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鲢鳙祖传饵料!鲢鳙实战经验!让鲢鳙看到你都发抖!学能耐去吧

跟鱼过去 2024-04-25 06:31:54

钓鲢鳙秘籍!从实战的角度出发,不整虚头巴脑的东西,就是实战的技巧。想要钓好鲢鳙。那么什么最重要呢?这里回复的是----细节。用一只鱼竿拼命的往里边抛饵料谁都会。可是为什么就有人钓的好,有人钓不好呢?很大的原因就是出在了这个细节上。而能不能掌握细节,就是懂不懂鲢鳙习性的问题了?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好多人都是在学样子。真正的东西他不懂,看别人怎么钓他就怎么钓。好了,还是那句话,不是钓鱼人也写不出来,不是钓鱼人你也看不懂。

直接上干货!就是愣怼!让那些钓鱼的科学家无路可走。

在开始之前,按照我们的老规矩先说一下钓鱼的底层逻辑。钓鲢鳙鱼其实就是一个锚鱼的过程。我们的鱼钩在浮漂出现信号以前。已经被鱼吸到嘴里很多次了。只不过是没有勾住鱼嘴而已,当勾住了鱼嘴以后,鲢鳙一旦开始逃跑,你的浮漂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动作,鲢鳙反复把鱼钩吸到嘴里的过程,我们的浮漂会出现轻微的上、下浮动。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次鱼已经吸到嘴里去了。这就十分考验我们的抓口的能力。同样这对我们钓鲢鳙细节上的东西要求会更高。如果你还是以为钓鲢鳙只是选择一款好饵料的话。那只能说明你不会。

直接步入正题。

第一,有的天气就是钓不到。你使用什么饵料他也钓不到。

我们先来说什么情况下不适合钓鲢鳙?一旦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果断告诉你放弃。你钓不到。比如你到达钓场以后,发现鲢鳙在漏着鱼鳍游泳。果断放弃,此时鱼在经历生死挣扎,他不会吃东西。再比如天气特别闷热(记住是闷热,单纯的热没关系),你就直接回家睡觉,别妄想。比如温差特别巨大的。天气连鱼竿都别下,直接开车回家、喝喝茶,做做家务挺好。我们说了这么多,主要就是想告诉你。没有任何的饵料和钓法能够突破天气对钓鱼的影响。尤其是鲢鳙这种更不耐低氧的鱼类。我们也可以胡说几个配方,反正花钱买饵料的也是你们。我们亲爱的,钓鱼人呐。听点真话吧。

第二,钓鲢鳙的细节。

1,鱼钩的选择。

钓鲢鳙鱼钩的选择要注意这几个方向。鱼钩的重量要轻。鱼钩的钩门要宽。使用的子线要软。因为你钩子自重轻了,它吸的更深,你以为你钩门宽了,你刺的越多,越深!挂住鱼嘴的几率越大!因为你的子线软了,它才能吸的更深。钩尖还要锋利,因为钩尖锋利,把它吸到嘴里,一瞬间他想往外吐,他挂着嘴皮想脱都脱不掉了。注意,我们说的是白鲢。因为白鲢他的嘴和花鲢是不一样的,白鲢的嘴是地包天。这就造成了他的呼吸频率非常快。但是他的吸力相对的比较小。这也是为什么白鲢的鱼口多是非常轻微的,而花鲢除了非常大的顿口就是黑漂的原因。而且白鲢几乎直接攻击饵料的现象很少。花鲢是会直接吃饵料的!

这里还要郑重的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要看你钓的是流水还是静水。如果钓的是流水,要根据水流的速度决定我们子线的长短。如果我们的子线过长,水流速度过大就会把我们的鱼钩吹的偏离。下鱼钩会顺着水流撇的幅度过大不利于中鱼。而且不管是流水和静水,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把你的子线分开。不能让他缠绕,如果你的子线缠绕的话,鱼在某种角度上,他需要克服的是你两个鱼钩的重量,因为他要是想把这个鱼沟吸到嘴里必须也要带着你缠在一起的上钩一起移动。而子线不缠绕,它只需要吸一个鱼钩的重量就可以了。

还有钓鲢鳙鱼钩可以勾一些棉花。或者是绑一些羽毛在鱼钩的钩柄处。其目的也是为了增加鱼钩的阻力。让鱼在吸食的过程当中会增大鱼钩进嘴的过程。这样有利于他吸食的更深。从而我们的浮漂会信号更别明显。但是子线一定要软。很多钓鱼人怕泡鱼把子线用的非常大。子线在入水以后,他是会变硬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做鲢鳙钓组的厂家会把鱼钩用大力马等线绑的原因。其实这里我们不推荐使用大力马这种鱼线吃水。你就别抛满杆,用细子线就完全的ok。

2,钓鲢鳙的频率。

这个可以说是钓鲢鳙的精髓。很多钓鱼大师说等到鱼来了之后,我们要把饵料搓的黏一点,让鱼有一个吸饵入嘴的过程。其实我们不是十分赞同这样的说法,因为你只有保持一定的频率,这样才能让你的饵料雾化带不至于减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窝子里一条鱼的吃饵状态和窝子里十条鱼的吃饵状态是不一样的。鲢鳙进窝子对于经常钓鲢鳙的人来说能够清晰地分辨出来。但是窝子里鱼数量的多与少,绝对和他吃饵反应到浮漂上产生的信号有很大的关系。有的时候为什么我们钓鲢鳙?越钓越慢。就是因为你打破了你原来的抛竿频率。让窝子里的鱼逐渐的在减少。要想鲢鳙钓的又快又多,就一个办法保持你始终不变的频率。

3,钓鲢鳙的水层。

这个对于懂得人来说,一点都不纠结。不懂得每天问。这里我们先把纠结的事情解决掉。不管是你所钓的是水库,还是野河!不管你以前来过没来过,都要从浅处向下找。为什么从浅处向下找?我们的饵料是一个持续不断雾化的过程,这个饵料最终它会落底的。也就是说这个饵料是一个柱状的雾化带。不管你的鱼从哪一个水层上,你只需要让鱼在你的雾化带之中,或者是路过你的雾化带把鱼留住就可以了。从上往下找,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的雾化范围最大。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把鱼吸引过来。不管他在哪个水层,你都要先把它吸引过来。如果长时间没有出现信号可以往下1点、1点的找。直到找到鱼所在鱼层就可以了。我们很多时候钓不到鲢鳙,并不是鱼层没找到。而是你根本就没把鱼游到你的窝子里来。亲爱的钓鱼人们,听点真话吧。

关于水层我们再来说一下气温。对于鲢鳙水层的影响。早上我们可以钓的相对浅一点,到中午太阳出来以后,动不动三十八九度甚至四十度的温度。一定要钓的稍微深一点。这个和你当地的气温有很大的关系。鲢鳙虽然耐高温,但是他不是傻子。动不动水表面温度40度左右,你觉得它受的了吗?所以鲢鳙的鱼层更多的时候表现为哪里温度稳定,哪里温度舒适。他去哪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早上的鲢鳙在水面上游动,到了中午以后。基本上就看不到他的踪影了。

关于水层我们再来说一下水质。水质也决定着我们钓的水层。水质特别清澈的地方一定是稍微掉的深一点。因为水质清澈的水。它的溶氧能力会更强。况且水质特别清澈的水域。对鱼来说也没有什么安全感。

有一个水层几乎是鲢鳙不怎么去的地方。那就是靠近水底的地方。当水的表面被气温和太阳加热以后,会导致它的密度降低。它会漂浮在整个水域之上。常在河边生活的小朋友们一定都知道夏季的水是两夹皮。上边热,下边凉!因为他不再进行上、下交换。这样就会导致水底的氧气会逐渐的降低,温度越高,降低的程度就越厉害。此刻无论是底层鱼还是上层鱼,它都不会在水底待着。就是因为缺氧。所以夏季的水大概分为三层。温度更高的上层,中间的平衡层,下边的凉水层。鲢鳙大概率只会下潜到平衡层左右。再往下温度就低了,氧气就更低了。所以为什么大部分的鲢鳙会在两米多的水深被钓到。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上边太热他要躲避,下边太缺氧,它不去。

所以钓鲢鳙的水层没必要太纠结。这里给大家说一个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认可的话题。如果你的鱼钩和鲢鳙的水层上、下之间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鲢鳙在身体非常健康的情况下,他会上、下浮动来配合你的饵料。这也是为什么刘志强老师说钓鲢鳙没必要找水层。并不是说水层不重要,而是说鱼是活的。他自己会上、下去找。但是唯一不去的地方就是缺氧的地方,所以只要你的鱼钩在平衡层以上。相差几十公分的话,没必要太纠结。

4,鲢鳙的饵料。

鲢鳙到底是靠雾化还是靠味道吸引过来的?这里更倾向于是靠味道吸引过来的。所以在水广鱼稀的水域垂钓。我们一定要把饵料的味道加大。

5,鲢鳙的祖传饵料配方

用豆腐,鸡蛋,半袋子鲤鱼饵料。混合在一起,拿到阳台上去晒。一直晒到特别特别臭的状态,呈糊糊状。然后配合我们的鲢鳙饵料就可以了。不要以为他只钓花鲢。白鲢我们也没少钓。这种饵料钓水广鱼稀的鲢鳙。没问题,绝杀!就是因为他在水中穿透力十分的强。

好了,因为篇幅的原因就到这里吧,也许我们过些天还会再说一些今天没说到的。

如果你感觉对你有帮助的话,请点一下关注,谢谢亲的点赞,收藏,分享,转发。

2 阅读:288

跟鱼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