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7年,是武则天登基为帝的第7年。
这一年,太平公主将自己的情人张昌宗送给了武则天。
这位张昌宗,面若莲花,肌肤胜雪,更是身具“特长”,因此深得武则天喜爱。
不久之后,张昌宗又引见了自己的哥哥张易之给武则天。
两位兄弟将73岁的武则天伺候的无比舒心。
因此,在武则天的宠幸下,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权倾朝野。
在当时,就算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见到二张都要亲自为他们牵马,甚至上前亲昵地称二人为“五郎”、“六郎”。
有一次,武三思在武则天面前夸赞张昌宗:“我觉得六郎美得不像凡人,他应该是王子乔转世。”
不愧是人精,他夸赞张昌宗有仙人之姿,同时又迎合了武则天喜欢王子乔的心理。
果然,武则天听后开心异常,她立刻让张昌宗打扮成王子乔在众人面前演奏。
当此之时,满朝文武,甚至是太子李显、相王李旦也纷纷向二张示好,甚至请求武则天封张昌宗为王。
在这种情况下, 还是有一个人对二张并不正眼相看,甚至多有讽刺。
他就是阁老狄仁杰。
武周时期,武则天和狄仁杰是配合很好地搭档。
武则天非常敬重狄仁杰,在朝堂之上,允许狄仁杰不行跪拜之礼,其他人略显不满,武则天就出面解释:
“狄阁老跪拜的时候,朕整个身体都感到痛楚。”
后来,狄仁杰去世,武则天废朝三日,痛哭感慨:“朝堂空矣!”
甚至后来每有大事不能决断,武则天都会想起狄仁杰,进而哀痛感伤:“老天为什么要这么早夺走我的狄阁老?”
这样的感慨,不难让人想起《论语》之中,颜回去世,孔子跌足痛哭,大喊:“天丧予,天丧予。”
还有名臣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对镜子感慨: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不在,我失去一面镜子了。
由此都能看出,武则天与狄仁杰交情不浅。
只是,这两人的“合作”,更多是是一种聪明人之间的交流。
当年,武则天为了能被改立为皇后,以及后来为了登基,她不得不任用小人——因为其他人她使唤不动。
于是,这就有了武则天治下的酷吏当道。
就算是狄仁杰,当年也没捉到天牢治罪。
好玩的是,狄仁杰为人豁达聪慧,他在狱中,还没经过审问,立刻表示自己认罪。
由此,他便省下了很多皮肉之苦,而在自己认罪之后,还有机会亲自见到武则天,到时候说明情况,自然不会受罚。
武则天也知道自己任用酷吏会被史官们牢牢记上一笔,所以在稳固自己的地位之后,她也开始整顿酷吏,重用狄仁杰这样有能力的大臣。
由此可见:没有人会喜欢小人,即使小人自己也很讨厌小人。
所以,武则天需要重用狄仁杰来对天下表明:自己重贤爱贤。
狄仁杰也凭借武则天的重用,暗暗保护了李唐子孙。
除了“相互利用”,狄仁杰对于武则天也非常敬重,尽到了自己为人臣的职责。
在将二张纳为面首之后,699年,武则天专门在“后宫”设置了控鹤府。
这名字,很有深意。
每次控鹤府举行宴会,控鹤放鸟,男宠们都会喝的大醉,甚至臧否朝臣。
当时在控鹤府工作的一个官员叫半千,他才华横溢,胸有丘壑,见到武则天如此宠幸面首,心中悲愤,于是辞职:不屑与之为伍。
武则天听说之后,大怒,于是将半千贬为水部郎中。
朝中人人哑言。
这时候,狄仁杰站出来,他对武则天私下劝谏:“陛下设置控鹤府有损圣德,恐受后世讥讽。”
可见做事情要主意方式:
狄仁杰是为武则天考虑,但也是在私底下劝谏,让武则天知晓自己的用心。
对于狄仁杰的劝谏,武则天自然会听从,只是,她又无法断绝男宠。
思来想去,武则天想到一条妙计:
她将控鹤府改名为奉宸府,其中除却男宠,还挑选了一大批文人参与,这样控鹤府似乎就变成了文学奉养之地。
只是这样的操作方式,狄仁杰岂能看不懂,他又一次找武则天,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控鹤监之名虽除,而二张尚在陛下左右,陛下志在千秋,留此污点,殊可惜焉,愿去而远之。”
看到狄仁杰如此为自己考虑,甚至不惜以身犯险来劝自己“戒色”,武则天也对狄仁杰说出了自己的苦衷:
“狄卿,我宠幸二张兄弟,并非单纯为了一己私欲,也是为了养生,当年我生育6个孩子,身体损耗严重,需采阳补气……”
说罢,武则天让狄仁杰靠近来看自己新长出来的牙齿和满头有白发转生的青丝。
看到这2样东西,狄仁杰也明白了武则天的用心,从此不再劝阻。
有人说,武则天是狄仁杰的贵人,因为武则天的赏识,狄仁杰才得以发挥自己的才能。
也有人说,狄仁杰是武则天的贵人,因为狄仁杰的尽忠敢言,让武则天减少了很多失误。
其实,在这尘世间,或许,“贵人”都是相互的。
人生之路道阻且长,最幸运的莫过于,能遇见渡你一程的人。
如此,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