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达会议虽然在6日结束了,但依旧发挥着影响力,主办国沙特和参会国中国收获了不少赞扬。随后,俄罗斯开出一个让乌克兰感到过分的条件。巴西总统卢拉由于跟普京的观点存在相似,无辜躺枪,泽连斯基很快找上了他的麻烦。
单独介绍各国情况之前,先总结一下此次会议的3个积极意义。
积极意义一,打破了西方话语权垄断,中立国家说出了自己的声音。吉达会议召开前,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国际会议,皆由西方国家主办,会议主题、流程、谈论内容和参与国家等都是西方决定。
比如,今年6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会议,除印巴南沙4个中立国外,其余十几个都是西方国家及其盟友,外加一个当事国乌克兰。谈话的话题,也都倾向于如何支持乌克兰,属实是西方的“独家表演”。这样的会议,谈不上什么公正性,最后没能拿出有效成果。
事实上,此次吉达会议,西方也准备故伎重演,让与会国家给乌克兰弄个有利条件。只是,与哥本哈根会议西方占多数不同,吉达会议42个与会国主要由中立国组成,中方也出席了会议,西方一下变得“势单力薄”。因此,中立国家没搭理西方,选择亮明态度:坚持中立,反对西方假借会议之名,裹挟中立国对俄采取强硬态度,进而达成支持乌克兰的图谋。
积极意义二,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召开一场由各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的会议。吉达会议初衷是好的,只是各国代表权限不够,加之另一个当事国俄罗斯不在,所以会议没能取得实质性成果。于是,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首脑级别的会议就被提上了日程。若会议成功召开,以他们手中的权限,相信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积极意义三,和平解决依旧是首选,乌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西方国家和乌克兰,一直反对使用和平手段,而是试图通过极限施压的方式,逼迫俄罗斯让步。只是,他们的手段早已证明“行不通”。基于此,中立国也没必要顾忌他们的面子,表示谈可以,但内容必须围绕停火促和进行,而不是商量着怎么对付俄罗斯。
当然,中立国也没忽视对乌克兰合法权益的保护,即乌克兰的领土就是乌克兰的,各国应尊重该事实。关于这点,俄罗斯有意见,这个后面再说。有了中立国达成的普遍共识后,乌克兰也很识趣,没有强制推销泽连斯基的“和平方案”,也没有因“俄军全部撤离”问题与他国吵架,确保了会议得以顺利进行。
总体情况阐述完毕后,接下来就是各国的反应了,这里着重谈一下沙特、中国、俄罗斯和乌克兰。
沙特方面,作为会议主办国自然是“出尽风头”。沙特提出的“人道主义倡议与努力”,被该国媒体广为报道。中方没去此前的哥本哈根会议,却派李辉亲赴吉达,被西方媒体称之为沙特外交的“重大成果”。
与此同时,德国《南德意志报》表示,沙特主办会议、提出的倡议,说明该国正摆脱美国依赖,转而走独立外交之路,德外长贝尔伯克也向沙特送上一番赞扬。总之,靠着吉达会议,沙特“赚大发了”。
有一点需要注意,沙特的做法不代表会跟美国划清界限,从而亲近中俄。目前,该国奉行的仍旧是“大国平衡”政策,即安全靠美国,经济上与中方合作,能源上跟俄罗斯保持步伐相对一致,如石油减产。
中国方面,跟沙特一样,同样收获了不少赞扬。西方媒体表示,中方推动了会议的进行,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不仅如此,有媒体还表示,中国可充当“传输中介”,传递一些俄罗斯关切的诉求。虽然不乏吹捧之意,但媒体总体上看好中方努力。
中方并未沉浸在外界的赞扬中,会议结束后,中方外长王毅联系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中国的中立立场不会动摇,拉夫拉夫对此高度赞扬中方做法。
俄罗斯方面,俄外交部提出了该国解决冲突的条件,主要内容有西方不得援乌、乌不得袭俄、乌军停止军事行动等。其中,最令乌克兰无法接受的,是俄罗斯要求乌克兰承认“新俄罗斯地区民众的自决权、俄新领土既定事实”。说直接点就是,“乌东部4州是俄罗斯的了,乌克兰别想拿回去”。这在乌克兰看来是极度过分的条件,泽连斯基绝对不会接受。可见,俄乌之间后续的吵架、打架不可避免。
最后,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大致上认同各国努力,唯独对巴西总统卢拉的行为不满。原因很简单,卢拉认为没有俄罗斯,解决俄乌冲突没指望,他希望俄罗斯也能加入进来。泽连斯基可不这么认为,他表示卢拉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跟普京保持一致,理由是这么做无法实现和平。
卢拉的态度,和泽连斯基对他的批评,本质上是各自立场的不同。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卢拉的和平主张与中立国家不谋而合,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