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永远不知道,老谋深算的他也会有看错人的时候,三个问题下来,隐藏高手杨士奇终于成功扳倒了朱高煦

聚光灯下的剧外人 2024-04-12 21:32:51

朱棣喜欢次子朱高煦,朱高煦像他一样,英武、善战、精明、傲气,是他心中理想的太子之选,而长子朱高炽又胖又瘸又丑,完全不像英明神武的自己,而且还对他处置建文帝大臣的残忍行为极为不满,朱棣对其很是不喜,奈何“立储立长”的规矩根深蒂固,于是一向精明的朱棣也没了主意,开始征求起大臣们的建议。

朱棣首先问的自己手下的武将,毫无疑问,这些武将都支持战功显赫的朱高煦,毕竟战友上台好办事啊。然后朱棣又去问文臣,得到的答案也几乎一致,立朱高炽,自古君不立长,国家必有大乱,老祖宗的规矩不能变啊。左右为难之际,朱棣找来解缙,太子党解缙仅用三个字便让朱棣下定了决心——“好圣孙”,言外之意,虽然朱高炽身体不好,但是他的儿子朱瞻基天生聪颖,又深得朱棣的喜爱,如此传位朱高炽便无后顾之忧了。

解缙虽然抓住了朱棣的心理,让朱高炽顺利当上了太子,但是他高调的行为也彻底把朱高煦给得罪了,于是在朱高煦的不断打击报复下,很快被赶出了京城。解缙一走,太子一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加上朱高煦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拨陷害借题发挥,朱高炽虽处太子之位,却如坐针毡。就在朱棣快要爆发,太子地位岌岌可危之际,一个人挺身而出,用他的城府和智慧稳住了太子的地位,这个人就是杨士奇。

杨士奇跟解缙不一样,虽然他也是太子一党,也是内阁七成员之一,但是他行事低调,低调得连老谋深算的朱棣和跟太子争锋相对的朱高煦都没有察觉他是太子一党。所以他不仅逃过了朱高煦对太子党羽的打压(要知道解缙被赶走了,而跟他齐名“三杨”的杨溥正在蹲大牢,而且一蹲就是十年),也剔除了朱棣对他的警惕。于是,在三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上,杨士奇用自己的智慧彻底稳住了朱棣,同时也稳住了朱高炽的地位。

第一个问题,朱棣北巡回来,得益于朱高煦听说了不少关于太子急于登基想抢班夺位的坏话,性格多疑的他便向他自认为中立的杨士奇询问太子监国期间的表现,面对这个看似简单却暗藏杀机的问题,杨士奇认真思索了问题,并整理了他的答案,他是这样说的:太子监国期间勤奋理事,能够听取大臣合理的意见,对于不合理的建议不会随便同意,对于近臣不恰当的要求,会当面驳斥和批评。既勤恳干活礼贤下士,又群而不党,与大臣保持距离,朱棣对这个答案很是满意。然而,对朱高炽的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

二个问题,朱棣再次北巡归来,太子迎驾来迟。偏偏朱高煦一直在朱棣那儿造谣,加上他的亲信不断说太子的坏话,朱棣再一次怀疑起太子,觉得接驾来迟就是藐视他的表现。于是他又一次召见了杨士奇,直接问道:“天子迟缓接驾,是否有二心?”杨士奇无畏地说道:“太子对您一直尊敬有加,这次接驾是我们臣下没有做好准备,罪责在于我们臣下,跟太子无关。”朱棣终于释然,杨士奇再一次将朱高炽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但是他也终将为自己无畏的行为付出代价,于是在朱高煦的陷害下被关进了监狱。

第三个问题,当太子沦为孤家寡人后,朱高煦开始得意忘形,常常把自己比作李世民,可是即使他愿当李世民,朱棣也不愿当李渊啊,渐渐地,朱棣对日益嚣张的戏霸朱高煦感动厌恶,而这边已入狱的杨士奇因为积极改造,表现良好,很快又被放了出来,于是,他准确抓住了可以对朱高煦一击致命的机会。朱棣问:“我最近听到很多汉王行为不法的传闻,你知道这些事吗?”眼见朱棣已经失去了对朱高煦的信任,杨士奇知道机会来了,于是从容地答道:“我一直在东宫服侍太子,人家就把我当成太子的人,有什么话不会跟我讲,所以我不知道,但是,汉王两次被封都不肯就藩,眼下陛下就要迁都了,他还要求留在南京,希望陛下仔细考虑下他的用意。”

杨士奇的话简直一剑封喉,朱棣震惊了,南京绝对不能让他留了,便强行将他分到乐安州(今山东广饶),安置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乐安离北京很近),即使将来造反,也可朝发夕至。

经此一事,朱高煦彻底失去了朱棣的信任,杨士奇终于得偿所愿,然而朱棣永远不知道,老谋深算的他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觉得杨士奇公正客观),三个问题下来,直接中了杨士奇的下怀,成功扳倒了朱高煦。

0 阅读:25

聚光灯下的剧外人

简介:看好书,评好剧,本号主要分享影视评、书评和名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