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中国收到一则求救信号,毛主席下令:给印度72小时撤军

秋春来看世界 2024-10-17 15:11:17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1965年,中国的两个邻国因为领土纠纷发生了冲突,印度几乎势如破竹地击败了巴基斯坦。

当时巴基斯坦有不少求救对象,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向中国求救,向毛主席发出了求救信号。

巴基斯坦为何会向中国求援?中国又是如何回应的?

01 第二次军事冲突

冲突的双方原本是一家,只是后来在英国的搅合之下分裂。

还给双方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的克什米尔,成为随时可能爆发的定时炸弹。

为了争夺这个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打了很多次。

1965年,双方的冲突又爆发了,甚至在5月份的时候,克什米尔的前总理都被抓了起来,这引发了一场大游行。

趁着这次机会,巴基斯坦支持穆斯林们发动了起义,一场直接的军事较量展开了。

但是让巴基斯坦没想到的是,印度此次没有再跟他打嘴炮,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巴基斯坦并没有想到印度此次的反应会如此强烈,一下子有些措手不及。

双方的军事实力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印度的穷追猛打之下,巴基斯坦很快就撑不住了。

慌忙之下巴基斯坦赶紧向外界求援。

不过,巴基斯坦的第一求助对象并不是中国,而是英国和美国。

巴基斯坦曾经加入过两个组织,与英美以及穆斯林国家达成了同盟关系。

所以在被印度逼到绝路之后,巴基斯坦首先就想通过这两个组织向英美和穆斯林国家求助。

但是英国却率先表示他们所签订的盟约不针对英联邦国家,直接将自己摘了出去。

而美国也表示他们签订的盟约是针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其他的纠纷不在此项盟约的管辖范围之内。

毕竟对于美国来说,打击社会主义国家才是重中之重,所以为了对付中国,美国就加紧了对印度的拉拢。

美国看到了利用印度来遏制中国的可能性,因此在此之后便加大了对印度的支援,双方开始你侬我侬起来。

所以在印巴发生龃龉之后,美国觉得巴基斯坦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给自己找麻烦。

美国表示,在这个时候表示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就是“趁着印度虚弱的时期对印度实施讹诈”。

所以在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是被自己的盟国美国给放弃了的。

当时巴基斯坦几乎所有的军事装备都来自于美国,战争一开始美国就停止向双方进行军事运输。

虽然美国大义凛然地表示对双方都实施了禁运,但是印度有不少武器都是来自于苏联,武器禁运对于巴基斯坦的影响更大。

这时巴基斯坦领导人也看出,美国已经完全不可靠了,巴基斯坦需要寻找新的伙伴。

02 中国的外交支持

除了英美,穆斯林国家也是巴基斯坦寄予厚望的。

但是愿意援助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国家国力有限,虽然同意进行一些援助,但是终究解决不了问题。

仅剩的可能将巴基斯坦带出泥淖的,只剩下中国了。

中国与巴基斯坦是邻国,而且双方之间是不存在领土争端的,这是双方进行合作的基石。

其次,中国与印度在当时关系并不是很好,在印巴战争爆发仅仅三年之前,中国与印度才发生了边境战争。

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在完成反击之后主动撤军了,这也给巴基斯坦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对于其他国家没有侵略意图。

于是一封又一封的求救信从巴基斯坦送往中国。

刚开始的时候,中国的支援大部分都来自于外交层面。

当时陈毅访问亚非国家的时候还特意取道巴基斯坦,向全世界发出了支持巴基斯坦的信号。

由于美苏两个大国对印度的支持,巴基斯坦在世界上孤立无援,被全世界谴责“侵略”印度。

这时中国的表态,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是天籁之音。

这份支持提升了巴基斯坦的信心,有不少巴基斯坦人民特意去中国大使馆送上感谢信。

只是外交上的声明与抗议并不能终止印度对巴基斯坦进行侵略的决心,战争仍旧在继续。

由于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基本来源于美国,而此时美国断掉了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在战争中消耗的武器装备得不到补充,巴基斯坦的形式岌岌可危。

当时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的力量对比极其悬殊,巴基斯坦军人几乎要一打四,他们连精锐部队都出动了,但是依旧没能挽救局势。

另外巴基斯坦有两个部分,东西方隔得很远,东巴的实力尤其弱小。

本来就打不过,兵力还得两边分散,巴基斯坦捉襟见肘。

美国认为是巴基斯坦入侵了印度,挑起了这场战争,所以美国号称中立,实际上将天平偏向了印度。

联合国表面上插手印巴冲突,希望进行调停,但是却无视了巴基斯坦的要求。

美国与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联合起来,利用联合国向巴基斯坦施压。

巴基斯坦领导人心知肚明,如果继续维持现在的状况,输掉这场战争只是时间问题,这让巴基斯坦急于获得帮助。

只是,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03 军事威慑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他们希望中国将军队调到巴基斯坦的东北边境,从军事上威慑印度。

但这次的冲突只是一场局部的战争,如果其他国家介入可能会导致战争规模扩大,甚至可能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发生。

这不仅会将中国拉入泥淖中,还可能让本就在国际上孤立无援的巴基斯坦陷入更深的舆论漩涡中。

支援巴基斯坦的行动势在必行,但是该如何进行军事援助呢?又该选择什么地点作为突破口?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是选择当年中国与印度的冲突地区。

首先我军熟悉这里的地形,另外这里还有一大片中国领土被印军非法侵占,中国完全有理由在此地出兵。

这一地的地形是北高南低的,我们占据了高地,对于作战十分有利。

这似乎是一个完美的方案,但是毛主席最终却否定了。

因为此次军事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支援巴基斯坦,而不是为了中国自己收复失地,毕竟中印之间的军事冲突已经结束了。

此事若是在旧事重提,不仅帮不了巴基斯坦,反而可能会导致更大规模的冲突发生。

经过慎重考虑,毛主席决定将注意力放在中锡边界。

印巴分治之后,印度就迫不及待地入侵了锡金,强迫锡金政府签订卖国条约,并且最终吞并了锡金。

这是印度霸权主义的一次成功行动。

虽然中锡边境易守难攻,如果发生军事冲突其实是不利于中国的,但是在这儿进行军事威慑对于打击印度的霸权主义颇有效果。

同时也向全世界昭示了印度推行霸权主义的恶劣前科,这是一场舆论上的较量。

除了将巴基斯坦放在受害者的位置,还可以牵制大量的印军,将巴基斯坦从两线作战的困境中解救出来,防止印度攻击力量相对比较弱小的东巴基斯坦。

选择中锡边界,对于中国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虽然在1962年中印冲突中印军惨败,但是印度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扩大了野心,在中锡边界挑起了不少事端。

直到在克什米尔的战争发生之时,中国与印度的边境冲突依旧没有解决。

随即中国政府发出照会,并在中锡边境一侧屯兵,打退了小股入侵的印度军队,并且控制了印度在这个地区修建的军事工事。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开始向巴基斯坦运送武器。

不过为了避免刺激英美导致更大的冲突爆发,中国支援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都从印尼借道,然后再进入巴基斯坦。

当然中国对巴基斯坦更有力的支持还是源自外交层面。

9月19日,中国发出了照会,相比于之前,这一次中国政府的措辞就十分强硬了。

要求印度将中锡边界的侵略工事全都拆掉,停止在此地的所有军事活动,将所有军队撤走,并将掳掠的中国人民释放回国,时间截止到22号。

也就是说,中国政府只给印度留下72小时。

原本印度认为赢下这场战争是板上钉钉的,但是在中国的施压下,胜利的天平开始倾斜,印度有了求和的想法。

不过这时双方都有一些骑虎难下,美国也明确表示支持印度,此时不适合为双方进行斡旋,僵持之中苏联开始了行动。

为了增加自己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苏联将调节双方的矛盾作为自己的责任。

在苏联的主持下,印巴双方最终坐在了谈判席上。

苏联也成功获得了巴基斯坦的感激,在战争结束之后,两方的关系也亲密起来。

而由于喀喇昆仑山脉的存在,中方承诺的支援运输受阻。

除了一些通过空运到巴基斯坦的物资之外,其他的大型军事装备很多都没能及时送到。

等到巴基斯坦拿到这些装备的时候,也只能在阅兵典礼上拿出来展示一下了。

战争结束之后大半年,中国支援的坦克还有不少在路上。

为了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喀喇昆仑公路开始了修建。

这条公路全长1224公里,从新疆一直到塔科特,为了修建这条公路,中巴双方牺牲了700多人。

巴基斯坦如今还有一条周恩来大道,这条大道是国与国之间友好关系的见证,也是中国主持正义的见证。

参考资料

汤广辉: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历史分析

许剑波: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中印斗争的焦点为什么在中锡边界?

成晓河:第二次印巴战争中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援

陆树林:巴基斯坦有一条周恩来大道

0 阅读:40

秋春来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