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老糖话健康 2024-07-13 17:27:24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就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方法和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具体地解释人体生理和病理的现象,并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类于五行的同时,还以五行的关系来解释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生发的意思),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温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有肃降作用,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阴有滋养全身作用,水有滋润特性,故以肾属“水”。

人体脏腑组织之间,是相互密切联系着的。任何一个脏器组织的生理活动,都是整个人体生理活动的一部分。它既影响着其它脏器组织,也受其他脏器组织的影响,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上济于心,心(火)之热能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牌(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此外,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也都是运用五行学说来加以说明的。所以,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五行学说还可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疾病演变关系。不论是一脏受病,还是多脏受病,本脏的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有病,也可以影响本脏。如肝病可以传脾(木乘土),脾病也可以传肝(土侮木),肝脾也可以同病(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也可以传心(母病传子)、传肺(木侮金)、传肾(子病及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

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都可以从人的面色、声音、口味、脉象等方面反映出来。也就是说,从病人面色、声音、口味、脉象的变化,可以诊断疾病。正如《难经·六十一难》所说:“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而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以及相关脉象的变化,在五行分类归属上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在临床诊断疾病时,就可以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材料,根据五行的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就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克火等。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时和内脏生克关系的异常有关。因此,在治疗时,除了对病变的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考虑到其他有关的脏腑,并调整其关系,控制其传变,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难经·七十七难》提出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就是运用五行生克关系指导治疗的具体体现。后世医家运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又制订了很多的治疗方法,如培土生金、滋水涵木、扶土抑木、壮水制火,等等。

小结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的性质。从其产生而言,先有阴阳而后有五行。故虽统称为阴阳五行学说,但阴阳与五行仍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

阴阳学说有一定的科学性,它承认事物内部的阴阳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阴阳两方面是对立而又联结的。如张景岳所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可见阴阳学说初步具有了对立统一的内容。正因如此,它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广泛应用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各个方面,指导着临床实践。

由于古代生产力的限制,不可能产生完备的哲学理论,所以阴阳学说虽有其合理的部分,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它对阴阳两方面的统一性阐述虽较深刻,而对于对立性的阐述则不足。它没有深刻认识到统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这个重要的客观规律;其次它对于事物的阴阳两方面的普遍性(阴阳存在一切事物之中)阐述比较详细,而对于特殊性的阐述则不足。这样,它就不可能深刻认识宇宙的一切规律,应用到中医学上也存在过于笼统的弱点,而必须与脏腑、经络等理论相结合才能比较全面深入地阐明医学问题。

五行学说,用五种物质元素解释万物的起源,并用五类物质之间的联系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所以说它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的性质。在中医学的历史上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的部分内容至今仍在中医学术里应用。但由于它把一切事物全部分为五类,机械地纳入五行之中,以不完全是科学的抽象来代替具体的事物,以机械、呆板的五行生克乘侮解释事物的内在联系,因而就不可能正确地、全面地反映脏腑以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过程,更不可能完全说明疾病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我们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它,分析它,吸取其精华而扬弃其糟粕。

0 阅读:24
评论列表
  • 2024-08-08 11:09

    “由于古代生产力的限制,不可能产生完备的哲学理论”。同理,现在的生产力也受限制。因此,目前的所谓哲学理论也不可能是完备的,它不能解释一切,也无权解释一切!

老糖话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