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语叫“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道理和一百多年前的“睁眼看世界”大致相同,可时至今日,时代在进步,很多思想反而一直在开历史的倒车。
就如这几年一直在爆破式发展的汽车新能源,这原本是一个全球性百花齐放的行业,偏偏被国内一些所谓的“大神”、舆论鼓吹成中国企业一家独大、一枝独秀的大好形势,各种“宁王”、“迪王”层出不穷,似乎只有语言上的鼓吹、舆论上的造势,才能说明中国企业今非昔比,已经有足够的实力称霸全球。
放眼国内的各种媒介、网络宣传,看到的也是来自中国产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遥遥领先,似乎除此之外的其他品牌已经销声匿迹,就连像奔驰、宝马、丰田这些品牌,也被唱衰,好像它们都已经江河日下,被国内那些所谓的自媒体、直播钉上了衰败的标签。可事实真的如此?如果拿数据和事实来说话,恐怕所谓的“打脸”也会非常清脆,当真是看了奔驰的业绩和规划,很多人都沉默了!
奔驰之所以能成为奔驰,绝非靠“吹”
奔驰的渊源、品牌价值、产品矩阵,其实已经无需多说,自1886年至今138年,梅赛德斯奔驰的世界排名从未跌出前三,而且多年一直蝉联第一的王座。这绝非是哪个亲德的自媒体从业者靠“吹”得来的,而是实打实的靠实力赢得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更是德国制造业、汽车品牌严谨、精益求精的结果。远的不说,仅以2023年全年收入1532.18亿欧元的业绩,放眼全球,会发现没有几家汽车公司能与之匹敌;再把眼光退回到2022年,奔驰营收1577.82亿美元,看似同比下降0.3%,但看看在《财富榜》排名第9的上汽、第18位的比亚迪、第19位的吉利,会发现,这三家中国汽车企业的营收与奔驰相差很大,比亚迪和吉利不过是奔驰的1\3而已。
到了2024年,全球经济需求疲软,竞争加剧,中国汽车品牌好像出现了爆破式增长,排名靠前的新能源车都是销量翻倍、盈利大增,而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汽车,以奔驰为代表的燃油车,自然就有唱衰的理由。只不过,二季度销售367.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884.02亿元),同比下降3.9%的数据,也让人有理由相信奔驰的“没落”,但看了盈利40.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317.13亿元),同比下降19%的净利润,会发现,即便是奔驰一降再降的营收和利润,中国的车企也很难望其项背。
这就如我们通常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奔驰再不济,但也不是那些所谓的新能源造车势力能赶超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奔驰之所以营收、净利润一直下降,是因为处于一个新能源车爆发、燃油车衰退的节点中,但整个2024年上半年,单以中国市场看,奔驰的销量环比增长10%,第二季度交付量环比增长15%,上半年环比交付增长6%,这还只是E级车的数据;C级和G级的交付量同比增长32%和49%,谁说奔驰不行,这恐怕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发力新能源,扔出超级王炸
当中国大部分人还不知道比亚迪造车,只知道比亚迪是一家手机锂电池供应商的时候,奔驰就开始布局纯电动车,并且和比亚迪达成了在锂电池方面的战略合作意向,这在当时的比亚迪,无疑属于“高攀”。但让人颇为费解的是,最早布局电动车的奔驰,却在今年3月份宣布暂停电动车项目,而且强调在2030年之后继续推出新的燃油车。
这一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在中国消费者看来,耐人寻味。但事实是,奔驰真的不玩了,打算就此放弃电动车,重新回到燃油车的老路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全球都在专注于新能源的课题攻克,奔驰当然不会反潮流。既然不是这个原因,那只能解释成奔驰在憋大招,打算玩一票更大的。
纵观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为纯电动的一统天下,传说中的氢能源迟迟不能批量上市,其他新能源也未见实质性进展突破,电动车的“一家独大”,也许还会持续好几年。而作为汽车界的元老,奔驰也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赚钱机会,它没有在提前布局新能源的情况下,在纯电动领域大展身手,只能说明它另有所图,而不是毫无作为。
就在9月12日,奔驰宣布与美国Factorial合作开发新型全固态电池技术取得显著突破,预计该技术将会把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提升80%。这也就是说,在当前普遍续航为400-600公里的基础上,奔驰所研发的电动车至少续航在1000公里以上,并且相比传统的锂电池减轻40%的重量和缩小33%的电池面积,该技术也将在2030年前投产使用。
从与比亚迪牵手,到宣布暂停新能源项目,再到扔出王炸,憋大招蓄力,奔驰的营收、利润下降,也只是表象,销量和盈利依然遥遥领先,低调的奔驰才是真正的王者,一旦发力,恐怕全世界都得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