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当毛主席病逝的消息公布以后,举国人民陷入悲痛之中。
上海一位名叫周丽琴的干部格外伤心,她哭了整整一个晚上,哭得身体两次出现问题,靠吃速效救心丸才缓过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的出身,放在旧社会,周丽琴一辈子都没有出路。但到了新中国,她不仅吃饱穿暖,还当家做主成为上海革委会副主任。
所以她一直将共产党、将毛主席视为自己的大救星。
不要看到“革委会”三个字就往偏激方面想,周丽琴是一步一个脚印,靠工作出色登上历史舞台的。在十大上,她当选为中央委员,还作为优秀代表跟毛主席、周总理合影。
更难能可贵的是,后来她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就听从组织安排,去管地毯厂、去管托儿所。身份出现这样大的转变,她也没有丝毫怨言,一直尽心尽力工作。
如今,周丽琴还健在,她过得如何呢?
周丽琴1940年出生于江苏嘉定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很早就已过世,在战火连天的时代下,母亲一个人没办法养活孩子,只好将周丽琴送去给人家当童养媳。
旧社会的童养媳那就是做牛做马换口饭吃,如果一直这样,周丽琴的人生完全看不到希望。幸好,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这一切,人民终于可以当家做主了!
周丽琴由此从封建陋习中挣脱出来,还免费接受了教育。能吃饱饭、不寄人篱下、摆脱当文盲的命运,周丽琴的内心对党和毛主席,充满敬仰和感激之情,决心要努力回报国家。
她初中毕业时,正值中国农村掀起改造热潮,听说家乡成立了外岗公社,周丽琴便回去投身于建设当中。
因为她是知识分子,村民们一致推荐她担任外岗公社葛隆大队的大队长兼党支部书记,从此周丽琴就开始肩负起带大队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重任。
毛主席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作为少有的女大队书记,周丽琴每天干活非常认真,她不仅动员群众努力种植,自己也天天下地,绝不搞特殊。
在她的带动下,葛隆大队粮食产量迅速增长,在实现自给自足后,还能上交国家,完成收购任务。
解决完温饱问题后,周丽琴又开始想办法,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好。她利用村民们的手工业优势,组织开办了一些小型企业,生产的五金零件远销国外,增加了大家的收入。
后来她还成立建筑队,将葛隆大队的老旧房屋修葺一新,这新农村的面貌得到上级多次表扬,上海市里、江苏省都派人过来学习经验。
有出色的工作成绩,自然能得到格外的关注。周丽琴及葛隆大队多次被评为模范,渐渐地就在上海有了一定名气。
本来生活在一天一天变好,可运动的到来增加了波澜。最开始那阵子,她被当成“走资派”被打倒,还被当成“保皇派”挨了斗。
幸好周丽琴很得父老乡亲爱戴,在大家的努力下,她迅速从风波中走了出来,68年担任嘉定县革委会常委。69年葛隆大队成立革委会后,又兼大队革委会主任。
到1970年3月,周丽琴职务突飞猛进,成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上海虽然是市,但行政级别很高,周丽琴从一个童养媳,成长为副省级干部,放在旧社会,绝对想都不敢想。
那个年代上海是比较混乱的,是王、张等人起家的大本营,革委会里也有不少政治投机的干部。身处于这样的大染缸中,周丽琴该怎么做?
她的应对方式非常简单——只关注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余事情一概不听不问不参与。当时周丽琴主要负责上海郊区的农业生产,她就整天在郊区抓自己的分内之事。
周丽琴想办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扩大农民的收入来源、围绕蔬菜供应中的具体问题努力为农民争利...
至于革委会的那些纠葛,她说:“他们(市革委会其他成员)的事我不管,我就管农业。我也不知道有什么路线斗争”。
如此做法,让周丽琴很多时候在革委会只像个“局外人”,很多阶段的论著都没提及她的名字。但,这也让她没有经历大风大浪,靠成绩获得了许多荣耀。
在十大上,周丽琴不仅作为优秀代表进京获得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的接见,还成功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回到上海,她又进入上海市委常委班子,地位相当高。
但是,无论职务怎么变动,周丽琴始终还是只管该负责的农业那一块,别的政治事件概不涉足。
她在市里工作,工资还是从葛隆大队拿,在单位里都吃不起什么菜,每次别人劝她吃好点,她都推说“胃不好,要多吃点粗粮”,实际是苦于没钱。
上海市和嘉定区都曾要给她分房子,周丽琴说:我如果要了,葛隆的乡亲怎么看我?我住小洋楼了,就不是农民了,就失去劳动人民的本质了。
周丽琴还是著名样板戏《龙江颂》主角江水英的现实参考及原型之一,扮演江水英的李炳淑得知自己要出演一位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特意去跟周丽琴同吃同住。
李炳淑在一篇文章中也写过:“且说说我从一位女支部书记身上得到的感受。这位同志是在贫下中农中土生土长的,没有‘官’的样子。
葛隆的贫下中农都把她当作贴心人和领路人,有事都愿意去找她解决。工作忙,会议多,但她从不脱离劳动。
她对队里的家家户户都很关心,对后进群众更是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做思想工作。她很善于团结同志。
有一位干部在运动初期反对过她,而且反错了,但她仍然按照毛主席的教导热情地帮助和团结这位同志一道革命,使葛隆大队的党群、干群和干部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综合各个方面来看,周丽琴是一位好干部,她也确实没有那些“造反”的经历,所以后来没有吃官司,这在上海革委会中还是比较难得的。
不过由于身体等多种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周丽琴被免职,回家养病近三年。到1981年才重新出来工作,成为嘉定地毯厂副厂长。
后来的时间里,她陆续担任过嘉定县县镇工业局托儿所负责人、嘉定梅园招待所客房部负责人,1994年退休。
晚年的她非常低调,独自居住在嘉定一处40多平米的房子里,外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曾经的中央委员的家。
周丽琴最珍视的是一张与毛主席、周总理的合影,嘉定档案馆的人曾找她要过,她说:等我见了马克思,你们随便处理好了,但是现在我能拿出来看一看,哭一哭,想想过去的事情。
再往后,周丽琴的消息更少了,最近的时间是2021年9月,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赵月枝、济南大学文学院讲师白洪谭前去看望她。
此时的周丽琴已身患重疾,难以正常行走,但她仍希望回到葛隆去看看,那是她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地方。
见到望娘湾的稻田时,她情绪激动,奈何身体状态已无法支撑再下一次田了。
周丽琴是一位顽强的斗士,通过时代和个人的努力,成功改变了命运,也带着很多群众改变命运,这样的人生,虽然没有那些将帅政治家波澜壮阔,但同样堪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