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那个被父亲逼着,在雪地中“裸跑”的小男孩,后来如何了

说一件史知兴替 2024-08-20 21:02:39

12岁,当同龄人还在初中校园为中考焦头烂额时,他已手握南京大学本科学历证书;13岁,他踏上了飞往菲律宾的航班,准备在圣保罗大学开启自己的博士生涯。顶着“天才少年”的光环,何宜德的名字一次次与“神童”、“别人家的孩子”等标签绑定,引发人们的惊叹和艳羡。

然而,在这光鲜耀眼的履历背后,却隐藏着一段充满争议的成长故事,一段关于“鹰式教育”的博弈。

2012年,何宜德还是一个年仅4岁的孩子。一段视频的曝光,将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视频中,漫天飞雪,气温骤降至零下13度,街道上行人无不裹挟着厚厚的冬装,步履匆匆。而就在这刺骨的寒风中,一个只穿着短裤和运动鞋的小男孩,正瑟瑟发抖地在雪地里奔跑着。

他哭喊着向拍摄视频的父母跑去,祈求着温暖的怀抱,可迎接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和催促。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真实新闻信息,润色而出。写作不易,文中会有5s免费广告,为了维持生活,还望海涵,观看后即可阅读全文。

“爸爸我冷,我跑不动了!”

男孩声嘶力竭的哭喊声,刺痛了无数网友的心。人们纷纷指责拍摄视频的父母,斥责他们虐待儿童,为了博眼球毫无底线。

面对排山倒海般的质疑和指责,始作俑者何烈胜却显得异常平静,他坚称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错,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句话似乎成了何烈胜“鹰式教育”的最佳注脚。这位曾经的人民教师,对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孩子实践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这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和价值观不谋而合。

早年,何烈胜大学毕业后选择创业,经历了超市倒闭、负债累累的至暗时刻,最终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在商海中闯出了一片天地。

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信“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也为他日后形成独特的“鹰式教育”理念埋下了伏笔。

“狼性教育”

2008年,何烈胜的儿子何宜德出生,这个中年得子的喜悦却被一纸诊断书蒙上了一层阴影。医生告诉他,由于早产,何宜德患有脑部疾病,未来很有可能伴随脑瘫等后遗症。这对一向严于律己、追求卓越的何烈胜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对抗命运的“诅咒”,何烈胜开始四处查阅资料,寻找能够锻炼孩子体质,降低患病风险的方法。他从各种育儿书籍中了解到,游泳能够有效促进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完善,于是,他毅然决定让仅仅几个月大的何宜德开始接受游泳训练。

彼时,妻子和家人对何烈胜的做法并不理解,他们心疼孩子,认为这种训练太过残酷。面对家人的质疑和阻挠,何烈胜并没有选择妥协。他耐心地向家人解释游泳训练对孩子的好处,并承诺会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适就立即停止。

在何烈胜的坚持下,家人最终选择了让步。他们眼看着小小的何宜德一次次被放进冰冷的池水中,听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心中充满了不忍。然而,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何宜德非但没有生病,反而变得更加强壮,胃口也好了很多。

看到孩子身上的变化,家人逐渐转变了态度,开始默默支持何烈胜的“鹰式教育”。而何烈胜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随着何宜德逐渐长大,何烈胜的“鹰式教育”也开始不断升级。从2岁开始,他便带着儿子攀登南京紫金山,无论孩子如何哭闹、摔倒,他都不施以援手,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坚持走完。

在别的孩子还在玩耍嬉戏的年纪,何宜德已经开始接受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跑步、跳绳、负重行走……他的童年似乎被各种“魔鬼训练”填满,少有同龄孩子享受的快乐时光。

除了对体能的严苛要求外,何烈胜对何宜德的智力开发也相当重视。他亲自制定学习计划,用比幼儿园更超前的进度教导何宜德识字、算数。令人惊讶的是,何宜德似乎对知识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求,他学得很快,2岁时便能认识3000多个汉字,简单的数学计算也难不倒他。

这更加坚定了何烈胜“鹰式教育”的决心。在他看来,孩子就像一块璞玉,只有经过雕琢才能展现出耀眼的光芒。而他,就是要做那个雕刻师,用最严苛的标准要求孩子,激发出他最大的潜能,让他成为人中龙凤。

外界对何烈胜“鹰式教育”的质疑声从未停歇,尤其是那段雪地裸跑的视频曝光后,更是将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人们无法理解,一个父亲为何能够如此“狠心”,让年幼的孩子承受如此“非人”的训练。

为此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谩骂和指责,人们纷纷化身“正义之士”,对何烈胜的教育方式口诛笔伐。

面对质疑,何烈胜并非无动于衷,他也有过动摇和挣扎。他也曾无数次问自己,这样做究竟是对是错?但每当看到儿子一点一点变得更加强壮、聪明,每当看到儿子超越同龄人的优秀表现时,他的内心又会坚定下来。

他深知,自己的教育方式与主流教育理念格格不入,注定会引发争议。但他始终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鹰式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学习机器”,而是为了让他拥有更强健的体魄、更独立的人格、以及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在何烈胜的“鹰式教育”下,何宜德一路“开挂”:4岁参加帆船比赛、攀登富士山;5岁获得全国珠心算冠军;7岁穿越罗布泊……每一个成就都令人惊叹,也让质疑者逐渐转变了看法,甚至有人开始效仿起这种“另类”的教育方式。

“天才少年”

10岁那年,何宜德参加了南京大学的自考,并顺利通过了专科考试;11岁时,他又获得了南京大学的本科学历;12岁,他踏上了前往西班牙武康大学攻读MBA的旅程。此时的他,早已超越了同龄人一大截,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天才少年”。

然而,在这耀眼的光环背后,何宜德是否真正快乐?“鹰式教育”究竟是成就了他,还是剥夺了他本应无忧无虑的童年?这个问题,或许只有何宜德自己才能给出答案。

2021年,13岁的何宜德被菲律宾圣保罗大学录取,即将开始自己的博士生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显得成熟稳重,谈吐不凡,完全不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对于父亲的“鹰式教育”,他表示理解和支持,并坦言正是父亲的严格要求,才让他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在一些细微的表情和言语间,人们还是捕捉到了一丝与年龄不符的疲惫和压力,以及对普通孩子简单快乐的一丝渴望。也许在何宜德的内心深处,他也曾羡慕过那些可以自由玩耍、无忧无虑的同龄人。

如今,何宜德依然走在父亲为他规划的“精英”之路上,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力攀登。但未来的路,究竟要如何走,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他自己手中。“鹰式教育”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也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何宜德的故事,是“鹰式教育”的一个缩影,它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是应该给予他们快乐的童年,还是应该从小就对其进行严苛的训练,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倾听他们的心声,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擅长的领域,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仅仅是百米冲刺。比起追求极致的成功,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找到幸福,或许更为重要。

0 阅读:26

说一件史知兴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