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女儿出现抑郁和回避型人格,父母如何帮她重启人生?

开济说育儿 2024-09-08 02:14:50

阿芳是一名初二年级的女生,微胖,腼腆,不善表达内心感受,在老师面前比较拘谨,在父母面前缺乏规则。

父母从小对阿芳的学习寄予很高的期望,生活中妈妈包办替代多,爸爸比较严肃,喜欢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

小学期间,阿芳一直是班干部,乖巧听话,获得过很多荣誉,是公认的优异学生。智力中等,学习努力,成绩较好,兴趣广泛,常被同学围绕,但人际互动模式比较被动。

由于妈妈是家委会会长,协助孩子的学校活动,跟老师关系比较好,老师对孩子照顾也比较多。

孩子从小自尊心强,曾多次表现出输不起的心态,抗挫力不足,习惯寻求他人关注和认可。

上初中后,竞争压力大,写作业动作慢,有时会拖累学习小组被扣分,被老师点名催促,既自责又委屈。

考试排名中等偏下,非常难过,逼自己拼命学习,下课也舍不得上厕所,每天都过得很煎熬。有次演讲比赛,自己发挥得非常好,拿了高分,但学校推选了另一位女生去市里比赛,她心里非常失落。

还有一次,她很用心地做了一张手抄报,自我感觉很好,却没有入选展示的行列。从那之后,阿芳觉得低落、难过、压抑,常常在被窝里流泪。

有同学发现了阿芳情绪的波动,主动表达关心,但阿芳总是礼貌地拒绝,不敢在同学面前轻易表露不好的情绪。

下学期期中考试后,阿芳开始坚持不下去,情绪崩溃了几次,陆续开始请假,甚至不肯出门,厌学在家。

阿芳妈妈和她一起来到了咨询室,阿芳已在家一个多月。

阿芳性格内向腼腆,自尊心强,寻求他人认可,固定型思维明显,不善表达,遇到挫折习惯采用回避型应对方式,想回学校又恐惧学校。

父母给予过高的关注,给孩子营造了很好的自我感觉,缺乏逆商、情绪表达能力的培养。孩子进入中学遇到难题后,家长过于保护,助长了孩子的厌学行为。

过于顺利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形成自恋的性格特点,高自尊、低价值感,非常需要他人的关注和赞许,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动摇对自我的看法,甚至否定自己,无法承受挫折带来的强烈自卑感。

阿芳每天都生活在高压中,度日如年。由于竞争压力变大,挫折事件连续发生,阿芳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及时排解。

家长、老师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情绪疏导,也没有及时求助专业帮助,导致阿芳的负面情绪越积越多,直至厌学在家。

我与阿芳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了解阿芳的成长经历和创伤事件。通过场景重建干预,阿芳长久累积的负面情绪得到充分地释放。

我:老师说让你再努力点的时候,你一定非常崩溃,因为你觉得你已经非常努力了。

阿芳:是的,我几乎用尽了我全部的力气,我每天晚上回家做课外练习,下课拼命做作业,连上厕所都不愿意去,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

我:但这样的日子实在太累了。

阿芳:我每天都在煎熬,很累很累。

我:特别是做了这么多努力,却没有被老师看见和肯定,你觉得老师心里不够爱你,这让你更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是吗?

阿芳点头,抹眼泪。

我:那个时候,老师一点都没有看见你的努力和付出吗?

阿芳:也不是吧,老师表扬过我,说我作业比以前快了,说明我很认真,她还让我下课要多起来走走。

我:哦,这样的小事还有吗?

阿芳:那次演讲,我没有被推选,很难过,可能表情也不好看吧,老师把我叫去谈话,安慰我说,我已经做得很好了,没关系的。

阿芳的情绪得到明显好转,心情平静了很多,能正常生活,愿意跟父母外出购物,脸上逐渐有了笑容,在家里话也多起来了。

与此同时,我与阿芳父母进行了家庭指导,让父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科学的教育理念。

父母表示非常后悔之前错误的教养,看到孩子的变化,父母表示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阿芳的情绪虽有所减少,但她对上学还存在抵触心理,因为其内心存在很多扭曲的认知。一想到回学校要面对的事情,就会觉得很压抑,喘不过气来。

我:听起来,你特别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特别是老师的评价。

阿芳:是的,我也知道没必要,但我就是做不到不在意。

我:我相信,你这样想一定有你的原因。我们来仔细回顾一下,当老师没有给予你理想的评价时,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阿芳:意味着一切都白费了。

我:一切都白费了。

阿芳:老师不喜欢我,我很不好。

我:怪不得你会这么难受,原来你好不好,努力有没有白费,都在老师的一句评价中。

阿芳:嗯。

我:你确定,一切都白费吗?

阿芳:哦,其实也不能说一切都白费吧。

我:这怎么说?

阿芳:只是那件事情我没有做好吧。

我:能跟我说说,你有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没有白费的吗?

阿芳:我广播操做得好,老师每次都让我领操。

我:还有吗?

阿芳:我写的字在学校展览了。

我:确实努力没有白费!还有吗?

阿芳:想不起来了。

我:我很好奇,在你这么困难这么难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到保持成绩在中偏上,没有垫底的?

阿芳:那不太会的,我上课还是听的,能做的作业也会做,那些垫底的同学是几乎不读书的。

通过场景重建干预,阿芳意识到自己思考问题太绝对化了,反而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应该更多地看到自己的努力和优点,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别人的认可。

阿芳:北京。可能我在某个舞蹈工作室工作,我喜欢跳舞,想上舞蹈学院。

我:如果要上舞蹈学院,文化课分数可能相对要求就没那么高。

阿芳:是的,我们老师说考到普通高中的分数就可以了。

我:你现在是什么水平?

阿芳:考普通高中没问题。

我:那你焦虑什么?

阿芳:我也不知道,比不过别人就很难受,也没想那么多。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芳的病理性记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考了前三名。妈妈却劝告说,不要得意洋洋,并不是你厉害,而是别人不努力,你只不过是运气罢了。

听闻这样的话,她感到深深地打击,认为自己那么努力才取得的名次,自己竟然配不上,觉得特别受挫,特别委屈。我对阿芳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委屈的情绪下降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芳主动联系了班里的同学,重新回到了学校。阿芳在学业中体验点滴努力带来的自我价值感,从关注结果转为关注过程,她感觉轻松多了。

目前,阿芳在校学习,同伴关系良好,学习成绩较为稳定,父母、老师表示很欣慰。阿芳的父母表示愿意继续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知识,以更好地协助孩子健康成长,让爱在家庭中流动起来,让孩子在爱中成长。

0 阅读:37

开济说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