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县长”何家庆,遭绑吃猪食,流浪3万公里,去世后遗书曝光

美玲爱侃事 2024-04-03 05:30:18

《他用一生践行父亲的教诲》

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公认的英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人格魅力和对他人的影响力。在当代中国,很少有人像何家庆那样用一生诠释了无私奉献、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高洁品格。他曾放弃教授的安逸生活,靠双手和智慧带领贫困山区农民摆脱贫困,最终在扶贫路上倒下,却依然把眼角膜捐献给了有需要的人。这位“布衣教授“的事迹令人敬佩,也让人感到深思: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是否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人福祉,回馈社会?

一、贫家凤凰儿“布衣教授“何家庆

1949年出生于安徽安庆的何家庆,从小就经历了家庭贫困的磨难。家里8口人,母亲早逝,靠父亲拉着板车勉强维持生计。小时候的何家庆,时常饿着肚子在街上捡瓜皮补充营养。所幸得到了一位关心穷学生的老师许维实的帮助,让何家庆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在学校里,何家庆靠自己的勤奋和才智考取奖学金,成为唯一被留校任教的学生。

事实上,何家庆的成长经历并不平凡。他从小就体会到贫穷家庭的艰辛,也从中学会了吃苦耐劳的品格。正是这种从小养成的坚韧品性,让他日后在科研和扶贫事业上敢于迎接各种挑战,从不轻言放弃。他时常感叹:“相对于山里人的生活,我们的日子太幸福了。“这种深深扎根于内心的感恩之心,成为支撑他一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大动力。

二、自费孤身考察大别山

有了安稳的生活,何家庆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需要帮助的群众。他明白,要真正帮助贫困山区的人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实际状况。于是他决定自费前往大别山进行全面考察。

这次探险注定不是一段轻松的旅程。大别山交通闭塞、环境恶劣,何家庆经常险些跌落悬崖,还遭遇过毒蛇袭击。但他从未退缩,一路跋涉了225天,收集了无数珍贵的野生植物标本。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山间观察到当地农民缺乏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这些都成为制约他们脱贫致富的瓶颈。

何家庆深刻体会到,贫困并不是因为农民们的懒惰,而是知识和技术的缺乏。这次大别山之行,让他下定决心要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帮助这些农民摆脱贫困,过上更好的生活。

三、“跑山县长“扶贫事迹

1990年,何家庆应聘到安徽绩溪县任科技副县长。这并非出于他对官职的向往,而是他希望在这个贫困县尝试用自己的知识让老百姓致富。

来到绩溪县,何家庆就展现出了与其他官员迥然不同的作风。他不屑于应付人情酬酢,只想尽快推进自己的扶贫事业。每天他都与农民在一起,考察当地资源,指导农业生产,走遍了绩溪县的每一个乡村,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跑山县长“。

何家庆发现,绩溪县的山林资源丰富,但农民却不知如何利用。于是他写了一本《绩溪县野生植物资源开发》,让老百姓认识到家乡大山的宝贵价值。他还教农民养蚕、抗洪,其中甚至染上了血吸虫病。

当然,何家庆最为关注的,还是如何带动农民种植能给他们带来收益的经济作物。1990年,他自费买种子并亲自指导农民种植魔芋,帮助31个试点村500多亩地全面丰收,实现了收益超过400万元。这样的成绩,让绩溪县农民对何家庆刮目相看,纷纷称赞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官“。

虽然何家庆擅长做官,但他最终还是选择放弃官位,回到学校继续完成《魔芋种植与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他明白,只有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真正帮助贫困群众致富,这才是他人生的价值所在。

四、带着致富的火种跑遍大西南

1998年,50岁的何家庆再次出发,踏上了一段更为艰险的西行之旅。这次他准备将魔芋种植技术带到大西南的贫困山区,点燃这些地方农民致富的希望之火。

这次行程比之前的大别山之行更加艰难。何家庆先后遭遇车祸、被绑到矿山劳累、被毒蛇咬伤等各种危险,甚至一度不得不进食农家的猪食。但他从未放弃,反而愈发坚定了自己要为贫困群众带去科技福祉的信念。

在大西南的305天里,何家庆走访了近102个地(州)市、县,27个少数民族地区,207个乡镇,426个村寨,足迹遍布安徽、湖北、湖南、浙江、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他为当地农民举办了60多次魔芋种植技术培训,直接培训受益人达20000多人,并指导了57家加工企业。

有些地方百姓从未听说过魔芋,何家庆就耐心地为他们解说这种作物的巨大前景,并亲手示范种植。看着山区农民借助魔芋技术摆脱贫困,他的内心溢满欣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就曾对他说:“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我只能让孙子给你磕个头。

这一路上,何家庆饱尝艰辛,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在他看来,自己就是在为人类带来“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义不容辞。即便面对不理解自己行为的地方官员,他也毫不退缩,愤怒地为贫困群众发声。

肖似此情景,笔者也曾亲历过一起相似的案例。多年前,一位远房亲戚参加了一个医疗扶贫团队,前往河南偏远山区为贫困村民提供义诊服务。在一次村民交流中,有当地干部问:“你们干这些干嘛?现在农民都有补助了,还需要你们这样搞吗?“这位亲戚也同样感到无比愤怒,认为这位干部根本无法站在群众立场上考虑问题。就像何家庆一样,我们要时刻警惕那些仅顾自身利益,忽视群众需求的官员,用实际行动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五、“功成名就“仍然埋头学术与扶贫

2000年,何家庆终于在学术和社会事业上获得了公众的认可,被评上教授,还当选了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但他依旧保持着最初的初心,不改清高的品性。

成名后的何家庆,仍然一心扑在学术研究和实践扶贫上。学校给了他新房子,他却不愿意要,而是继续专心完成了一部《中国外来植物》的200万字巨著。这部书详尽记录了中国所有外来植物的来源、传播经过及影响,为我国生物防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何家庆还在推广另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作物——栝楼。他认为,栝楼不仅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耐寒能力强,非常适合安庆的山区种植。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这位近70岁的老人依然健步如飞,带着学生在家乡潜山县教农民种植栝楼。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何家庆都在关注着贫困农民的利益。在临终前留下的遗书中,他请家人将自己的眼角膜捐赠给山区的失明儿童,这无疑是他毕生最后的一次无私奉献。他对家人说,自己这辈子唯一觉得对不起的,就是陪伴妻女的时间太少了。

有网友感慨:“何老爷子一生默默奉献,至死不渝,令人景仰。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富有和成功,不是金钱财富,而是内心的富足和对他人的无私奉献。“也有人说:“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楷模,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服务他人,回报社会。“还有网友表示:“这样的人已经很难再见了,他的精神应该代代相传,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更多这样的正能量。“

通过对何家庆一生的追忆,我们不难发现,他之所以成为一位被广泛敬仰的英雄人物,关键在于他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奉献精神。从贫困家庭出发,他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成长为杰出的科学家,却始终未忘初心,全心全意回报社会,造福群众。他用一生践行父亲的教诲:“对社会的慷慨回报才是真的富有“,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和价值。

我们当代社会需要更多像何家庆这样的人,以他们的精神激励我们,让每个人都能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多关注他人,回馈社会,共同缔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0 阅读:0

美玲爱侃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