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与天公试比高——析毛主席词(沁园春.雪)——赖建青

水水文化 2024-05-27 05:49:26

说起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我们都会想起他那首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这首词自发表以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后还被作为教材编入中学和大学的语文课本。

《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据相关史料记载,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之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妄图一举灭亡中国。1936年1月26日,肩负着抗日救国重任的毛泽东主席率领红军渡过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2月5日清晨,部队来到陕西清涧县高杰村袁家沟休整。此时正值深冬严寒季节,清涧县这一带已经飘了几天的鹅毛大雪,毛泽东主席登上海拔千米白雪皑皑的塬上,雄浑壮观的北国雪景触发了他的诗兴。2月7日,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作。

《沁园春·雪》发表尤其是作为教材编入中学和大学的语文课本后,许多学者专家对其进行了解读和注释,让人们更好地欣赏诗人飞扬的文采和革命领袖浪漫的情怀。然而,笔者发现,在《沁园春·雪》的诸多注释中,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三句诗的解读过于牵强,存在臆想化的虚幻。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古诗文网“诗词赏析”)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赋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百度文库“沁园春雪注释”)

“第八句至第十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了动态描写,表现了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作者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2009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沁园春·雪注释”)

……

从诸多不同版本的注释中,都把“群山”当作舞动的银蛇,把“高原丘陵”当作奔驰的蜡象。而我们都知道,“群山”和“高原丘陵”是没有生命的静物,(何况丘陵不在高原上,而是紧靠高原最边缘的峰峦,即使它们会奔驰也不在高原上,怎么会有“原驰蜡象”呢?)把它们当作“舞动”的“银蛇”和“奔驰”的“蜡象”,只能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臆想,而且这两种没有生命的静止物又如何去“与天公试比高”呢?

诚然,文学创作可以有想象有比拟,可以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但不能“虚上加虚”。也就是说,在“群山”和“高原丘陵”作为舞动的银蛇和奔驰的蜡象这两者之间至少要有一个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动”,也就是必须有一个“实”的;而“舞”和“驰”这两个动词也至少必须有一个“实”的。如果这些都是臆想中的“虚上加虚”,那无论是“生动的比喻”,还是“赋予雪境以生命感”的解释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过于牵强,难以自圆其说。

作为在近代诗词上颇有建树的毛泽东是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的。

那么,应该如何解释“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三句诗,使之能比较客观比较接近作者的原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文学创作的宗旨和本源去寻找答案。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着重阐述过的文论观点。艺术何以来源于生活,又是如何高于生活的,其深层意蕴值得探索。

对于这个观点,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较早较多较完整的论述,概括起来大体意思是这样的: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而作家通过艺术手段的加工,精练的语言描述,有序的故事情节排列,渲染,夸张,集中矛盾等故事情节的等等描绘,就使一本小说或者是其他的文学作品更加的生动,耐人寻味.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这段论述非常明确非常精辟地阐明了“生活原形或者现象”是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而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都是创作的艺术素材。

试想,毛泽东当时面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和“艺术素材”究竟是什么呢?

“风卷那个雪花,在门那个外”(引自歌剧《白毛女》歌词)。

笔者认为,在白雪皑皑的北国高原,唯一能够让自然界的静态动起来的只有“风”。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大风可移动物体与物体(物质质量)方向。风的速度很快。”

大自然的风有不同的类别,常常旋转翻滚或飞舞向上的有龙卷风和尘卷风,“龙卷风与尘卷风是完全不同的,龙卷风是云层中雷暴的产物;尘卷风由地面强烈增温而生成的小旋风,以卷起地面尘沙和轻小物体形成旋转的尘柱为特征……尘卷风是由于地面局部增热不均匀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旋转对流运动,范围比龙卷风更小。在尘卷风形成的过程中,外围空气通过贴近地面的薄层被地面加热后流向中心部位,外围空气的旋转能量在中心部位得到加强形成尘卷风,其旋转能量是热泡原来具有的旋转能量的局部集中和一部分势能转化而形成的,其旋转方向是由热对流泡的初始旋转方向所决定。”

自然界里有几种特别的微形“龙卷风”,或许能更恰当地解释“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生活原形或者现象”:一种在江南地区被老百姓叫做“扭溜风”,常会在空旷的场地上或原野上卷起尘沙落叶或雪花旋转飞舞,这种风常常是一股或数股,有时也会有十多股冲天而上,这种“扭溜风”类似于上面表述的“尘卷风”;还有一种在地面上旋转翻滚的风,这种被老百姓叫做“卷轮风”或“滚筒风”的奇特的风会让我们联想起“卷土重来”的成语。

据此,笔者推测,站在雪域高原的诗人毛泽东当时应该看到了一条几条甚至有十几条卷起雪花的“扭溜风”(“尘卷风”),旋转着的雪花就象一条条飞舞的“银蛇”冲天而上;而卷着雪花在高原上翻滚的“卷轮风” “滚筒风”就象是无数奔驰的“蜡象”……奇特的景象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于是才有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形象比拟,才有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和激昂。

“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

无论是诗人还是对诗解读的评论家,都要深入生活,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使之成为创作和评论的艺术素材和原形;如果脱离了生活,只凭着臆想去评论去创作,就会成为虚幻飘渺的“海市蜃楼。”那些把 “群山”当作舞动的银蛇,把“高原丘陵”当作奔驰蜡象的注释完全是“一厢情愿”的臆想,违背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观点,是对诗作不负责任的主观臆断。

0 阅读:5

水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