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节俭反而越穷,这个陷阱正在掏空你的钱包

人情在艺境 2024-06-06 03:16:11

你们坐高铁的时候买过矿泉水吗?

十点君买过:

15块一瓶500ml的水。

虽说不是喝不起,但总有一种“明知自己是韭菜,又不得不当韭菜”的憋屈感。

谁知,这两天刷到一个热搜:

#原来高铁上有2元矿泉水啊#

有网友想买矿泉水,觉得15块太贵了,就问乘务员有没有便宜的。

这才知道,高铁上一直有卖2块钱的水。

看完这个消息,十点君的脑袋瞬间“轰”的一声:

明明有便宜的水,但如果乘客不问,就没人说。

就算大家事后知道了,也只能干吃哑巴亏。

不过更让人背后一凉的是。

这件事并不是个例,类似的“消费陷阱”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你们有没有曾在网购中,遇到商家爱玩“文字游戏”?

有网友吐槽,买袜子时以为“买3双,赠送3双”。

结果到手才发现是“买3双,送货3双,质量堪比6双”。

还有人买面粉时,看着页面上标注着1000g,到手却只有500g。

结果商家却说“1000g是指,1斤的面粉可以做成2斤的馒头”。

还美其名曰,这只是“营销手法”。

更离谱的是,有人买收腹裤时,同时拍了基础款和升级款。

结果拿回来后发现一模一样。

除了,升级款更贵。

也因此不少网友吐槽:

“以如今商家对人购物心理的拿捏,不去做心理学家真可惜了。”

除此之外,如今市面上的商品功能越分越细,也是一种典型的消费陷阱。

不仅看得人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价格还越飚越高。

以为买贵的,质量更有保障。

但事实可真未必。

拿洗涤产品举例。

以前用洗衣粉就能把衣服洗干净。

后来推出了“不伤手、不伤衣服、易清洗”的洗衣液。

再后来又有了“一颗能洗很多衣服,非常方便”的洗衣凝珠。

价格翻了好几倍,但干净效果呢?

还是洗衣粉最好。

还有护肤品也是最常出现消费陷阱的重灾区。

按类别能分出水、肌底液、精华、乳液、眼霜、面霜。

每一个品类,论功效还能再拆出保湿、维稳、修护、美白、抗老。

商家为了让大家多花钱,总是频繁为我们制造“外貌焦虑”:

“抗老越早开始越好”、“防晒要从头到脚”、“想要皮肤好,一定要尝试早C晚A”......

多少女性都踩过这个坑:

以为护肤品用得越多越有效。

结果,花费大价钱买了一堆产品回家后,才发现:

脸上爆痘了,因为过度护肤。

如果商家只是平等地割所有人韭菜,倒也罢了。

最气人的是,他们还搞“性别歧视”。

之前,一位华东政法大学的陈同学在某品牌网店购买了一款洗面奶,花了149元。

下完单后,她无意间在店铺里看到了男士洗面奶,只要82元。

两款洗面奶的容量和功效都差不多。

甚至男款还比女款多了些养肤成分。

但女款却比男款足足贵了67块!

这不妥妥的“粉红税”嘛!

还有网友吐槽,某些卫生巾的价格已经越来越离谱了。

许多商家打着“技术升级”的幌子,一条安睡裤卖10几块,18片的护垫要50。

不止如此,针对女性群体的消费陷阱中也存在“鄙视链”,而宝妈处于最底层。

很多商家都爱打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制造出很多原本不存在的儿童用品需求。

但用过的人都知道:很鸡肋。

1瓶80的儿童酱油,配料表显示和1瓶8块的普通酱油毫无差别;

一罐8块的儿童牛奶其实是调味乳,营养价值远不如2块的普通牛奶;

最坑的还要属,婴儿学步车。

很多商家都说“用了它,孩子就能更快地学会走路”。

孩子学走路有快有慢。

强行用学步车“扭转”,可能导致孩子的骨骼发育不正常。

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中曾说:

“经济的增长依赖人民的消费。但当人民的需求都被满足后,该如何刺激大家继续消费?

答案是,制造需求。”

所以,商家给冰箱添加一些容易损坏的零件,让它一过保修期就报废;

给性能差不多的电子产品,换个不同颜色的外壳;

给相似颜色的口红,来个潮牌联名营销。

消费主义陷阱,就是要让我们忘记“到底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这才能诱导我们,花掉了本不必花的钱。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

“只要我节约用钱,就能避免掉进消费主义的陷阱。”

事实上,也不一定。

身边有个朋友,花钱特别节约,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但前段时间,破天荒地买了个3w的奢侈品包包。

“大家总说人到40,应该有个好点的包。

我活到40岁,也没给自己买过什么好东西,所以就买了。”

可结果呢?

因为朋友节俭惯了,日常穿搭都很朴素,包包根本背不出去。

最终只能放在家里落灰。

无独有偶。

十点君的大姨也是个很节俭的人,但前段时间和朋友逛街时却买了件5k的貂皮大衣。

原本大姨是不想买的。

但朋友都说:“这个价格太实惠了,我们女人要善待自己。”

大姨一心动,就消费了。

但最终,衣服一次也没穿出去过。

实话说,买贵的东西并没问题。

但消费主义陷阱的核心在于:

买自己本不需要的东西,花自己本不必花的钱。

十点君还看过一个故事。

有网友吐槽老公“凡事装备先行”。

打算开始跑步,还没跑呢,先要配齐装备:

跑鞋、吸汗衣、擦汗巾、运动水壶、运动耳机......

家里明明有大把的闲置毛巾,却非要买一条“跑步擦汗巾”。

结果呢,没跑几天,就因为“下雨了”、“工作太累了”、“太晚了想睡觉了”等各种理由坚持不下去了。

这些装备,也只能留在角落吃灰。

扔吧,觉得可惜;但不扔,又堆在家里碍手碍脚。

“他总觉得买了什么,就等于拥有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以为买完装备,就等于自己跑步了。”

类似的情况,相信在你我身边都不少见。

为了学摄影买的单反,为了学画画买的画架、为了锻炼买的自行车、为了学游泳买的游泳包......

装备齐了,但事情最终却没坚持下去。

毕竟,真正想要拥有一项新技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与时间。

这可比按个“购买键”难多了。

消费主义一向很擅长“将我们拥有物品与拥有理想生活建立联系”:

“只要我买了奢侈品包包,就是爱自己。”

“只要我用了这个贵妇面霜,皮肤就会好起来。”

“只要我有了运动装备,就能更好地跑步。”

而我们呢?

一旦不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就很容易掉进圈套。

错误地以为“消费=爱自己”或“消费=拥有新的技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没错。

但重点在于“事”。

每天都迈开腿,才能拥有跑步的习惯。

当我们真的能长期投入一件事时,才值得投资更好的工具。

否则,我们买的就只是自己的想象。

和大家聊了这么多,并非想要抨击消费。

消费行为本身没问题。

但重要的是,我们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能花想花的钱,而非被诱导强制消费。

例如,在疲惫的工作之余,花1000块看一场期待已久的演唱会,能收获满满的情绪价值。

相较之下,花80买瓶鸡肋的儿童酱油只会让人憋气。

所以啊,为了帮大家更好地把钱花在刀刃上。

准备了2个小建议,大家可以先收藏,需要的时候再翻出来看看。

1、需求,不一定靠消费来满足

有网友曾分享一个故事。

冬天她穿着棉拖鞋做家务时,感觉脚冷。

发现是棉拖鞋的鞋底太薄了,就想买双厚底鞋。

结果她喜欢的颜色正好没货了,只能暂时作罢。

因此,网友被迫开始思考有没有替代方案,可以马上给脚保暖。

“多套双袜子呗!”

这时,网友想到自己几年前曾买过一双羊毛袜,当时嫌贴脚穿太扎,就一直闲置,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网友的故事,给了十点君不小的启发:

我们的生活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新需求”,但并非每个需求都要靠新消费来解决。

就像网友的需求是“给脚保暖”,“买双厚底鞋”和“多套双袜子”都是解决办法。

所以,当我们下次想要购物时,先别急着下单。

思考清楚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能否利用手边现成的东西完成。

实在不行,再消费。

2、拥有的每样东西,要么有目的,要么能带来快乐

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家里有东西长期闲置,但总觉得“这东西还没坏,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而舍不得处理。

又或者,网购时为了“免运费”,硬是凑单一些自己没用的东西。

结果收到货后,东西要么扔了,要么闲置。

而因凑单掏的钱,远比运费要贵。

《断舍离》中曾提出一个原则:

在处理家里的物品时,我们要以自我为中心。

“我需不需要它,它能够带给我什么作用,或快乐。”

前面提及的两种常见陷阱,就是大家以物品为中心了。

一个东西没坏,还能用,但我们用不到,这个东西就是“废物”。

网购时免运费固然划算,但我本就不花这么多钱,那这个优惠就“与我无关”。

纪录片《极简主义》曾说:

“极简主义者拥有的每样东西,要么有目的,要么能带来快乐。”

这个原则,适合每个人参考。

尽管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无处不在,却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很难完全跳脱。

但至少,让我们下一次花钱时,能更理性,更少中圈套。

0 阅读:130

人情在艺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