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人文史》:从“神的迷信”进化为“人的娱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7-08 19:15:30

《月亮的人文史 :近代中国的月亮认知、书写和话语》

黄兴涛 代聪 等著 黄山书社

月亮与近代中国产生关系,并不因其对这一时期中国有着怎样实际生成或独特呈现的自然照拂,而是基于这一时期中国人对月亮有着新的体现时代变化的认知、想象、书写和话语——它们成为近代中国知识、思想和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值得揭示和思考的文化影响与历史意蕴。

关于近代中国的月亮认知,学界以往的有关研究多是将其置于西方天文学在华传播史和中国近代天文学发展史的整体脉络中有所涉猎而已,总体说来缺乏全面、系统的专门性探讨和面向更广社会的交叉性论述与通俗性呈现。《月亮的人文史》一书设置了三个专题,来对这一议题展开研讨:

首先,我们从整体上考察了明清之际至民国时期西方月亮新知何时与怎样传入中国,以及中国人如何加以接受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传教士曾扮演重要角色。他们以天主教包裹月亮新知,其所传播的第谷体系的月亮知识一度在华占据核心地位。同时,无论是传教士还是中国学者,他们都曾努力将中国传统天文历算与近代科学中的月亮新知相互调和,致力于将月亮新知本土化。

其次,我们聚焦和揭示了明清以降月食认知的科学化趋势与朝廷救护月食制度以及民间有关救月习俗之间的矛盾并存现象,力图将这一现象较为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做出历史解释。

月食新知的传入,乃近代国人最为关注的月亮新知的核心内容。相较于月食认知的这一科学化趋向,国人的月食救护实践却一直是相对滞后的存在。直到1908年底,清廷才宣布废弃沿袭两千年的传统月食救护礼制。在地方社会,直到民国时期,还保留着月食出现时敲锣击鼓、鸣放爆竹的风俗,可见两者之间并不是一个完全同步的过程。

再次,我们重点考述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国人对登月的想象,尤其是现代“火箭旅月”知识的早期传入以及中国人最初的反应和讨论。本专题的研究不仅勾勒了清末民初中国人将月球的科学知识和神话传说两相杂糅的“旅月”想象,揭示了其中所寄托的个人情感,对国家与时政的批评乃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关怀和隐忧,还特别考述了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欧美火箭登月新知,以及国人被激发出的登月构想。

在传统中国,与月亮最有关系的民俗文化,乃是中秋节或中秋月文化。它既能从民俗节日文化的角度反映中国一般月文化的独特面貌,也能从月文化的整体高度,体现其近代演化的时代特点。据我们的研究,在近代中国特别是大都市,中秋民俗受到商业化和新兴休闲娱乐风气的显著影响,戏剧、小说、广告等,纷纷参与对月亮意象的阐释和塑造,中秋月常常被当作大众消费的对象,城市公园、茶楼、戏院、商店等公共空间,也成为新式中秋文化的演绎场域。尽管祭拜月神、祈求团圆的中秋习俗还广泛存在,但精英人士却普遍认为,这一节日理当从“神的迷信”逐渐进化为“人的娱乐”。事实上,从迷信祭拜逐渐改造为公共娱乐,也正是近代中国中秋月文化变迁的一大特点。与之相伴的另一个特点,则是传统月亮神话受到根本冲击,除了嫦娥、玉兔等元素所构建的神话境界在科学宇宙观下祛魅化,还有就是随着近代科学价值观兴起,特别是政府推行的新历法改革以及科学教育的渐次普及,传统中秋月文化的人文价值不免连带受到销蚀和轻视。

近代中秋月文化的变迁,还表现在受近代文学革命价值观和复杂文化思潮的影响,新文学中月亮意象的内涵极大地超出了传统诗文中的阴柔美和团圆情。文人笔下的月亮进入唯情主义、阶级话语、左翼文学和风月小说等的多元语言表达和书写中,使得中秋文学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与拓展,也从此包孕了新的矛盾和张力。不仅如此,这一文化还深深打上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时代烙印。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遭受侵略的国人之中秋感怀常常带着强烈的悲愤之情,家国圆满与民族复兴成为广大受压迫民众最迫切的愿望。

近代中国是一个新旧社会转型、中西文化互动的过渡时代,关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永恒相伴的月亮,曾形成多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肯定非“外国月亮比中国圆”莫属。长期以来,学界对这一话语既熟悉又陌生,对它的由来、流播运用及其历史文化内涵迄今未见真正用心的历史研究。我们在书中将其视作近代中国文化心态史上的一大“事件”来看待,并给予切实考索、梳理和解读,相信这对于了解和认知近代中国崇洋心理的特点与症结、建构民族文化自信心,不无一点启迪。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