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如其人,见诗如见人。
每当看到这些诗句的时候,无人不想起诗人陆游;而每当提及陆游的时候,又无人不想起他的这些经典诗句。
陆游的诗别具一格,能于精炼的语言中融入丰富的情感,带给读者十足的感染力。
尤其是陆游在退居山阴以后所写的那些诗作,几乎每一首都美妙生动,它们就是源于自然生活的艺术品。
喜欢陆游,不妨再读陆游。
诗巷在本期为大家带来的这首诗,是陆游为自家的小园所写。
此诗将寻常的生活写得格外富有情趣,句句都充满田园气息。在身心疲惫的时候读一读这首诗,会让人精神松弛而忘记许多烦恼。
小园
宋 · 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我国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在文学方面,陆游的诗词成就尤其显著,“六十年间万首诗”,这是陆游对自身创作的总结。
据记载,陆游仅世存的诗就有9300多首,如果再加上那些没有被保存下来的,数量会更加可观。
描写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是陆游诗作的主要题材之一;在这些诗作中,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陆游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能够充分认识到他超乎寻常人的创作水平,更是能够体悟到大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非凡意义。
这首《小园》就是陆游退居山阴后所写,字里行间满是浓浓的田园气息。
诗的首句直接切题,并将主物象“小园”的大体风貌初步呈现出来:小园烟草接邻家;小园中长满了茂盛的青草,一直蔓延到了邻居家。
诗其实并不一定要多么“高大上”、多么华丽才能体现出所谓的“美”,才能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而那些寻常的、真实的、温润的、接地气的描写往往才具有一种隐形的张力,能够于无形间感染到读者。
陆游此诗的首句就是如此,作者只是简单地做了一个勾勒,只是将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小园”予以呈现,却让我们瞬间就感受到了来自于生活的力量与气息。
这个小园没有鲜花点缀,但却有“烟草”彰显生机;它也或许因此会显得有些杂乱,但却又完全掩饰不住那种珍贵的可爱之处。
当承句出现的时候,“小园”的形象就比较完整了:桑柘阴阴一径斜;一条斜斜延伸着的小路两旁,种满了已经成荫的桑树和柘树。
读这一句,让人不由想起了孟浩然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目光所及之处,乃一片人家与树荫,安逸又美好。
不过与孟诗不同的是,陆游诗的空间定格比较“小”,所以呈现出来的画面也比较精致一些。
一条小径两排桑柘,绿荫之下尽是夏日的清凉。这个画面安静且清新,它既巧妙地丰盈了小园的美好形象,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小园的喜爱之情。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躺在床上翻看陶渊明的诗集,书还没有读完,突然看到窗外飘起了微微的细雨,“我”便索性趁着凉爽的天气去小园里锄瓜了。
后两句诠释出的,完全是一种无数人所向往的“耕读”生活。
前一句通过对作者读诗的场景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幅雅致的画面,而在这幅画面中,又泛着淡淡的书香味。这真是从视觉到嗅觉再到精神,都滋养到了读者。
而这一句也将作者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他淡泊的情怀予以体现。
那么所谓的“淡泊”情怀从何而见?当然是从“陶诗”二字上。
后一句通过对作者趁雨锄瓜的场景描写,把一幅朴素且富有动感的画面进行了呈现。在这幅画面中,有活动的人物,有飘洒的细雨,还有喜人的瓜果,可谓美到了极致,读来令人满心舒适。
除了画面感,此句还将作者热勤劳朴实、热爱爱生活的形象与心境进一步体现出来,让我们读诗在口,回味在心。
何必高攀名利,融入田园、读诗锄瓜,这种充实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又何尝不是生命的馈赠?所以,陆放翁才叫真正的通透之人,才叫将生活过出了情趣、过成了诗。
陶诗读罢天初雨,趁得新凉锄小园;读此一首,已忘烦恼。
边读古人诗,边写自己的诗,将读写进行到底;关注一号诗巷,我们一起追逐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