抱并互拍肩膀表示互相和解。电影的主旨其实是告诉人们“生活以痛待我,我要报之以歌”。现实生活中,不是你想成功就能成功的,不管生活多么的艰难,都要积极面对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来人间走一趟而不留遗憾,快快乐乐地过一生。
电影《热辣滚烫》的主旨是“只要努力了,你就能成功”。拳击比赛你没赢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体重降下来了啊,你战胜了自己啊。
电影《百元之恋》才是真正的生活,电影《热辣滚烫》仅仅只是一碗美味的心灵鸡汤。
原作和翻拍作都是励志电影,这一点上讲,它们完全一致。
情节处理上、人物表演上《热辣滚烫》完败于《百元之恋》除了前面提到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还有很多细节都说明电影《热辣滚烫》完败于《百元之恋》。
1、电影《百元之恋》里的女一颓废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父母健在,他们能打理自家便当店,女一在家显得多余。女一除了心地善良,其实电子游戏也玩的非常好,而且是搏击类游戏,骨子里还是有一种不服输的欲望的,为她后面能练习拳击和打好拳击做足了铺垫。女一每次在百元店购物时,除了有随手捐100元硬币的习惯,还会习惯性地拿一本杂志,除了吃和睡以外,女一还会看书。
电影《热辣滚烫》里的女一除了吃就是睡,没有任何爱好,干啥啥不行,根本看不出她内心会有一种不服输的欲望。她后面能练习拳击和打好拳击就显得很不自然。女一颓废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自身,这种人要想改变其实很难。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是不是可救,就看能不能沟通,一个除了吃就是睡,没有任何爱好,干啥啥不行的人,其实是非常难沟通的。
2、电影《百元之恋》里女一离家出走的原因只是一时气不过。妹妹离婚带着儿子回娘家,脾气又是急性子,见不惯女一除了教自己儿子玩游戏以外(这会教坏自己儿子),天天无所事事,吵架避免不了。不仅被妹妹打了,母亲出于妹妹的实际情况考虑,也是在护着妹妹。女一气不过,想离家出走,然而身上又没钱,离家后立马又回家了,这时母亲不清楚实际情况,来了个神助攻,给了女一一笔钱,大概够女一在外面租一个月的房子,这样就不得不走了。女一的母亲也是一番好心,与其俩姊妹天天吵架,不如让姐姐出去一段时间,冷静冷静。姐姐单身,妹妹刚离婚,还带着个儿子,姐姐出去更合适。女一在以前经常逛的百元店里找了个收银员的工作,包两餐,女一算是真正的离家出走了。
电影《热辣滚烫》里的女一离家出走就显得很牵强,不说中日文化上的差异。就是实际上,打架占理的是女一。女一有一套外婆留下来的房子,妹妹因为女儿学区房的原因,要求女一把那套房子过户给妹妹,这是在求姐姐啊,两三句话下来,被女一言语刺激了的妹妹就发飙了,打了女一。你求我过户,态度不好不说,还打我,打完架,走人的还是我。这是什么道理?
3、表现女一心地善良时,电影《百元之恋》里,女一在百元店里买完东西后,会习惯性地捐出一个100元硬币;女一在百元店里当收银员时,不仅不听主管的话阻止前店员每天来拿即将过期的盒饭(便当),还会故意打开门方便前店员每天来拿即将过期的盒饭(便当);男一两次购买了香蕉后都忘记了把香蕉带走,女一都是亲自送到拳击馆里去;男一喝醉酒后雨中睡在垃圾堆里,女一会亲自撑伞遮雨,还把男一带回租住屋。。。。。。当然,对待男一的善良,也有喜欢男一的意思在里面。
表现女一心地善良时,电影《热辣滚烫》里,妹妹因为女儿读书的原因,要求女一把房子过户给自己,女一即使和妹妹打了一架,也还是同意并签字了,这里其实有亲情的一面,不完全是善良。给随地大小便的男一送遗忘在撒尿处的拳击手套,这个情节设计没问题。自己男友被闺蜜抢走了,还给闺蜜当伴娘,这不是善良,这是做人无原则,妹妹和女一吵架时就是用男友来刺激女一的,说明地球人都知道女一有男朋友。
经不住远房表妹的苦苦哀求,答应远房表妹上电视录节目,结果远房表妹恶意剪辑采访视频把女一给坑了,这是善良。但这个情节设计太狗血了,先不说他们俩是表姐妹关系,就是毫无关系的两个人,也不会做出这样出格的事情啊!恶意剪辑视频,虚假制造热点,这是把职业操守丢的一干二净啊!这是上电视啊,可不是在头条和抖音上虚构假故事搏流量这么简单,但凡是头脑正常一点的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都不会这么干,这是把人想像的多邪恶啊!没看过电影的人,可能还理解不了。简单说吧,就是姐姐说妹妹“有病吧”被恶意剪辑成女一说妈妈“有病吧”,姐姐骂妹妹“傻*”被恶意剪辑成女一骂妈妈“傻*”,但凡头脑稍微正常一点的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都不会这样剪辑啊,这是上电视啊,更何况他们俩还是表姐妹的关系。
有人可能会说,你把人们都想像的太好了,太单纯了。我想说的是,社会上不是没有坏人,但坏人不一定都蠢啊!远房表妹恶意剪辑采访视频就不怕当事人告到台里领导那里去吗?明显的恶意剪辑,一告一个准,这种毫无职业操守的行为一旦坐实,可不是能不能转正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得住工作的问题。女一不是一个人,还有父母,还有一个急性子的妹妹。你这样恶意诋毁,他们就一定不会告到台里领导那里去?这剧情太狗血了。
4、电影最后领队的安慰也能看出两部电影的差别。
比赛结束后,电影《百元之恋》里的领队说:“以后别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说,老娘也曾经很燃过,这会让人很不爽,不过,我很喜欢这场比赛”,言外之意是,比赛场上你虽然被暴揍了,被打成了猪头,输的很惨,但你表现出来的不服输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让人很钦佩。
比赛结束后,电影《热辣滚烫》里的领队(沙溢饰)说:“这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精彩的比赛”,这个安慰太操--蛋了,说的既外行,也没水平。一场完全一边倒的比赛,精彩在哪?那些势均力敌的比赛呢,作为一个领队,从没见过吗?女一还是有主角光环的,电影必须让女一打中一拳,不说实力上的差距,就是从电影里场上实际表现出来的情况看,女一根本打不中对手,哪怕是打中一拳也不会,精彩在哪?
5、原作中有一个情节,翻拍作因为过审的原因没敢拍,这是大环境的原因,很可惜。那句台词是整部电影的灵魂。
原作中,女一被强*时,嘴里只会喊“痛、痛、痛。。。。。。”,事后,女一报警,说被强*了,等到天明,警察也没来。你们俩宾馆开房,男的事后睡着了,你就用宾馆里的电话打给警察报警说被强*,把警察当猴耍吗?
这个情节也太像生活了,女一不是没反抗。宾馆外想走,得到的是男人一拳击中腹部。宾馆内床上想跑,得到的还是男人一拳击中腹部。被强*了,能做的就只剩下嘴里喊“痛、痛、痛。。。。。。”
很多人,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他们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生活。被生活强*了,他们还只能喊“痛、痛、痛。。。。。。”,乐观面对生活的人,被生活揍的鼻青脸肿后,还得和拳击比赛结束后一样,和生活抱在一起,互拍肩膀,表示与生活和解。
6、电影是无声胜有声的艺术,讲与不讲,两部电影选择不同。
电影要表达的东西,很多不能直接讲出来,能让人思考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但是,能一遍就看得懂的电影才是票房的保证,你要让人思考,你就没有票房,你要想有票房,就不能让人思考。千万不要高估国内观影者的电影鉴赏能力,国内观影者没人会承认自己看不懂,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劣根性,看不懂的话就要在自媒体上骂人,以彰显自己看懂了(是不是说我自己啊?)。
显然,《热辣滚烫》为了迎合观众,为了票房,选择了后者。很多电影要表达的东西,原作都没直接讲出来,翻拍作却都直接讲了出来。还有过度宣传减肥,抓不住核心,本末倒置。把男一彻底黑化,迎合观影者,丢了灵魂等等。
7、翻拍作品中,有一个女一跳楼寻死的情节,不但没死,而且一点伤都没留下来,这又是一个狗血的情节,把小品中那一套又带到电影中来了,小品是夸张的艺术,电影不是 。原作中完全没有自杀的情节。
一个人走到了自杀这一步,一定是充满了绝望,没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电影《第十二条》里的郝秀萍就是这种情况。但电影《热辣滚烫》里的女一一定不会,这种人心理强大的很,都颓废了十五年,什么样的打击没碰到过?什么样的闲言恶语没听到过?他们心理强大的很,要自杀,他们早自杀了。如有不信可以问心理学专家,看他们会不会相信女一会跳楼。而且,真是抱定了一死的决心,谁跳楼会找一个摔不死的地方跳啊,只有狗血的电影和电视剧里才会找。
8、离家出走前的那次吵架,原作自然、合理的多,翻拍就免强的多。
原作中,吃饭前,母亲苦口婆心地劝女一去看牙医。一个32岁的女人,天天抽烟喝酒吃零食,不运动,有运动也是去百元店买东西和打游戏,有口腔问题很正常。女一回答是都去了大半年了,还是这样,不去了。妹妹听到这话来气了,说,你多大了,还要母亲哄你去看牙医?再说,看牙医的钱还是母亲出,你都不去?你这种人就是父母死了,都要藏尸,冒领退休金。这话说的太过了,但符合妹妹的性格和当时的心情,妹妹刚因看见女一教自己儿子玩游戏而生气。但妹妹的话大大伤害了女一的自尊心,女一当场就摔东西本表示愤怒。矛盾就激化了,她们俩打了起来。
翻拍作中,就狗血多。吃饭前,母亲劝女一在过户书上签字,好把女一名下的房子(去世的姥姥留给女一的)过户给妹妹,因为妹妹的女儿要上学,需要这套学区房。母亲说,你妹离婚了,一个人过,还带着个女儿,不容易,男方什么也没给女方。女一情商也不高,就说,这还不是怨她自己吗?婚内出轨,生个小孩还不是男方的,男方会管小孩才怪呢!妹妹一听就火了,我婚内出轨是因为我有魅力,你这种除了吃就是睡的人,能守的住男友不跑才怪,这话说的,恰恰揭了女一的伤疤,因为女一的男友刚刚和闺蜜跑了,并和她说下个月结婚。互相揭底一个比一个厉害。矛盾就激化了,她们俩打了起来。这都什么狗血剧情啊?婚外恋,私生子、男友被闺蜜绿了的都来了。
何况,妹妹是在求着姐姐过户的,房子这么大的事,姿态就不能放低一点吗?现实生活中,脾气再暴躁,也忍的住吧,拿人家手短啊,何况还是言语上的数落,数落的还是实情。
翻拍作中还有很多细节不自然,再找出十个八个的都没问题,不说了。
另外,翻拍作中很多搞笑都很低俗,什么好man啊,撒尿,别人约你出去,一是想睡你,二是要你办卡,像你我这样的,被约出去就是办卡等等。
《百元之恋》香港海报
电影最成功的地方电影《百元之恋》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女一收获了爱情,最后跟男一走了。前面分析了,男一其实是和女一一样的人,人生经历也一样,拳击改变了女一,也改变了男一,男一并不是一个渣男。《百元之恋》里的“百元”原指的是日元里的100元硬币,相当于人民币5-6元左右。电影里,女一自嘲自己只值100元,这电影其实也是一部爱情片,和片名一致,内核是社会底层人物的励志故事,不是心灵鸡汤,但胜于心灵鸡汤。
电影《热辣滚烫》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女一远离了男一。因为电影《热辣滚烫》里把男一彻底黑化了,女一如果跟男一走了,就是跟渣男走了,女权主义者是坚决不答应的。最后男一等女一时,他们之间的对话明确表明了,女一果断地拒绝了男一。
没有了爱情,《热辣滚烫》里的女一在电影里能收获什么呢?当然只剩下战胜自己并减肥成功了。
如果电影《热辣滚烫》里,女一最后跟男一走了,它的票房最少会掉10个亿。
如果电影《热辣滚烫》里,女一不先增肥40斤,再减肥100斤,不重点宣传她减肥成功的励志故事,它的票房最少会再少10个亿。
你说贾玲没完全Get到原作的灵魂吧,也不对,贾玲是彻彻底底地摸清了中国的电影观众。原作豆瓣评分只有8.3分,这分数很高,但根本不能封神。要封神,至少得9分以上。小编个人估计女一最后跟男一走了这个情节让电影的豆瓣评分至少少了0.5分。千万不要高估了中国的电影观众电影鉴赏能力,很多人看原作,就是把男一看成了渣男,一个励志女怎么能跟着渣男走了呢?
其它如果你喜欢一碗美味的心灵鸡汤,电影《热辣滚烫》可以看一看。但是贾玲的女一和雷佳音的男一都比较失败,张小斐这个妹妹还不错,马丽和魏翔纯粹就是来搞笑的,沙溢最后一句台词说的很没水平,其它没什么问题,许君聪因为尺度的问题,不敢和原作那样拍。杨紫的表妹很失败。
《热辣滚烫》海报
声明: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