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引进首位海外文科教授。
近日,西湖大学官宣,校长施一公和副校长许田邀请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系长聘副教授来国龙加入西湖大学,主要工作是“给本科生上课”。西湖大学官微发文称,“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西湖大学以理工见长,却始终对人文教育充满敬畏。”全文如下:
这是一个令人有点困惑的标题,但没有错。
在校长施一公和主管教务的“田”(副校长许田)慎重考虑后,他们决定邀请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系长聘副教授来国龙加入西湖,主要工作是“给本科生上课”。
于是,本学期西湖本科生的课表上,出现了两门新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全球艺术史和语言学。与之相应,讲台上也出现了一张新面孔:戴着黑框眼镜、拥有一头浓密卷发、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为大家讲授语言学与艺术史。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西湖大学以理工见长,却始终对人文教育充满敬畏。
过去三十年来,来国龙专注于中国古代艺术、商周考古、古文字、上古音、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研究,长于用不同的新视角来看待我们古老的文明,以“研究”书写和推介东方文明。
接下来,这位横贯东西的学者,将把他的国际视野和人文学识带到西湖,带到西湖本科生面前。
学者与侦探
"It has long been an axiom of mine that the little things are infinitely the most important."
名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在《身份案》里,和他的助手华生在对话中有过这么一句发言,大意是:细节出真章。当然,这实际上是落笔的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的态度。
来国龙非常喜欢这句话,并把它引用在了一篇关于马王堆帛画的论文的开篇。“细小的东西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在他眼里,福尔摩斯与他,一侦探一学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本质却是相近的。
“侦探破案,会观察对方的一言一行,探寻人心与动机。那么同理可得,想要了解古人,也是一样——无非是先人已逝,我们需要考察的是历史留下的‘言与行’”。来国龙说。知其言,要批判性地阅读流传下来的文献;晓其行,则要仔细考究留下来的遗迹、遗物。
在茫茫历史长河中,像侦探一样循着“蛛丝马迹”去走近古人,走近古文明,正是来国龙数十年以来专注的事。他通过文字、实物、艺术品,来研究古代思想文化,商、周、秦、汉的古文字、古书及古物,还有这个领域的学术史,也是他的研究对象。
站在当代,研究过去,是考古学家的共性;而从普遍的人类学的角度,回望东方文明,是来国龙更注重的视角。
从北京大学考古系硕士毕业后,他在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工作了一年,尔后只身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艺术史博士,又辗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然后停步于佛罗里达大学,任教二十年。从助理教授到长聘副教授,他的研究兴趣未曾变过——以国际通用的学术语言为媒,在西方学界,向世界“还原”与讲述着古老中国文明的故事。
比如一件战国时期楚国墓葬中的器物,一直被“误读”被认为是“镇墓兽”,作保护墓葬之用,但来国龙通过细密的考证后发现,这更有可能是楚国贵族为求多子多福、氏族繁衍的生殖崇拜中“求子之神”的神位。以这一图像为封面的来国龙的代表著作,也获得了美国考古学会(SAA)2016年最佳学术著作提名奖。
除了“误读”的器物,也有“误置”的文物。那篇引用了福尔摩斯名言的论文,正指向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太一祝图》的拼接错误。来国龙告诉我们,二千年前的帛画,被发掘出来的时候一般都是残片状,需要人为拼接复原成原本的样貌。“所以怎么拼接就很重要。我做了一个工作,就是(论证)其中一小块残片,应当由右下角挪到左上角去。看起来是很小的事情,但涉及到对这幅帛图的性质的重新认定,所以我才说我们的研究工作很像做侦探。”他边比划边解释道。
历史与国际
纵使已经在这片研究疆域已“驻扎”数十年,谈及这些揭开谜底的故事,来国龙的脸上自然流露出了兴奋感。古物在他眼中如此熠熠发光,因此一旦有合适的机会,背起行囊他就会奔赴与它们“面对面”的旅程。就在夏天办理西湖大学入职手续的间歇时期,他按捺不住性子,跟随北大求学时期的老师李零先生和北大人文研究院的其他老师一起,跑去陕北来了趟“说走就走”的考察,采访、调查、看遗址。
2023年6月,来国龙与北大李零先生及文研院驻访学者在陕北考察
而在他的人生中,历史的灯塔也自始至终若隐若现,对他发出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召唤。它躲在儿时读过的书里——这位长成于萧山湘湖的少年,借了好朋友爸爸的借书证,就此徜徉在图书馆课外书的海洋;它栖息在西湖湖畔——中学的周末,他时常独自乘坐15路公共汽车,穿过当时唯一的跨江大桥钱江一桥抵达景区,到南山路柳浪闻莺、孤山西泠印社、湖滨杭州书画社闲逛,买书、刻章;它也隐匿在大学的课堂中——这位同学的身影,在哲学、历史、考古、文献等不同专业的教室里循兴趣穿梭。
其实,这位人文学、艺术史家,最初是个法学院国际法专业的学生。“当时刚刚改革开放,所有带‘国际’的专业都很热门;那时候,吉林大学法学院在全国也非常活跃。”来国龙回忆说。入学后,他发现自己喜欢法律中的逻辑思辩,但对实际操作避之不及。于是,当同学们毕业后纷纷走向“公检法”实习时,他找了个借口,“躲进”了吉林省图书馆,跟随当时在吉林大学任教的古文字学家何琳仪先生学习古文字,之后前往北大考古系读硕士。兜兜转转,曾因“国际”理想放下了历史爱好的来国龙,最后回到了历史研究领域。
但来国龙未曾料到,作为一个对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感兴趣的人,他会成为一个长期身处大洋彼岸的美国高校的学者,并最终还是做着连通国际的事情。
2015年,任职于佛罗里达大学的来国龙,与同事一起组织了一场以“揭开帝国与殖民考古的意识形态面纱”为题的学术会议,邀请了领域内较为突出的三十多位学者。在这场会议中,来国龙将长期边缘、甚至是被忽视的东亚考古学史,呈现在了侧重西方考古学史的众人面前。当然,这场会议只是来国龙几十年学术交流工作的一个缩影。
终究,东方与西方合璧,才是人类文明更完整的图景。这也是来国龙这样研究东方、研究中国的学者,需要身处海外学术圈与群体,积极参与发起议题的意义。
课堂与研究
但来国龙注定是要回来的,“我的研究材料在中国”。
在佛罗里达大学,来国龙带着大洋彼岸的美国学生了解中国、东亚及更大范围的亚洲文明;而在西湖,他一方面将继续讲授该领域,另一方面,也将引入西方的材料、西方的研究,给中国学生一个立体化的视角。
这学期,他带来的两门选修课程:全球艺术史、语言学。前者,是一个宏观视野的课程,涉及到各类文明的艺术史,侧重比较东西方的理念、强调艺术史思维的变化。后者,除了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方法,也会从西方研究汉语的视角,对比汉语与欧洲语言的不同,让学生们突破自身文化的“茧房”,努力了解别人是如何看待中国语言与文字的,从而加深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认识。
接下来,来国龙还计划开设文字与文明、文化遗产、考古学史、文字破译、艺术与科技等课程。较之纯粹身处东方看东方,这无疑将增加一层更完整、更绵密的思辨。
同时,这位长期身处国际化教育环境的教授,也将在教学中注重国际通行的人文教育理念。与刻板印象中“死记硬背”的文科课堂完全不同,并不期待学生们费力记住“硬知识”,而是关注培养同学们用英语阅读、思考、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也看重养成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他的课堂将没有考试,只有阅读、讨论与论文写作。
这正如他看待自己的研究的态度:知识是黄金,但是知识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和思辨能力,更重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课题无止境、研究也是做不完的。比起揭开古文明、古文字一个个的谜底,他更感兴趣、更在意的是从事与方法论有关的课题。“相对于硬科学,我们人文学科的研究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多的变量,因此我们在研究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尝试新理论、新方法。好的研究可能是给大家提供新的思路,你可以通过我这套新方法,去更好地分析你的材料。人文学科的研究,看似无用,其实在开启人们的思路上,可以有大用。用新方法,找到新成果,这是最令人兴奋的。这就像结构生物学家在解结构,当遇到做不出来的结构,也会需要新思路、新方法。”
来国龙的研究之旅也将在西湖进行下去。他将组建一个人文学的实验室,名为“艺术与考古-历史语言研究室“(Art and Archaeology & Historical Linguistics)。“一方面,我会延续原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艺术史、上古音和古文字研究。另一方面,会开启一个新课题:中国近百年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这其中,会探讨文化遗产、人文环境、山河景观、自然景观的变迁;这个主题也涉及到我们是如何看待这些文物的,这方面的观念变迁;同时,也与我以前学习的法律、考古学史、艺术史、收藏史等议题相关。”
说到底,人类学考古学在研究什么呢?来国龙引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著名的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的话:人之所以为人。
来国龙简历
来国龙,浙江杭州(萧山)人。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获国际法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获商周考古与古文字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1995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艺术史系,2002年获艺术史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美国盖蒂保护所(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实习,参加中、美、澳合作项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英译与研究工作(1999-2000),又在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讲授中国考古学与文化遗产课程一年(2000-2001)。
博士毕业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两年博士后(2002-2004),研究课题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与现代化,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艺术与考古学系教授中国考古与艺术史。2004年加入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职)。曾获美国国家史密森学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博士前研究奖学金(2001-2002),梅隆基金会博士后奖学金(2002-2004),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奖学金(2005-2006),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ACLS)鲁斯基金奖学金(2010-2011),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历史学部成员(2014-2015),盖蒂研究所(Getty Research Institute)访问学人(2018-2019),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人文研究院(IKGF)访问学人(2020-2021)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艺术史、古文字与商周考古、出土简帛与上古音、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文物收藏史等。
中国应该聘请优秀人才,用高薪去吸引人才,用人才创造先进科技和文化历史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