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山水笔墨技法变来变去,很难有太大的突破。比如用笔,无外乎中锋、侧锋、逆锋,笔尖用完了,还可以用笔肚。再说皴法吧,常见的皴法就那几种,披麻皴、卷云皴、斧劈皴、雨点皴,大不了几种皴法一块运用。长久如此不仅画家失去了热情,看画的人也觉得不够别致。再说墨色变化,很多人都知道墨分五色。实际上,想要表现出这种效果,既需要高超的技巧也需要名贵的宣纸才行。
一条路走不通了,那就换一条路走。到了明末清初随着文人画的兴盛,师造化又成了画家们的共识。画家希望简化复杂的笔墨技巧、简化繁复的构图样式,用对比方法让山水画呈现出新面貌。对比的目的是形成主次关系,突出画中的主体部分。这几幅画是清初画家沈颢的作品,他通过强调主次关系,画出了生动鲜活的韵味。
沈颢 山水册
峭壁红树,文人站在树下远眺。很明显,沈颢的作品带有实景写生特点,采用相对少见的折带皴勾画山石。随着视线提高,山石结构从横向变成了纵向。这种突然的转化打破了人们对山水画的固有认知。从这幅画就能看出,沈颢的注意力没有放在笔墨上。他想要尝试边角构图的更多可能性。
画面左侧为虚,右侧为实。这种相对平均的划分方法,原本是创作中的大忌。幸好沈颢在前景画了一棵红树和一棵枯树。枯树的枝杈延伸到悬崖之外,突出山势雄奇险峻。这样的构图让人印象深刻,增强画面主体部分让视线集中在红树附近折带皴勾画的山石。
沈颢 山水册
虚实对比,运用的时候讲究灵活变化。这幅画名为《翠壁迎秋》,前景依然是边角构图,中景为全景构图。沈颢故意用留白的手法混淆了近景和中景的层次,甚至前景山石与中景山石竟然有了相互融合的感觉。这么奇怪的山水画,从笔墨构图上看很难成立。
换一个角度想,沈颢想要画出透视效果,却没有掌握透视的方法。他本意是画一道环形崖壁延伸到远方,但他不懂视平线的重要性。先有视平线才能有透视感,为了进行弥补,他在中景部分画了两山对峙,还增加了烟云雾气,让人忽视画中空间的错乱。
沈颢 山水册
上面两幅山水画对比之后就会发现,像他这样喜欢在构图上求突破的画家,确立画面主体部分有多么重要了。包括这幅《雪山访道》,为了突出雪山的主体地位,沈颢在背景处采用烘染法。经过淡墨渲染,雪山显得更加立体。为了让主体部分还有点睛之笔,沈颢又画了一个红衣人物。
沈颢既要表现画中主次,还喜欢用对称手法进行构图。主次和对称原本是矛盾的,在尝试之下竟然有了融合统一的可能。从他的作品就能看出,如果他有机会接触一些新方法、新思想,会有更大的成就。
沈颢 山水册
沈颢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理论专家。他写一篇《画麈》讲述创作心得,其中有一个章节叫“位置”。他说,画少丘壑,习得搬前换后法耳。从这句话就能看出来,他对位置经营、主次关系有多么重视了。
对平台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