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再次复兴,证明了取法乎上的正确性,寻根溯源才是正道

七陆书法 2024-08-02 12:36:47

隶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二种官方字体,由篆书演变而来,主要是基于书写的便利性,迅速被广大民众接受和推广,在汉朝隶书发展到了巅峰,然而当楷书出现以后,隶书又迅速被人们抛弃,沦为装饰字体,从此开始没落。

隶书的发展史印证了书法发展的一个真理,那就是书法不能被规范化,任何书体只要被规范化以后,就失去了艺术性,发展也就开始衰落。

然而在中国书法史上,规范化一直没有停止,不但针对篆隶楷这三种官方字体,就连行草书也被热衷于规范化。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主要在于规范化有利于学习和普及,在书法注重实用性的时代,更多的人写字可能不会太考虑艺术性,只要能够写的标准规范就行了。

隶书的发展是非常尴尬的,隶书被广大民众接受和推广,成为官方字体不久,便开始趋向于规范化,结果刚刚被规范化就被楷书抢走了所有的地位。

隶书自汉朝以后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低谷,直到清朝重新重视汉碑,才有焕发出新机,然而属于隶书的辉煌时代却永远难以再现了。

尽管汉碑当中有很多隶书精品,但是隶书作为汉朝的官方字体,肯定不限于写大字,小隶书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比如很多简帛,就是典型的小隶书的代表作。

然而隶书在汉朝以后,更多的被用于提额,就是装饰字体,自然不能写的太小,此后的小隶书几乎不复现。

清朝写隶书大多也以大字为主,时至今日,很多人创作隶书作品也都以大字为主,少有小隶书成篇的作品,小隶书的缺失让人们难以窥视隶书的真谛。

从隶书的发展历程来看,取法乎上寻根溯源才是学习书法的正路,清朝如果不提倡重学汉碑,又怎能振兴隶书。

当下很多人纠结应不应该学今人书法,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有那么些很好的古代书迹,为什么要学今人呢?

书法学习不同于其他艺术,无法取法自然,只能临习古帖,然而随着岁月的侵蚀,很多古帖保存不够完整,给学习书法带来困难。

所以才有人提出学习今人书法,然而今人书法无论写的多么接近于古帖,都很难再现古帖的神韵。

这是时代文化不同所造成的,今人书法难免带有时代习气,以今人书法为范本只能离传统越来越远,背离传统的书法永远都算不上上品。

0 阅读:11
评论列表
  • 2024-09-04 17:48

    庞中华 的 蚯蚓体;田英章 的 算子体. 庞中华 没有楷书基础,田英章没有篆隶基础