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通知存款,卒于2024年

邓行 2024-05-19 08:32:24

在银行业的转型浪潮中,一项备受瞩目的产品——智能通知存款,在经历了短暂而璀璨的生涯后,于2024年迎来了终结。

继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之后,招商银行也于近日官宣,将终止智能通知存款业务,标志着这一创新存款产品的时代正式落幕。

一、智能通知存款的前世今生

银行的存款存款产品主要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活期存款流动性强但利率较低,而定期存款则能提供较高的利率但流动性较差。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银行开始探索介于两者之间的存款产品。于是,通知存款应运而生。

通知存款是一种较为灵活的存款方式,客户在存款时不需要预设存期,但取款时需要提前通知银行。这种存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存款的流动性,同时也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利率。

那什么是智能通知存款呢?其实就是通知存款的变种而已。

普通的通知存款需要客户事先指定“一天通知存款”或者“七天通知存款”,如果客户选择“一天通知存款”,存款时间超过七天,收益就只能按照“一天通知存款”计算;如果客户选择选定“七天通知存款”,存款时间不足七天就拿出,只能得到活期利息。所以,普通的通知存款会有收益“损失”的情况发生。

智能通知存款就不一样了。它可以靠档计息,只需要存满七天,就按照“七天通知存款”利率计息。

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利息=MAX(金额、期限、利率)。

说白了,这个产品会根据客户存款金额和期限,自动计算利息最大化。

不同的银行,产品会有一些小变化,比如自动理财(参照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利息自动转存,利息转存,起存金额等。

但不管怎么样,万变不离其宗。就是银行根据自身的产品,依据客户存款金额和期限,自动计算利息最大化。

因此,智能通知存款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客户无需手动设置存款期限,系统会自动根据客户的资金情况和市场利率变化进行智能调整。同时,智能通知存款的利率通常高于活期存款,且支持随时支取,满足了客户对高流动性和高收益性的需求。

2009年,兴业银行率先推出了智能存款的初级形式,允许客户无需预设存期,系统根据存款时长智能选择最佳存期类型。

后来,随着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崛起,传统银行存款产品面临压力,随后催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存款,该产品兼具活期存款的高流动性和定期存款的高收益性。

2017至2018年,智能通知存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有的银行50元即可起存,最高利率甚至可以超过年化利率4%,对于提前支取的金额也没有进行过多限制。

直到2018年末央行开始多次对于开办智能存款业务的民营银行展开窗口指导,才出现后近年来的智能存款业务出现了最低购买金额、利率上限、不同档位不同利率等多方面进行限制。

根据监管部门去年5月下发的通知,自2023年5月15日起,各银行控制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加点上限。其中,国有大行、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点上限分别为10BP、20BP。同时,停办不需要客户操作、智能自动滚存的通知存款,存量自然到期。

而随着一年过渡期即将结束,近期已有多家银行陆续宣布将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

如5月13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自5月15日起存量智能通知存款产品到期“不续”;5月10日,交通银行宣布,自5月15日起将终止双利存款(普通版/超享版)业务。5月15日,招商银行也官宣,将终止智能通知存款业务。

此外,还有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厦门银行、广发银行等,均已公告智能通知存款相关业务即将终止。

二、金融创新不会停

智能通知存款推出的背景是当时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异军突起,其高流动性和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传统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揽储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银行不得不寻求创新,推出更为灵活、便捷的存款产品以吸引客户。

然而,现在的市场环境的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自从2022年9月,国有大行率先调降存款挂牌利率开始,银行拉开了存款降息的序幕。在利率下行、银行息差持续收窄的态势下,银行面临着巨大的负债成本压力。

此一时乃彼一时!银行不得不叫停这些昔日的“拉存款利器”了。

从本质上看,智能通知存款的出现和发展是市场化的结果。

它反映了金融市场对存款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也体现了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差异化和创新化的努力。

展望未来,市场环境又有可能继续发生变化。因此,我敢断定,智能化存款产品仍将不断创新。

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科技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存款产品的创新和优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时,随着投资者对存款产品需求的不断变化,银行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0 阅读:1

邓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